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黑钱的汽车媒体,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汽车智能化,除了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驾乘体验之外,也在一些领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在公关领域,现在很多车企的公关部都要考虑是不是要借助可追踪可记录的数据,来对一些黑公关进行反击了。

因为比亚迪和“姚十八”之间的纠纷有了新的结果。

2024年5月24日,比亚迪法务部官方微博发布了正式起诉某汽车博主的声明。声明中。比亚迪对“方程豹18L油耗事件”始作俑者姚*强提起正式诉讼,要求其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500万元人民币。

给不知道的朋友简单介绍下前因后果:

比亚迪的方程豹刚上市的时候,有一家媒体“姚十八”做了一期方程豹的测评节目,结果是方程豹的油耗高达百公里18升,这油耗基本上达到了很多美系肌肉车的油耗,这对于一台插混越野车来说,油耗高的过于夸张——这种数据要是真的,是可以直接把方程豹这台车锤死的那种。

后来被一些网友在视频节目里发现了违法行为,于是就向交警部门举报,然后比亚迪官方也查了下这台车的后台数据,结果还真是测试方法有问题,比如有3个时段车速都超过了180km/h,这就明显是故意造假了。

后来交警那边处理的结果是,姚十八高速违法,被内蒙古及陕西等多地交警处罚,累计已被扣超12分。

接下来就是开头说的,比亚迪官方亲自下场起诉了这家媒体。

这件事基本上比亚迪会赢,因为证据都明摆着。

但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原本在汽车媒体生态里的“黑公关”“黑媒体”,很有可能会因为这件事而逐渐被市场淘汰,这是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

这个可以从公关和媒体的角度各自讲一下:

从公关角度讲,很多时候公众会有同情弱者,同情弱势方的倾向,而媒体和车企之间,通常情况下媒体都是弱势方,因此一旦双方发生了冲突或者矛盾,只要媒体的问题不是特别大,大多数情况下媒体往往能在舆论上压倒车企。

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车企公关尽管知道对方就是来跟你收保护费,或者是收了其他人的钱来黑你,但大多数时候公关都会尽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因。

因为你天生不占优势,如果跟媒体对掐起来,很有可能会在舆论场上让品牌受到更大的伤害,比如说小米最近那个买了空调维权的,目前消费者和小米都各执一词,但你看大多数人会同情那一边?当然是看上去“更弱势”的消费者了。

从媒体角度讲,一个正常的媒体是不会通过这种抹黑稿去赚钱的。但有部分媒体会利用车企公关”表面强势实际弱势“的地位,去通过写负面的方式来向媒体要钱,或者就是像今天说的案例中的媒体那样,直接通过测试造假的方式,去达到它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种媒体的存在,其实会给汽车媒体圈一个劣币驱除良币的效果——认真做内容的媒体获得的收益和关注度,往往还不如那些做黑稿,或者专门做负面的媒体赚钱\流量多。

所以从我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比亚迪的反击挺好的,尤其是对于那些踏踏实实做内容的人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踏实做内容不黑不吹的情况下,就算车企获取了你的全部测试记录又怎么样呢?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豹5
标签: 热点聚焦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24关注 | 77作品
+ 关注
这里永远有你不知道的好故事~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