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油耗都有哪些猫腻?不同标准和数据,消费者该信谁?

5月28日,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发布, 秦L DM-i和海豹DM-i双双上市,油耗2.9L,满油满电综合续航2100km,标志着全球混动进入新时代。或许是2.9L的油耗太过惊人吧,秦L一上市就引起热议,测续航、测油耗的内容络绎不绝。不同的测试结果,我们该信谁?WLTC、NEDC、CLTC各种标准我们该参考哪个?关于油耗测试,都有哪些猫腻?


文章开始前,大家先思考几个问题:

1、风云A8、风神L7也曾挑战续航超过2000公里,本田甚至宣传续航4000公里(两台测试车加起来)为什么没有这么多人质疑?

2、上一代的秦PLUS DM-i的油耗,现在还有人质疑吗?在秦PLUS 上市之初,有人信誓旦旦地说,正常开油耗7L以上。

3、您自己开车,是不是每次油耗也不一样?您怎么看待自己车的油耗?

想明白这几个问题,我们可以继续了。


一、哪些因素影响油耗?


影响车辆油耗的因素很多,首先是速度,超过80km/h,风阻会成倍增加。(风阻和车速的平方成正比,不过低速时风阻远小于滚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速度越快,车辆对抗风阻做功就越多,相应的油耗也会大幅度上升。当然,哪怕是电车,也不是速度越低能耗越少,因为速度低意味着相同的距离要用的时间越长,车上用电的时间就越长,比如说空调、音响、屏幕、雷达等。而低速状态下,风阻的影响很小。

所以,一辆车什么速度最省油?SUV要60km/h左右,因为风阻系数高,撞风面积大,轿车在80km/h左右,因为轿车撞风面积更小,一般风阻系数也低一些,受风阻影响小一些。当然,如果考虑极限的话,关掉车上所有能关的用电设备,速度再低一些能更省油。


其次是脚法,也就是驾驶人决定的。一脚油门一脚刹车肯定费油,因为车辆的动能被转化为刹车的内能浪费掉了,还需要额外消耗燃料提速。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姚十八”,就是频繁急加速、急刹车,把速度飙到180km/h,才把豹5开到18L油的。

那时候豹5刚上市,又是姚十八、任十五的,现在车多了,车主多了,谎话没人信了,所以也没人再去测豹5的油耗。


除此之外和负载、胎压、天气、海拔也都息息相关。车上负载越高自然越费油,这个很容易理解,胎压高滚阻就低,所以会省油,不过高胎压会减少轮胎接地面积,影响刹车距离。天气包括了温度、风向、雨雪等因素,温度太低空气密度高,风阻会加大,当然对电池的性能影响更大。温度太高空调负载大,也会影响续航。风向就不多解释了,顺风和逆风能耗当然不一样。

下雨下雪也是如此,下雨会增加汽车行进的阻力,水的密度远大于空气,不过这里叫风阻不太合适,如果地面有积水阻力就更大了。最后是海拔,很多汽车测试玩这种猫腻,从高海拔地区一路下坡。我出去开车去九寨沟的时候,甚至用驱逐舰05开出了负油耗,也就是说在那段下坡路上,车辆没耗油,反而给电池充了电。


最后就是空调等用电设备了,你在车上休息,原地开着空调,听着劲爆的音乐。你在原地,行驶里程为零,所以这段时间的百公里能耗是无限大的。因为在这种工况下,永远也开不到100公里。当然,车子不能永远不动,你在车里睡了几小时,消耗了十度电,然后又开了100公里,假设秦L就是用了标称的2.9L,加上原地休息浪费的十度电,等效3.3L,你的百公里油耗会显示6.2L。


二、WLTC、CLTC和NEDC标准我们应该参考哪个?


哪个最准?回到上面的问题,您自己开车每次油耗都不一样,一个实验室里测试出来的东西,您能指望它有多准呢?比如说WLTP工况,它分为低速、中速、高速与超高速四个循环,对应速度是56.5km/h、76.6km/h、97.4km/h、131.3km/h。其中还包括了急加速、刹车,停车等操作。这符合我们日常驾驶场景吗?

我们在市区可能停车怠速,可能低速行驶,速度超不过80km/h,平均时速甚至到不了50km/h。所以在市区开,WLTC标准对我们没什么参考意义。在国道、省道上开,一般车比较少,顶着限速跑,基本上没有急加速、刹车等情况。国道上平均速度不高,其实是最省油的。高速上限速120km/h,不过急加速、刹车的情况也比较少,急加速、刹车费油,而低速工况省油,里外相抵,所以WLTC油耗和我们高速油耗比较接近。


而NEDC或者CLTC,根据我们的经验,太虚了,远低于我们能开出的正常油耗。实际上这种经验来自于纯燃油车,因为NEDC和CLTC相对速度较低,纯燃油车的话,很难让发动机工作在高效区间,所以看起来遥不可及。而纯电车、插电式混动,包括增程式并不存在低速费油的问题,在市区路况下,更贴近于NEDC或CLTC油耗。

这也是为什么比亚迪秦L标称NEDC油耗2.9L,在节油赛上,有人甚至能开出1字开头的油耗数据。NEDC对于混动车来说并非极限油耗,市区行驶的参考价值还是很大的。


三、众多测试结果,我们该信谁?


油耗多少我们应该结合路况等因素综合来看。我们一一解读:

1、发布会媒体测试结果(节油赛),最低1.79L,全称24°C空调,快速路和市区占比7:3没有高速,15%亏电条件。

媒体不会拿自己的公信力去开玩笑,所以测试结果肯定是真实的,不过因为是节油赛,可以理解为,媒体都会尽可能的去省油跑,加上都是快速路和市区低速路况,没有相对费油的高速路况,基本上接近了这台车的能耗极限。也就是说秦L和海豹06,至少最低可以开出1.79的百公里油耗。


2、发布会三路续航测试结果,最高2547km,最低2327km,按照65L油箱计算,减去80km纯电续航,油耗最低2.6L,最高2.9L。高速占比90%,全程24°C空调,去往哈密一路连续上坡,海拔爬升2100米,去往深圳一路气温最高40°C,去往长春一路车多拥堵。

路况比较恶劣,不过因为是比亚迪请来的媒体,所以测试者也应该尽量省油的去跑,高速应该也没有顶着限速。另外,哈密全境海拔落差比较大,不确定测试终点和起点绝对的海拔落差。这里面比亚迪可能玩了个文字游戏。连续长上坡海拔爬升2100米,不等于起点到终点海拔落差有2100米。这个测试结果可以理解为我们在长途自驾时,刻意省油能跑出的最佳续航。


3、某平台两档节目账号,测试成绩分别为百公里5.39L,和百公里3.4L。两者都称是全程压着限速跑,同样开着空调,同样是120km车型。油耗差距接近2L,让人不解。我们暂且不下结论,结合其他媒体的测试成绩再行解读。


4、向北不断电,满油满电测试,全程直播。西安到深圳,全程顶着限速跑,路遇台风天气,而且因为走出路,走了一段山路。最终成绩1977公里,折合油耗百公里3.37L。和上面3.4L的结果比较接近,而且全程直播接受网友监督,可以采信作为参考。也就是说在高速顶着120km限速跑的情况下,秦L DM-i百公里油耗在3.4L左右。这应该是大多数网友都能开出来的成绩。


现在可以下结论了,秦L油耗,最低至少可以做到1.79L,长途想要省油的话,的确可以做到3L以内。不在乎油耗,顶着限速跑在3.4L左右。当然,如果急加速急刹车、原地开空调的话,油耗就没有上限了。

就好像此前秦PLUS DM-i一样,保有量高了,也就没人来蹭油耗的热度了。开自己的车,加油花自己的钱,测试的油耗才是最准的。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64关注 | 80作品
+ 关注
写手中的段子手,段子手里的老司机。极度理性选车建议,令人不适的犀利评判。懂得技术,拒绝套路,车圈老刀,欢迎关注。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