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成功之道—前瞻实业家王传福

就在5月28日晚的发布会上,比亚迪展示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百公里亏电油耗2.9L、2100km的综合续航,以及46.06%的发动机热效率。这里每个数据都给期待中国汽车产业新突破的人们带来了绝对的震撼,中国汽车时代开启了新的历程。

随着第五代DM技术的亮相,全球插混也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油耗2L的时代。传统燃油车市场再一次被比亚迪压迫的透不过气。

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前瞻实业家王传福。

2008年,比亚迪就推出的F3 DM,这是全球首款量产插混车型。在那个大多数国产车还在模仿时代,王传福已经带领比亚迪走上了新能源汽车的转型之路,这可是16年前,这种前瞻性,也成就了比亚迪如今的地位。

电动汽车发展构想源于钱学森钱老,1992年钱老提出这个概念,到F3 DM诞生,中国历经了16年的探索;而从F3 DM到如今第五代DM技术的发布,同样是16年的探索。钱老的远见卓识和王传福的前瞻性不谋而合,不知道钱老看到如今中国汽车的发展,会不会感到欣慰。

越是走进比亚迪,你越会发现,前瞻性思维,像是王传福的“特异功能”。

当年,王传福有意涉足汽车行业,并计划收购秦川汽车。尽管公司内部存在反对声音,且此消息导致公司股价大幅下滑,但他始终坚定自己的决策。后来有人问他:“你想过吗,如果失败了比亚迪就没了?” 王传福也只是微笑不语。

2021年,俞敏洪在一次对话中向王传福提问,提及巴菲特曾将他比作爱迪生和韦尔奇的结合,询问他自认为更像哪一位。王传福说,他更倾向于爱迪生。他说自己目前的精力70%投入到技术研发上,30%则用于企业管理。在谈及企业战略时,王传福强调,“不能赌,要有科学依据”。

2024年2月18日,王传福大胆预测:本年度新能源汽车的单月渗透率将突破50%。仅仅两个月后,这一预言就成为了现实。

一个月后,船夫哥再次预言:在未来3-5年内,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将从40%大幅下滑至10%。虽然这个预言还不能被证实,但看看如今合资厂商面临的市场窘境,似乎一切正在“按部就班”的朝着他所预言的方向前进。

对于王传福而言,比亚迪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他深思熟虑的宏观判断。他常常引用诺基亚的例子来说明战略的重要性——即便产品再好,战略出错也可能导致全盘皆输。说起比亚迪的“云巴”项目,他就提到了东京都市圈。东京人口2000万,道路并不宽敞,车比北京还多,但却很少堵车,这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像蜘蛛网一样的轨道交通。而聊到太阳能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国家70%的石油进口都得经过马六甲海峡,所以解决能源问题对我们国家来说真的太关键了。

这些前瞻性,不是单纯的胡乱构思,而正是王传福自己所说的"不能赌,要有科学依据",他的“预言”是基于比亚迪及整个行业发展做出的判断,不得不说,王传福深厚的行业经验和洞察力,引导着比亚迪在研放大和创新上持续的投入,他的经验和判断是比亚迪的成功之道,甚至可以说如今他的判断一定程度也牵动中国汽车产业。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66关注 | 73作品
+ 关注
与你分享汽车生活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