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缺陷成质量问题核心 J.D.Power发布新能源新车质量研究报告


6月6日,J.D.Power|君迪正式发布了《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质量研究(NEV-IQS)》(以下简称新能源质量报告)。与去年对比,2024年“新能源汽车质量问题增多。”

J.D. 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杨涛,分析了造成新能源新车质量问题的症结所在:“随着中国新能源行业竞争加剧,车企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加速产品迭代,不断缩短开发周期,对新能源汽车的质量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今年的研究显示,由设计缺陷引起的质量问题数,显著高于使用故障类问题。可见,车企需要对质量进行向前管理,在设计和研发阶段就充分考虑用户体验,将感知质量指标真正融入到新产品从立项到投产的每一个环节。同时,车企需要特别重视高科技配置的质量管理,对创新功能进行充分验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智能化体验。”

新能源质量研究数据表明:2024年,新能源汽车质量问题增多,行业整体质量问题数为210个PP100,相较于2023年大幅增加了37个PP100,且与2023年(+21个PP100)相比,质量问题的增速加快。

当然,即便如此,J.D.Power也同时公布了6个细分市场的车型质量榜单,大家可以此为参考来“避坑”。

这已是J.D.Power连续第六年发布新能源新车质量研究报告,基于J.D.Power行业通用的新车质量研究IQS体系,并针对新能源车特有问题进行补充之后,形成了新能源汽车新车质量研究的调研数模。

其调研范围主要是新能源车新车主在2至6个月的拥车期内遇到的质量问题,评判结果以每百辆车问题数(PP100)表达,分值与质量成反比,即PP100分值越低,新车质量越好。

新能源质量研究的内容涵盖了从车身外观、内饰、驾驶体验、配置/操控系统/仪表、信息娱乐系统、空调、座椅、动力总成、驾驶辅助、电池/充电共10大类236项问题,2024年新能源质量研究样本量覆盖了81个城市、48个品牌105款车型、自去年6月至今年1月购车的9791位车主,其中达到足量样本的有74款车型。

如此庞大的采样数据,基本上也已经覆盖了国内在售的绝大部分新能源车型,所以这些车主的真实反馈,对于后期购车的消费者参考价值也很高。

今年的新能源新车质量总体水平不如去年,设计缺陷类问题是“拖后腿”的主要原因:设计缺陷类问题比去年增加了35个PP100,表现格外突出。

以品牌阵营细分来看,新势力质量表现最优,平均分值为201个PP100。相对来看,国际和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质量抱怨最高,达到了218个PP100,比去年大幅增加了54个PP100,J.D.Power强调了一句“国际/合资品牌质量表现从2023年的领先转为落后。”

从市场角度来看,国际/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基于市场的压力,从去年开始价格跳水,因此可以想象成本压力也是逐渐增大,并可能由此导致了新车质量下滑。

分车型来看,今年的新能源新车质量表现优异的是增程式车型,由2023年落后行业平均4个PP100,跃升至领先行业8个PP100。增程式车型在动力系统方面优势最突出,而智能化质量进步最多。

J.D.Power在不久前发布的《2024中国新能源新车魅力指数研究》中,增程式车型的魅力指数达796分,连续三年领先于纯电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动车型。

除了品牌阵营和细分车型的差异,今年新能源新车质量总分低于去年,大家究竟抱怨了哪些问题呢?

J.D.Power研究显示:2024年,驾驶辅助和信息娱乐系统的质量问题分别增加了7.2个PP100和6.9个PP100,在十大问题类别中增幅最高。其中,驾驶辅助的抱怨主要集中在倒车影像方面,包括图像清晰度不足、镜头容易变脏、报警声过于吵闹等。而信息娱乐系统的质量抱怨则相对分散,主要集中在语音识别不准确、触控屏操控不灵敏以及车载导航不准确。

车内异味和胎噪问题连续六年位列所有质量抱怨问题之首,虽然这两项问题相比2023年下降了2.2个PP100和1.8个PP100,但其实作为新能源车型,更多环保材料和静音性能的优势,这些问题按理不应表现如此突出。

除此之外,95后年轻消费者们对新车质量的抱怨逐年增加,其中除了驾驶体验的抱怨高于行业增幅之外,对电池/充电的抱怨也连续处于高位,这些问题主要涉及方向盘操控性、脚踏板杂音/异响、刹车粉尘、轮胎抓地力、悬挂异响等等。

作者:刘英LY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687关注 | 1486作品
+ 关注
所见即所得 做有营养的汽车媒体 隶属汉铮文化旗下,具备20年汽车媒体从业经验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