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张朝阳吉利学院“逐梦”对话

5月24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与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物理学博士张朝阳在吉利学院聚首,开启关于“逐梦”的对话,深入探讨了人才教育、科技创新、汽车运动等话题。同时,《张朝阳物理课》环节,张朝阳博士带领吉利学院的师生,探讨在宇宙间转轨中遇到的典型问题——霍曼转轨,感受物理学的魅力。

共话新质生产力,创新的底层是用户需求与安全边界

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科技革命,智能化、数字化,遍布各个领域,“AI”、“新质生产力”等词汇正成为全社会热议的焦点。

李书福认为,“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就是给人的生活带来便利,生产力得到解放,这其中对“质”的理解,包括了质量、品质,也代表对事物本质的探索。而所有技术创新突破的前提,都要保证人类安全。因此,安全看似制约了汽车设计的自由度,却是汽车设计最首要的条件。

张朝阳指出,技术的突破和极限的追求,大多来自扎实的理论物理基础的学以致用,虽然工程领域有诸多实用的经验公式,但是只有真正了解其中的原理,才能通过理论推演出物理的极限所在,从而打造出更极致的产品。

办学25载,多元布局的吉利学院以实践促教学

李书福、张朝阳参观了由吉利打造的中国第一辆方程式赛车、学生自制的巴哈赛车、参加壳牌生态马拉松的赛车、纯电方程式赛车,以及诸多“黑科技”加身的汽车创新设计产业学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的吉利科技航天航空产业学院和探索未来能源形式发展前景的绿色甲醇实验室。

张朝阳肯定了吉利学院寓教学于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相当生动有趣。讲到投入教育的初心,张朝阳认为,人作为精神动物,除了基本的温饱需求,还有慈善之心、公益之心和对社会承担责任的动机。这种向善的本能,构成了人存在于世的意义,也是一个人本质的需求。

李书福秉持教育是报国之功、为民之利。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为社会做出或大或小贡献的人才,每个人有平等接受普惠教育的权利。

吉利教育模式与理念强调"千人千面",致力于教育个性化发展,尊重主体性与差异,注重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与探索能力培养。吉利教育已培养超过18万毕业生,80%进入相关行业,4万成为吉利骨干,助力产教融合与职教改革。

寄语未来,年轻人无惧挫折勇敢向前

2024年,吉利学院迁址成都已满四年,也迎来了从这里走出的第一批毕业生。眼下,各行各业竞争愈发激烈,“内卷”之焦虑甚嚣尘上,两位同为创业者、奋斗者,给正在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一些寄语。

李书福鼓励年轻人要以梦想作为内驱力,源源不断地坚持奋斗。遇到困难时,坚持信念,相信明天会更好。虽然社会很卷,但别放弃梦想,要像逆流而上的鱼一样,持续奋斗。

张朝阳希望年轻人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从而形成个人的自律与节制,并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所在。从脑科学的角度出发,消遣娱乐可以产生令人快乐的多巴胺,而当人在为价值观努力和追求有意义生活的时候,会分泌出五羟色胺,即成就感的来源,也是这种成就感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对话车手,追求中国制造的速度与激情

领克车队车手马青骅在此环节和二位大咖以及现场观众分享了自己的赛车生涯故事,他讲述了自己实现“驾驶一台中国赛车参加世界最顶级赛事”梦想的故事。

5月4日,马青骅驾驶 领克 03 TCR 赛车获得摩洛哥分站冠军,中国车手驾驶中国赛车在世界级比赛中强势夺冠,中国人、中国车、中国品牌在世界舞台闪耀中国速度。

李书福表示,汽车运动表面看是体育运动,本质上是推动汽车科技发展。中国现在是世界汽车大国,但原创能力很弱。只有通过比赛才能发现这个汽车运动某一个方面的薄弱环节、改进空间,才能持续地推动汽车科学、科技的发展,提升消费者的体验。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领克03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41关注 | 2006作品
+ 关注
路上没留下痕迹,但车已经驶过!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