责令退还19亿,恒大汽车还能撑多久?


资金短缺、投资终止、产品竞争力不足等多重考验下,恒大的造车故事要想反转,似乎希望渺茫


5月22日晚间,恒大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其附属公司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因未能履行与地方行政部门签订的投资合作协议,被要求退回已发放的奖励及补贴共计人民币19亿元。这对本已深陷财务危机的恒大汽车来说,无疑雪上加霜。


公告称,恒大汽车的附属公司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相关地方行政部门下发的函件,主要内容是相关附属公司自2019年4月29日起与相关地方行政部门签订一系列的投资合作协议。

函件要求,因该公司未按相关协议的相关条款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相关地方行政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要求相关附属公司解除相关协议;以及向相关地方行政部门退回已发放的各项奖励及补贴合计约人民币19亿元,相关附属公司并需互负连带责任。

这意味着,退款责任不仅仅局限于母公司,整个集团都可能因此受到影响。这一要求使得恒大汽车的危机进一步升级,公司必须紧急制定应对策略,以减轻负面影响。

此外,公告还称,公司的股份已由2024年5月17日上午10时56分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现将继续暂停买卖,直至另行通知。

据悉,5月17日盘中,公司股价一度大涨超70%,截至当日盘中突然停牌,股价为0.38港元/股,股价上涨53.23%。

造车5年来,恒大汽车的发展旅途充满了荆棘。

2019年,许家印带领恒大集团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造车初期复制了房地产“高举高打”式的打法,并且对造车“速度”出奇的执着。

一般来讲,一款新车从设计研发到上市大致需要经过新车产品规划、整车开发、模拟样车试装和工程车测试、小批量整车流水线生产和产能爬坡、市场营销/公关,发售等诸多环节,整体时间一般在39个月左右。但恒大却想将其缩减到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

彼时,不缺钱的恒大汽车通过覆盖了技术、资质、电池、销售、人才等汽车上下游产业链的“买买买”,迅速获得了整车制造、底盘架构、动力总成、轮毂电机、动力电池等领域的核心技术。

从 2019 年中旬开始设计,到2021年4月还不足2年的时间,恒大汽车便一口气将9款新车带到了当年的上海车展,而且展台面积远超国际一线车企,风头一时无两。

两个月后,恒大汽车又宣布旗下5款车型在吐鲁番同时进行夏季高温测试。

同样在2021年,恒大汽车投入大量资金以及人力开始建设风洞实验室、音效实验室、V2X 实验室、脑机实验室、虚拟现实仿真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据悉,仅一个风洞实验室的投资就高达十几亿。

同时,恒大汽车还设立了前瞻技术研究院、软件技术研究院、造型研究院、整车技术研究院、动力研究院、第一车型研发院、第二车型研发院、第三车型研发院、等 11 大专业研究院。

尽管恒大汽车在品牌塑造、技术研发等方面投入巨资,但市场反响一直不佳,产品销量低迷,财务状况持续恶化。

产品方面,2022年10月29日, 恒驰5宣布正式交付,新车定位为纯电紧凑型 SUV 。正是这款车将恒大汽车的造车实力暴露无遗,在前期投入了巨额的研发和收购费用的前提下,这辆其自称“30万以内最好的纯电SUV”却在交付后问题频发。

有用户吐槽道,恒驰5车机屏幕文字与文字间发生重叠,踩刹车还伴有异响,表显剩余12公里时车辆突然趴窝,更尴尬的是,辅助驾驶统统不能用。此外,恒驰5还存在座椅通风打不开、座椅加热关不了、续航严重缩水等问题。

截至去年底,恒大汽车累计交付车辆只有1 389辆。

财务方面,根据恒大汽车2023年财报显示,恒大汽车2023年收入为13.4亿元,收入增加主要由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销售额从截至2022年的6063万元增长至报告期的1.46亿元;物业销售的收入增加11.36亿元。

2023年恒大汽车产生亏损119.95亿元(2022年亏损276.64亿元),累计亏损及股东亏损分别为1108.41亿元(2022年亏损989.06亿元)及376.93亿元(2022年亏损686.51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恒大汽车的负债总额超725亿元,其中,借款264.84亿元;同期,恒大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9亿元,远不足以覆盖借款。

曾几何时,在许家印的运作下,恒大汽车的市值最高时攀升到7000亿港元,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车企。现如今,恒大汽车的市值只剩41.21亿港元。

恒大汽车在财报中称,近期由于资金原因,集团安排部分人员放假,天津工厂暂停生产,集团将全力以赴引入战略投资者积极筹措资金以维持集团生存及未来的发展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恒大汽车的融资也不顺利。早在2023年8月,恒大汽车与战略投资者纽顿集团签订协议,由纽顿集团向恒大汽车实施战略投资约5亿美元,并提供6亿元人民币过渡资金;另外,恒大集团、许家印等债权人通过认购恒大汽车新股份抵消恒大汽车结欠的208.95亿港元债务。交易原计划在2023年第四季度完成,交易完成后,恒大新能源汽车将不再为中国恒大的非全资附属公司。

不过,该笔交易有一系列先决条件,包括恒大集团债务重组的完成等。但这期间,恒大不仅未能如期推进债务重组的进行,在今年1月29日,恒大还被香港高等法院颁令清盘。

受此影响,2024年4月7日,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纽顿集团战略投资终止。这笔投资曾一度被当成是恒大汽车的“救命钱”,按照规划,纽顿集团的所有战投资金将全部用于恒大汽车天津工厂,确保恒驰5的正常生产和恒驰6、恒驰7的陆续量产。随着此次战略投资的终止,恒大汽车最终失去了重要的资金来源。

尽管恒大汽车的故事还没有完全落幕,但在资金短缺、多位高管被抓、投资终止、产品竞争力不足等多重考验下,恒大的造车故事要想反转,似乎希望渺茫。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恒驰5 恒驰6 恒驰7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636关注 | 3560作品
+ 关注
讲述不一样的汽车故事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