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全球首个」,广汽「三合一」风洞实验室正式启用

5 月 23 日,广汽风洞实验室正式启用。

风洞可以产生巨大的人造风,模拟不同的温度、湿度及光照环境,用来测试车辆的风阻、风噪、热力学性能等,为开发汽车提供测试条件。官方称,广汽风洞实验室是全球首个集空气动力学、气动声学、热力学于一体的整车风洞实验室,也是国内车企首个全尺寸气动-声学风洞实验室,集成了空气动力学、气动声学、热力学三大实验功能。

先聊聊参数吧。广汽风洞实验室的主风机系统,采用轴流式风机作为动力源,由 16 片碳纤维叶片组成,直径 8.5m,最大功率 2200kW,能产生 200±0.5km/h 的风。另外,官方披露,该风洞实验室的边界层厚度 ≤2mm,湍流强度 ≤0.1%,气流偏角 ≤0.2°,能够为车型开发提供理想的流场环境。

用以测量汽车空气阻力、风感染力的设备,是测力天平系统,它的分辨率为 ±0.05N,测力天平偏航角位置范围 ±90°,控制精度 ±0.01°。实验室采用六自由度的移动测量架系统,可实现 0.5mm 移动定位精度、0.1° 旋转定位精度,可实现实验段三维空间内任何位置的精确定位,定位重复性 ±0.1mm。热力学测试方面,广汽风洞实验室能模拟 20℃-60℃ 温度和 15%-90% 湿度的测试环境,并可通过 32 个全光谱灯精准模拟真实的光照环境,辐射强度 500W/㎡-1200W/㎡——言下之意,可以把「四季」搬进实验室,也能模拟极端环境。

广汽风洞实验室正式启用是一个开始,当下,广汽研究院已经启动数字孪生风洞、瞬态风环境模拟及智慧风洞等创新课题研究。会后,我们前往广汽风洞实验室参观,测力天平系统上放着一台昊铂 SSR,官方演示了风洞测试模拟的场景。

「三合一」风洞与行业主流双风洞设计的区别在于,后者同一车型在进行不同风洞测试时会涉及转场问题,而前者可以满足全流程研发测试需求。全流程研发测试带来的效益主要有两方面,能够提高实验效率,也能模拟出更多复杂的环境变量,进而增加实验可能性。2016 年,广汽风洞实验室立项,从立项到正式启封投入使用,历时八年,最终占地面面积 4500 平方米。

当前,在国内,已经有一些主机厂组成了「风洞联盟」,泛亚汽车、上汽集团、长城集团、一汽集团等车企相继建设了风洞实验室,主要供集团内汽车测试,但测试内容相对有限,市场存在供需缺口。发布会后,广汽整车开发中心风洞实验室刘政透露,国内与广汽风洞实验室规模类似的还有三家,均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包括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内的上海地面交通工具(SAWTC)风洞中心、坐落在重庆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风洞中心,以及位于天津市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风洞中心。在发布会现场,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介绍,广汽风洞实验室将推进跨行业合作,实验室不仅能支持乘用车及飞行汽车的实验开展,也能为摩托车、高速列车模型、体育运动装备等提供量化参考和测试支持。

我们注意到,活动现场留有贴着「小鹏汽车」标签的坐席,意味着小鹏人士也会到场——这里留个疑问,广汽风洞实验室未来会向广州汽车工业的另一家伙伴开放吗?南派造车往往是走「务实」风格的,广汽风洞实验室启用,标志着广汽在追求自主研发的路上迈出了新一步,也为行业合作打开新口子。

作为记录者,我们会持续关注,广汽集团重仓自主研发技术之后,会给电动化转型与革新带来多少增量。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昊铂SSR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98关注 | 578作品
+ 关注
智能电动汽车的记事本。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