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巴士挺进伦敦,欧智库称中国国汽车势不可当

近日,比亚迪双层巴士在英国伦敦掀起风暴。作为英国首都的城市名片,双层巴士拥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这是首次由中国制造的汽车替代。

型号BD11的红色双层巴士,是一辆100%纯电动巴士。在此之前,伦敦巴士经历了燃油车和柴油混合动力两个阶段。资料显示,从1956年到2012年,主要车型为当地生产的燃油车。2012年2月,被带有柴油发动机的混动车型取代。随着比亚迪双层巴士的到来,伦敦城市交通将正式进入纯电动时代。伦敦希望到2030年城市公共交通实现100%电动出行。

“英国汽车的遗产正被中国汽车一点一点吞噬。”当地媒体一边抱怨一边无奈地接受现实。对于伦敦市政府来说,购买从中国进口的比亚迪BD11比当地生产的双层巴士要便宜10万英镑,这不是一个小数字,而且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也更有保障。当然,为了缓和当地人的抵触情绪,比亚迪还宣布在客车生产中将有34%的零部件来自欧洲。

历史就是这样巧合,欧洲汽车进入中国是从德国开始,但中国汽车出口欧洲却不是从德国开始,但重大的历史机遇却是在英国伦敦汇集。从2004年11月上汽收购罗孚将名爵收入旗下,到2013年初收购伦敦出租车公司并更为为伦敦电动汽车公司;再到此次比亚迪中标伦敦双层巴士,尤其还是以整车出口的形式进入伦敦,完全就是一部中国现代汽车的发展史。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3年以来,比亚迪累计向英国运营商交付了1800辆电动巴士,不过,这些巴士均由比亚迪在当地的合资企业生产。

公开信息显示,比亚迪BD11 双层巴士长度为10.9米,纯电续航里程达 400 英里(644 公里),其搭载的 532 kWh 的刀片电池,是英国商用车中使用的最大电池。车辆将提供四轮超级电机系统,同时转弯半径仅为 8 米,而传统巴士的平均转弯半径为 12米。

比亚迪双层巴士进入伦敦,正值欧盟拟对中国汽车加征关税的敏感时期。与利润更高的商用车相比,与私人消费相关的乘用车更容易挑动当地人神经。一份标题为《

Ain’t No Duty High Enough》的报告称, 中国汽车出口势不可当,欧盟即使加征最高的临时关税也无能为力。

报告重点研究了上汽、吉利和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其中对主要以整车出口为主的比亚迪格外重视。报告通过对比亚迪海豹U(BYD Seal U,国内对应车型为宋PLUS EV)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比亚迪此前宣称“到2026年在电动汽车方面拥有欧洲市场5%的份额”这一目标并非不切实际。在中国,比亚迪每售出一辆海豹能赚到1,300欧元(约合人民币10,193元),而在欧洲,每售出一辆车就能赚到13,000欧元(约合人民币101,930元)。巨大的利润空间意味着比亚迪等中国品牌拥有更大的降价空间,如图中蓝色标记所示。此外,欧盟同时还得考虑到中国政府的反制措施。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欧洲汽车离不开中国。

报告模拟加征不同关税的后果,结果依然一样, 中国汽车不会停止对欧洲的出口。与此同时,比亚迪、上汽和吉利等中国车企已与欧盟委员会在关税问题上全面合作。这意味着在进入欧盟市场,这些品牌将拥有更优惠的待遇。

目前,除了这三家品牌外,包括蔚来、小鹏、哪吒等新势力品牌也在积极开拓欧洲市场。同时,宝马、雷诺等中国合资企业产品也在加速欧洲出口计划,Stellantis集团则直接过收购将零跑汽车归入旗下,开始返销欧洲市场。

2023年,欧盟从中国进口47.2万辆电动汽车。报告通过对中国车企采购运输船订单及运力分析,到2026年向欧洲出口汽车数量会激增至 170 万辆,未来从中国出口的汽车总量可能足以占据欧盟电动汽车市场的50%。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92关注 | 685作品
+ 关注
发现有趣的汽车生活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