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源证券竞购中植基金100%股权,财富管理版图欲再扩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刚刚完成增资扩股,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源证券”)又马不停蹄地“大手笔”买入优质资产。

蓝鲸新闻记者从业内获悉,中植集团旗下基金销售公司北京中植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下称“中植基金”)已由华源证券整体收购。收购事项完成后,中植基金旗下约400亿元的标类资产、高净值客户、员工、系统等都将整体转让予华源证券。

这也意味着,华源证券的客户资产规模将从目前不足200亿元,直接“跃升”至将近600亿元。目前,双方已初步签订协议,正等待监管的批准。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收购一方面有利于“中植系”旗下优质资产平稳“脱系”,风险处置再下一城;另一方面,华源证券通过收购引入中植基金较为成熟的销售管理系统和财富管理团队,有助于公司更好地整合和优化财富管理业务。

一口气注入400多亿资产

据悉,参与此次竞标的除华源证券外,还涉及粤开证券以及东海证券等。一番激烈角逐后,华源证券最终拿下中植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华源证券此次竞标标的为中植基金的标类资产,不包含非标资产。从整体资产质地来看,中植基金算是中植旗下相对优质的资产。尽管去年中植集团整体出险,但中植基金一直正常运营,每个月仍有约4亿元的产品代销能力,并保持盈利状态。目前,双方已经初步签订协议,正等待监管的批准。

针对华源证券收购中植基金旗下400多亿标类资产具体事宜,蓝鲸新闻记者采访到华源证券相关负责人,其回应表示,“我司相关事项正在有序推进中,后续进展将以公告方式披露。”

中植基金前身为“中植系”四大财富管理平台。受基金销售新规的影响,2022年1月,中植集团旗下四家独立基金销售公司——北京恒天明泽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北京植信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唐鼎耀华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北京晟视天下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经监管部门备案正式整合成立中植基金。

完成“四合一”的中植基金,由中植财富控股有限公司、恒天财富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新湖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大唐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晟财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持股,注册资本由5000万元增加到3.5亿元,成为了拥有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业内分析人士向蓝鲸新闻记者表示,此次收购一方面有利于中植系旗下优质资产平稳“脱系”;另一方面,中植基金本身具有较为成熟的销售管理系统和财富管理团队,相关员工、系统和机构的整体转让,将为华源证券带来宝贵的资源和管理经验,有助于公司更好地整合和优化财富管理业务。与此同时,此次收购符合政策导向,属于助力监管风险化解、践行金融责任担当的具体体现。

亦有业内人士表示,华源证券收购中植基金之后的整合运营,才是“重头戏”,包括如何留住高客群体,在新平台上继续做财富管理,沉淀现有客群。

助力财富管理“蛋糕”做大

华源证券成立于2002年,是国内唯一一家注册地位于青海省的证券公司,其前身为三江源证券、天源证券、九州证券,数次更名易主。

2023年1月,武汉金控集团接手九鼎集团转让的股权,成为实际控制人。同年9月宣布完成工商变更登记,九州证券更名为华源证券。今年4月,华源证券宣布完成新一轮增资扩股,4家武汉国资股东增资共16.76亿元,注册资本由33.7亿元增至45.76亿元,资本实力与抗风险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蓝鲸新闻记者关注到,华源证券股权变更后的第一份“成绩单”表现不佳。2023年,华源证券以超过9亿元的亏损成为证券业“亏损王”,主要源于自营业务亏损。

不过,今年一季度,华源证券实现业绩“开门红”,以2.5亿元的营业收入和超过4000万元的利润总额,打了个翻身仗,实现扭亏为盈。尤其是华源证券单体实现了2020年以来首次盈利。

从单项业务来看,华源证券一季度财富条线开展“开门红”营销竞赛,新开户较去年同比增长119%;固收投资净收入同比增长11倍,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从历史业绩来看,华源证券的财富管理业务基础较为薄弱,并非第一大营收板块。华源证券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总计约为2.48亿元,其中,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6430.24万元,占比为25.93%。2023年,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总计约为2.85亿元,其中,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7285.9万元,占比为25.59%,基本与2022年持平。

如若本次收购按计划完成,预计华源证券的客户资产规模将从目前不足200亿元,直接提升至将近600亿元,高净值客户数量料将实现快速跃升,如何消化好这部分高客,是关键。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0关注 | 295作品
+ 关注
专注财经新闻报道、财经事件解读。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