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率再破五成!“开挂”的新能源还将完成多少车市神话?

近日,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再次突破50%的消息不胫而走,喜提众多媒体头条。

据乘联会统计,在4月上半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突破50%后,5月第三周(13日-19日)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上险渗透率达到50.2%,再次为中国车市的“油电之战”增添一份确定性。

今年前4个月,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可谓“神迹”,中汽协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1-4月产销分别完成298.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均保持30%以上的高位增长。而此次5月第三周新能源上险量的数据,也预示着新能源车的销量增长势头仍具备强劲的韧性。由此趋势来看,中国汽车的市场绿色转型的“赛末点”可能已经来临,新能源全面力压燃油,形成独大的市场结构已经初具雏形。而此前看似激进的新能源车市预言,如今看来均已一一提前应验。

轮流转的原因不只是“风水”

对于传统燃油车企来说,曾经以日德系为代表的合资车企销量神话已被新能源车企销量一片飘红的盛况所掩埋,“风水轮流转”的谚语可能最能表达燃油车企此时的心情。

然而,市场表现轮流转的原因并不仅仅是“风水”。如果将早期新能源汽车销量提升定义为政策红利期,那么如今的新能源市场结构已完全由技术、产品、消费者心智驱动。

以新能源车的核心痛点补能来看,充电技术和充电桩的普及已实现全面超越。以800V超充技术为例,继2023年800V作为行业新技术方向之后,2024年开年800V车型渗透率便翻倍至5.8%。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今年4月,已发布的800V高压车型接近60款,而其中一大部分车型已经渗透至20万区间。根据《中国高压快充产业发展报告》的预测,2026年底国内基于800V平台打造的车型渗透率将会接近一半。

除了大功率充电技术大面积推广之外,充电桩的铺设也在全方位跃进。乘联会4月数据显示,公桩数量较3月增长6.76万个,快于去年同期增量2%;公桩年累增量25万个,同比去年同期增速达到10%。此外,随车私桩较3月也增长了23.4万个;私桩年累增量76.7万个,同比去年同期增速17%。

如果按照1公桩=3个私桩的算法测算,中国2024年增量市场的纯电动车的车桩比已经1:1,有效解决了补能问题。

另外需要关注的是,“带发动机的电车”的燃油替代作用效果显著。4月真插混车型的总体销量为25.5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03%。

市场结构性变革已进入“深水区”

从市场端来看,纯电、插混车型的潜力显现对传统燃油市场形成了“组合拳”。如今新能源渗透率零售和上险双破50%的显性数据背后,燃油车在二级市场的保值率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和精真估发布的《2023 年度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显示,中国二手车市场及车型保值率整体呈现下滑趋势,其中燃油车下滑幅度较大,而新能源车型则相对稳定,甚至部分车型的保值率表现出了较高水平。这意味着新能源车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洗礼远不止新车市场,所谓新能源车不保值论也已随着整体市场的规模转变所带来信任度和认可度提升成为历史。

另外,中国整体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变革正加速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今年前四个月,自主品牌的新能源零售销量增幅领跑整体大盘。明星车企比亚迪以超过三成的市场份额助力中国品牌牢牢掌握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话语权。

随着新能源车成为中国车市主流时刻的到来,中国新能源市场也正带动全球汽车市场加速进入新能源时代。国际能源署(IEA)执行董事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 近期表示, “我们的数据清楚地表明电动汽车背后的持续势头。全球电动汽车革命非但没有逐渐减弱,反而似乎正准备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615关注 | 1030作品
+ 关注
车与财富汇聚的平台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