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8年,全面转型新能源的魏牌为何“秘而不宣”?

两年前,比亚迪宣布停售燃油车,成为全球第一个诞生自燃油车时代、却全面转型新能源的品牌。(想了解的小伙伴,戳这里:为了“杀死”燃油车,比亚迪卧薪尝胆十九年!)


从当时的视角来看,比亚迪这套的操作堪称“冒天下之大不韪”:


哪怕电气化早已成为全球共识,奔驰、福特、大众、捷豹路虎等等车企都纷纷宣布了停产燃油车的计划,却没有一家有魄力彻底放弃燃油车这头“利润奶牛”。


谁能想到,仅仅两年之后时移世易,中国车企居然“倒反天罡”了!


抛开各种“电比油低”不谈,前段时间的北京车展,就彻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中国品牌更是凭借着技术优势,逼着欧美车企一再推迟电气化进程,试图延续在汽车工业上的技术优势。


就在这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却有一个品牌反其道而行之。明明和比亚迪一样、已经完成了全面转型,却并没有进行大肆宣传,只是不动声色地将自家官网上的logo加上了“新能源”的字号,低调得有些不合常理。



那么,长城汽车旗下的魏牌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又为何在转型完成这件事上如此低调?


这件事,还得从魏牌创立之初开始聊起。



01. 巅峰出道,冲击高端



2016年,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用自己的姓氏,创立了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牌。而它的任务只有一个:带领长城汽车冲击高端。



包括魏建军在内的每一位长城人,都对这个品牌寄予厚望。用魏建军自己的话说,“我把自己的姓氏都赌上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但“魏牌”还没起步,就遇到了一点小尴尬。“魏”这一商标,被比亚迪的王朝系列早早注册了!所以早期的WEY只能采用英文音译,也用过“魏派”的名字。


好在,比亚迪对“魏”是保护性商标注册,并不是真的要推出魏DM-i。


因而2021年,比亚迪很爽快地宣布将“魏”商标转让给了长城,而后面长城也投桃报李,将自己名下的“登陆舰”商标转让给了比亚迪。



双方一番你来我往,当时在车圈还成了一小段国产车企相互扶持、双方大格局的佳话。这点品牌名的波折,好歹算是无伤大雅的小插曲。


一直到魏牌创立初期,一切似乎都非常顺利。


要知道,在这之前,长城汽车已经凭借 哈弗H6这一爆款神车,在入门车、尤其是入门级SUV市场站稳了脚跟,也是国民级的爆款车型。



而魏牌则是哈弗的进阶计划,长城汽车想借此在SUV领域更进一步、拿下高端SUV这一城。具体的战略计划也非常清晰,就是瞄准了中高端的合资SUV打!


这一番操作非常顺理成章,也如愿以偿地收获了市场的认可。


彼时魏牌的第一款车VV7,以亮眼的设计、精致的做工、安静舒适的座舱见长,也有实力代表中国品牌造车的最高水准。


再加上不到20万的价格,对彼时如日中天的大众途观、丰田荣放等合资车形成了降维打击,还收获了非常多用户的认可。



从销量来看,VV7刚刚上市就一举拿下了月销近万的好成绩。随后跟进的VV5和VV6,也助力魏牌在2017年销量突破8.6万辆,2018年销量更是冲到了13.9万辆。


成立仅三年,魏牌就成了首个以及最快达成30万辆整车生产的中国高端品牌。一时之间,魏牌所承担的冲高端任务,眼看就要成了!



但就在这时,魏牌遭遇了自身的第一次危机。



02. 冲击高端,道阻且长


变化,不止是长城汽车和魏牌,同时也是近些年整个国内汽车行业的关键词。


冲击高端不仅仅是长城汽车一家的希冀,更是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共同的夙愿。



而2016年前后,恰好是国产汽车业向上的关键时间点。


除了技术追上全球主流水平、外观内饰设计由土转潮、新能源如火如荼之外,我们现在看到的平台、架构、质量管理体系、乃至智慧工厂……都是在这一阶段立项,并逐步推进的。


换言之,国产汽车已经用不断攀升的销量触达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节点,是时候点燃质变的火种了!


2016年的领克,2017年的蔚来,2018年的星途……都在试图冲击高端。比亚迪更是排出了二代唐和初代汉,想要高端化和电气化两手一起抓。



反观魏牌这边,随着自主品牌的发展,引以为傲的产品力正在被友商追上,偏高的油耗已经不满足人们对于经济性的需求。


前期战略非常成功的魏牌,急需改变战术打法。



在这一阶段,而是从产品、营销、技术等多方面进行了非常多的尝试。这一点,从品牌成立8年却历经9任CEO的事实上就可见一斑。


就比如VV系列,就通过更换设计语言、降低油耗,来补齐产品力的短板;


有人觉得数字+字母的形式在营销端不够出彩、也有些男性化,所以采用咖啡系列来命名,希望能够获得女性用户的青睐;


再比如在技术端柠檬混动DHT(长城Hi4-T的前身)、咖啡智能(coffee OS和咖啡智驾),甚至出海欧洲的全球布局,都做出了勇敢的尝试。


但频繁的试错,却让用户丧失了安全感,也让魏牌暂时失去了用户的信任。2019年开始,魏牌的销量开始逐步下滑,到了2022年更是只剩3.64万辆。


怎么办?


一如魏建军面对长城汽车高管时所提出的那个灵魂拷问:我们的产品,为什么卖不出去?


03. 冲击高端,逆境求变


魏牌第二次危机的破局之道,其实写在长城汽车自己的历史里。


最早的长城,其实是从逆向研发起家的,也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无数的造车经验。

真正让大家所熟知的,还是国民神车哈弗H6。


正是哈弗H6,把国产车带离了“中国只能造小车”的刻板印象,完美符合了家庭用户的需求,还顺便告诉所有人:中国车也可以空间大、配置高、坐着舒服,价格还便宜。


在魏牌寻找出路的那几年,转型的速度确实肉眼可见地快。但或许魏牌在迷茫期,忘了创办时的初心:用产品告诉全世界,中国汽车工业真正拥有高端智造能力。


而此时此刻,我们刚好需要新能源车和智慧制造、和高铁奇迹、和光伏风机一起,成为新的国家名片。


好在,魏牌终于找到了这条“自救之路”。


早在2022年3月摩卡DHT-PHEV上市时,魏牌就提出要“二次创业”,全面向高端新能源转型。


为了造势,当时的魏牌CEO李瑞峰还在发布会上扬言,“魏牌智能DHT混联技术是全球最好的新能源技术”,“将来不会再推出全新纯燃油动力车型”。


现阶段的新产品——蓝山、高山、改款的摩卡以及未来的新车,也都是PHEV车型。



所以严格意义来说,魏牌也不算是“秘而不宣”。


至于为什么没有大规模造势,我觉得是魏牌还没有彻底完成从“高端新能源”到“聚焦智能化”上的方向转变。


前些日子魏建军亲自出来直播,他用来体验智驾功能的那款车,就是魏牌接下来要推出的重磅新车——新蓝山智驾版。




这也更加契合魏牌当前的价值主张——“科技魏美好生活”。


(Hi4体系是魏建军亲自带队参与研发)


从前两天“魏建军痛批长城汽车高管李瑞峰”事件来看,长城汽车已经意识到时代的变化以及正向营销的重要性,整个长城汽车都在求变。


而魏牌作为长城汽车冲击高端的急先锋,也正在褪去青涩。





写在最后


正所谓时也命也。其实如果要问魏牌的产品好不好,当然好,VV7遭遇一场从高架上摔下来的事故,车内4人都只是轻伤,这车能说是不好吗?



当时魏牌在知乎上的官方回应,更是尽显大厂风度:

可现在已经2024年了,大家的产品都好。极氪号称“公路坦氪”、仰望能开船、新能源爆款更是一个接着一个;


价格方面,奇瑞更是有魄力,直接搞了个众筹降价,风云T9预售订单越多价格越低,订单破4万的时候预售价已经官降2.5万元了。


用产品说话,在2017年或许可以。但今天,必须再加上一个极具性价比的价格,和高水平的营销,才有可能活下去。


包括我在内,很多朋友都对魏牌曾经、并依旧抱有更大的期待。魏牌,不仅是长城汽车走向高端的尝试,更是整个中国汽车向上突破的一部分。


要知道老牌的车企巨头,也是经历过无数的成功和失败、甚至几十上百年的时间沉淀,才淬炼出真正具有号召力和价值的汽车品牌。


品牌向上这条路本就不是坦途,期间布满荆棘,好在挑战也不是只有一次机会。


魏牌还有机会,长城还有实力。


希望在接下来的新能源赛道上,魏牌能等来下一个腾飞的机会。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5.7万关注 | 2988作品
+ 关注
想了解电动车?看我们就够了!虽然姿势不太正经,但教的东西很正经!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