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卖了奥迪Q5L换理想L6,真正的原因就是这三点


我之前的2018款 奥迪Q5L 40TFSI荣享进取型国VI裸车价28.6万元(厂家指导价38.28万元),遇上当时国V切换国VI的特殊时期,算是近两年价格战之前,终端折扣相当大的一批车源。


在使用4年零7个月、行驶里程5.1万公里后,最终,我以18万元整的价格置换给了理想汽车。


坏消息是:

因为订车时理想L6刚上市还没有置换补贴,我只换回了8000点理想APP积分。



好消息是:

因为锁单时间相对较早,我在5月15日就提到了2024款理想L6 Max,共计花费28.19万元(含保险6100元)。



如文章标题:如果要问我为什么决定卖掉奥迪Q5L后,在20-30万元价格区间选择了理想L6 Max,我整理了以下三个核心原因:


01

明确需求:SUV+绿牌+不要焦虑


显然,考虑到2024年20-30万元价位的新车,不仅仅是井喷出现——智己L6、小米SU7、新款问界M5等等,不胜枚举,各家原本定价30万元以上的车型也通过降价、Bass方案调整等方式杀入30万元以内市场,比如蔚来、阿维塔等,其实还包括宝马i3、奔驰EQE这类豪华纯电车,也是夸张迈入20或30万元细分市场。


一句话,竞品繁多。单纯从品牌+产品力的角度来说,2024年选择理想,要比2023年更难下决心。


但是,作为汽车行业从业者,我非常清楚我目前的购车需求——SUV、绿牌、增程或插混。


首先,绿牌就是我目前买车/换车最核心的第一要素,尤其是对于我目前经常外出拍摄的情况下,即便我那台奥迪Q5L 四年多的平均表显油耗仅8.5L/100km,但遇上早晚高峰期还是会让人心疼油费(月均1200元以上),而成都蓝牌车每周限行的那一天也会让出行成本增加。


所以绿牌是第一需求。


其次,虽然一直更加向往轿车的姿态和操控性,但对于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的重度患者来说,在这个价位能够提供长时间且足够乘坐舒适性的轿车真心不多。


SUV带来的空间和舒适性就是我的第二需求。


智己L6首发动态评测是我去拍摄的,L6算我真动过心的一个,但我个人始终不太放心纯电车型节假日或者高速长途出行的续航表现以及补能便捷性,所以遗憾放弃。


里程焦虑,让油箱成为我的第三需求。


因此,结合以上三个必备需求的情况下,选择清单就进一步缩小。能够加入购物车的——其实就是理想L6、新款问界M5/M7、岚图FREE等几款车型。


02

选新势力:智能座舱+高阶智驾,我都要


在刚锁单理想L6那会儿,家里人发了个相关小红书,马上就有网友评论:奥迪Q5L换理想L6,这不妥妥的降级!


被扣上“家道中落”人设的我们,内心的OS是:对对对,网友说的都对。


显然,这句话我是不同意的。



其实站在一个丐版奥迪车型用户的角度,相信大多数购买过BBA丐版车型的用户,都有一个共识:


相比于之前没有拥有过BBA产品时,虚荣心还会作祟——“即便最低配,我也要拥有它”;


但当你拥有过、且接触和体验过当下主流智能座舱和智驾后都会对自己的丐版车心生嫌弃。


不瞒你说:我的Q5L,且不说辅助驾驶部分还停留在定速巡航的时代,甚至中控屏幕小且无法触控、语音喊从不答应、舒适性配置几乎一项都没有。


这些都在时刻提醒我们:情绪价值已经满足好几年了,新鲜感过了,赶紧换车吧。



所以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更在意的是车内的舒适性和智能化体验,而非车外其他人对我的看法。


同时,从车型定位上来说,属于中大型SUV的理想L6相比于奥迪Q5L,我认为既说不上升级,也谈不上降级,属于同价位上,更偏向大趋势的选择。


而我之所以说坚定选新势力,也是因为虽然新能源车型普遍配置更加齐全,但新势力们的智能座舱体验,还是要好过绝大多数传统车企所打造的新能源产品。


以理想的L系列产品为例,在L6之前我就发现其初步具有了大模型AI的雏形,比如你问一些相对刁钻(无实际意义)的问题,比如某某车型或者品牌怎么样、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哪个更好?它会告诉你一个初步的介绍或者对比话术。


而理想L6则是基本具备了AI大模型的功能,你让他写一个故事等它也可以完成,这显然是2024年新车产品应该具备的能力和功能,更关键是,我也不想买了车一年之后,智能座舱又落后一个时代。


用网友的经典话术就是: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



另外就是理想L6 只有到了Max版本才具备激光雷达的硬件基础和城市NOA的高阶智驾功能,而我选择多花3万元升级到Max版的主要原因,也是作为汽车媒体人仍未拥有过带有这类高阶智驾功能的车型,心中难免有些执念,想要感受下目前主流的高阶智驾能否真正改变日常出行体验。


最后,其实新势力身上没有过多过重的“自主品牌”标签,在高端与否上其实是比较模糊的,情绪价值比不上传统豪华品牌,但至少在品牌调性上是满足主流用户需求的,我老婆就是例子,她完全不觉得理想低端。


03

开惯了奥迪,“不犯错误”才是正确答案


对于我和我的家人而言,可能是习惯了奥迪那种松弛、不紧不慢的驾驶节奏,在我们这次选车时也是更偏向于找到一款类似的车型。


后来我同事对我选择理想L6的形容,我认为其实还挺准确——不犯错误。


就像很多消费者在选车时都会或多或少了解一下目标车型目前的销量、口碑怎么样,而无论是品牌还是产品本身,理想和L6都可以视为一个“不犯错误”的选择。


首先,L6作为理想L系列的第四款车型,其无论是在做工用料、产品稳定性还是车机系统的迭代上都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也经历过市场的检验,至少不会沦落为全新品牌、全新车型的小白鼠。



其次,在目前提车开了不到1000km的时下,如果要按“车评人”的角度来说,理想L6开起来就是无趣,甚至在变道或者大曲率弯道时,能够明显感受到侧倾、船感。


但也不得不承认,它在基本的驾乘舒适性上,就是比较标准的水平,无功无过,符合大多数普通驾驶者的习惯和预期,属于很容易上手的类型,也符合它目前的售价(当然,我觉得它之后肯定还会更便宜一些)。



另外,车机的表现也是如此。无论是语音交互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都很不错,屏幕的UI设计和功能分区没有太高的学习成本,用起来并没有什么惊艳的感觉,但也不会“分分钟教你做人”。


如果拿我之前的Q5L来对比,在车机这部分,我只能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个对比就是明显欺负奥迪了。


04

驾仕总结


总的来说,在提车理想L6一周之后,它给我的感觉和我买车之前的预期基本一致:水桶车。


它没有特别突出的某一项卖点,但它就是每一项都给到你“标准线以上一点点”的均衡感、体量感、空间、配置、驾乘舒适性……都没有犯错,把绝大多数普通驾驶者和家庭用户的需求,都拿捏得死死的。


并且相比理想L7/L8/L9,理想L6的尺寸对多数年轻家庭用户来说,在出入车库或停车时,都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如果要问我,作为用户的话目前对理想汽车最大的建议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理想APP商城里面可以买的东西实在太少。


高达8000积分,都找不到合适的商品兑换,实在是很尴尬,就这一点,真心建议理想可以学学蔚来。


(END)

点击进入 增程/混动才是王道? 专题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理想L6 奥迪Q5L
标签: 买车/提车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2.4万关注 | 1.8万作品
+ 关注
汽车媒体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