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Z10诞生背后的10年、8年和2年

如果你理解宜家,你可能就会读懂领克。在哥德堡这座城市,人们喜欢称李书福是东方英格瓦,这恰恰是宜家创始人的名字。他们两个人身上有一个共同特征,在消费者还没有感知前,为消费者的未来准备好一切。

领克的故事常讲常新,但要追根溯源,人们总会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找到更多问题。领克何时诞生?领克为何要溯源在哥德堡这座北欧城市?领克的设计为什么总会在几年后成为其他企业模仿的对象?最早谈及万物互联的领克,在智能化时代如何重新讲述自己的智能?最早为年轻人造车的领克,在今天这个内卷的时代如何获得纯电动汽车消费者的心?……这些问题,都摆在了2024年6月12日领克首款纯电动轿车Z10的亮相发布会上。

讲述 领克Z10,我更愿意用三个时间线来切割出这个中国高端汽车品牌的发展印迹,它们分别是10年、8年和2年。10年前,领克的母体吉利中欧研发中心CEVT诞生。8年前,CMA架构下孵化出的领克品牌诞生。2年前,能看到今天Z10设计雏形的The Next Day概念车诞生。这些或许还不能回答外界所有问题,但至少可以感性地给出一个答案,原创造车,从来不是两三年的事情。

有人曾说,领克的慢,成就了吉利的快!再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深意,吉利的架构造车性格,是从领克正式灌入到吉利这家中国企业的。SPA、CMA再到今天电动汽车时代的SEA架构,三个架构下诞生出的800万辆汽车,是任何一家中国汽车企业都不能想象的数据。

从哥德堡到哥德堡,从燃油车到电动车,领克没有为首款纯电动汽车取名ZERO,而是命名为Z10。或许对这家不断谋求向上的品牌来说,没有原点,只有迭代,站在原创的基础上不断原创,而不是彻底抛弃自己。就像字典里对原创的定义,原创是对既定参照物的怀疑与否定,是可经过、可停留、可发展、可追溯的新的存在,是新的经典原型,具有集体共识的社会价值。

和小米比,领克确实晦涩。和华为比,领克确实羞涩。但和这个卷的不能再卷的新能源汽车时代相比,领克知道自己该改变什么,该坚守什么。就像这辆Z10,改变设计,改变智能,改变需求;坚守安全,坚守性格,更坚守原创。这些故事,我们尝试慢慢从10年、8年和2年分别讲起。

CEVT 十岁了!

你可能听过无数个中国汽车全球研发中心的故事,但你一定没有听过,一个中国汽车欧洲研发中心成长10年的故事。在外界眼中,第一次听到吉利要做领克品牌,大约是在2016年左右,但吉利内部筹划这件事情,却要将时间线提前到2013年之前。

一次偶然机会,在英国接洽商务合作的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安聪慧当时来到哥德堡,与时任沃尔沃汽车研发部门负责人、后来担任吉利欧洲研发中心负责人的方浩瀚坐在一起聊天。两位痴迷汽车技术的工程师坐到一起,围绕双方最近的工作展开交流。

当提及最近的工作规划时,方浩瀚透露,沃尔沃汽车希望在新的造车平台上寻求对外技术联合开发。当听完安聪慧对吉利未来产品的构想后,方浩瀚兴奋的提议,为什么沃尔沃汽车不能将选择合作对象的目光放在吉利身上?这位曾就职萨博、通用和沃尔沃汽车的工程师大胆畅想:“如果我们分别在双方公司内部提出建议,我相信董事会一定会认真考虑”。

抱着试试的心态,双方分别在内部提出了建议。令人意外的是,在事先没有交流的背景下,这项提议在吉利与沃尔沃汽车内部分别获得了热烈的响应。尤其是沃尔沃汽车集团时任CEO汉肯·塞缪尔森,十分支持方浩瀚的建议。后来的回忆中,方浩瀚幽默地说,他原本以为这个提议会让他丢掉饭碗,没有想到却成就了他之后几年的事业。

按照合作思路,双方应该结合沃尔沃汽车的研发体系与吉利控股集团、吉利汽车集团的效率以及对市场的洞察力,先期围绕底层技术展开深层的合作,这就是今天被人熟知的CEVT——吉利欧洲研发中心诞生的背景,也是孕育领克品牌与CMA架构的母体。

作为吉利汽车集团全球四大研发中心之一,CEVT坐落在瑞典哥德堡市的林德港(Lindholmen)科技园,是领克工程和设计团队的总部所在地。CEVT充分发挥吉利和沃尔沃的优势和资源,目前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2000余名优秀汽车工程师,负责联合开发CMA架构及动力系统,以及汽车相关的专项基础理论研究,包括数学、物理、化学、材料、语音交互、主动安全、空气质量等领域有关汽车的基础理论。

作为见证者与参与者,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太清楚CEVT对领克与吉利的重要性。一位当时往返于中国和瑞典的汽车工程师感慨,CEVT几乎每次验证会,都会优化中国造车体系的数百个问题,十年时间解决的不仅是基础问题,还将架构造车真正的形成规模。淦家阅透露,在CEVT打造的SPA、CMA与SEA三个架构上,已经面向全球推出超过800万辆汽车,这是任何一家中国车企都没有实现的架构造车理念,也为领克在内的吉利原创造车夯实了体系。

原创造车,不是一天练成的!

从2017年12月首款车型领克01交付,到2023年12月累计销量达到105.08万辆,领克用6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规模。百万辆不是成果,百万辆背后的原创造车,才是领克为中国汽车留下的印迹。

1、架构造车

2016年10月19日,CEVT开发的全新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CMA诞生。在该架构下,领克汽车可以实现轿车、SUV,从A0级到B级的突破,甚至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到新能源车型等多重跨越。目前领克共有8款在售车型,随着领克Z10亮相,领克车型矩阵未来将达到9款,涵盖燃油、插混、纯电三大动力系统。

吉利控股集团在整车技术上已经推出覆盖全产品的四大全球化基础模块架构,BMA(覆盖A0到A+级)、CMA(覆盖A0到B级)、SPA以及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除了SPA架构之外,BMA、CMA、SEA均诞生于CEVT。架构造车不仅让零部件、整车与不同品牌产品协同发展,大大降低开发与制造成本,还能大大提升单车开发效率,实现灵活、多变、跨级别的平台化生产。

2、提出万物互联的带宽造车概念

CMA架构的意义不仅仅是开创了中国汽车企业模块化平台化制造的先河,更为重要的是,吉利敏锐的察觉到了汽车产业的发展的准确趋势。安聪慧曾经说过,未来汽车就是电子架构决定一切。

所谓的FlexRay电子架构 是一种用于汽车高速可确定性的、具备故障容错的总线系统。FlexRay现在听起来在汽车行业不新鲜,但在6年前这项技术仅小规模应用在超豪华品牌上。FlexRay 电子架构子系统(各个电子电气元件)让领克通讯传输效率更高级。在该电子架构下,领克01当时拥有10Mbps传输速度高于同级车以及双通信通道设计,不会出现信号阻塞情况,从而允许嵌入更多先进配置,这是今天汽车智能OTA最早的雏形设想。

直到今天,领克在内的吉利架构造车,都将带宽作为重要开发一环。例如SEA浩瀚架构,就是全球技术最强、能力边界最宽的智能纯电架构。

3、领克的智能化,是中国汽车智能化的一部缩影

领克初代智能化座舱车机系统开发源于2016年,领克01车机系统由欧洲供应商采用Linux系统开发,在当时这是全球最先进的系统,但由于生态较为封闭,领克在中国随后重新研发适配,这是领克智能1.0时代。2018年-2020年,领克通过搭载Android系统,实现更高开放度,将车机算力比之前提升1.3倍和11倍,实现更多APP上车与远程更新,这是领克智能2.0时代。2021年,吉利千人“人才库”全栈自研的LYNK OS N系统搭载8155芯片,算力大幅提高,应用全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打通车辆软硬件一体化,这是领克智能的3.0时代。

正是基于过去6年在智能化领域不断进化,LYNK Flyme Auto才可以通过与LYNK OS N系统相互学习,实现迭代进化。据悉,LYNK Flyme Auto采用亿咖通开发的安托拉1000 Pro计算平台,搭载2颗自研车规级SOC芯片“龙鹰一号”,算力超过两颗高通8155芯片,具备与高通骁龙8295抗衡的能力。在算力冗余背景下,LYNK Flyme Auto实现1800G FLOPS图形渲染能力,支持6400MHZ和最大16GB的LPDDRS内存,提供12颗200万摄像头、4个4K以上娱乐屏幕多个应用接口,满足领克未来2-3年车机成长需要。

从成立至今,领克发展讲究三个原则,第一要有自己的战略定力,就像新能源与智能化永远不只一种形态;第二,领克要做高端进阶,一个前瞻性品牌最大的生产力就是不断优化、不断进阶;第三,科技为傲,领克的科技与智能化不断在自我进化,向第一梯队迈进。

4、原创设计,从领克开始

没有人知道,站在Z10舞台介绍这款领克纯电动汽车的设计负责人斯泰芬,已经在领克负责设计工作长达11年时间。

从第一代都市对立美学到第二代都市对立美学设计,领克的原创为今天所有中国新能源汽车提供了许多参考。何为都市对立美学,斯泰芬曾经和我用一个例子阐述了这个灰色的概念:“我们看到的这栋楼的光影,下一个小时就完全变掉。同样是15点30分,在巴黎和伦敦看到的光线 作用也不一样。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城市,站在不同的高度也有不同的视觉。它其实是一个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 会让很多所谓的设计元素产生出更加 有灵动活力的敏感,带来更多的不同。引射到产品上,比如领克01上的都市天际线,就是车顶 这一元素的颜色和车本色的撞色搭配, 它形成了大家对不同个性风格的理解,但在02上,这条天际线的位置不一样,放在下面了。

都市对立美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套娃,而是在不同场景产品下的不同风格适应。就像城市和纬度、风土人情的结合,千奇百怪但又有一定章法。都市对立美学的第一设计宗旨是不产生审美疲劳。

从技术到设计,从智能到动力,从销售到服务,所有电动车企今天玩的,都是当年领克创造的!对领克来说,第一步一定最重要,但领克过去的8年证明,原创造车不是一天练成的,没有捷径可言。

领克Z10再次定义纯电动汽车原创!

作为首款纯电动汽车,Z10首次亮相浓墨重彩介绍的是设计,这款产品的设计要回溯到领克2年前的那辆The Next Day概念车。那辆概念车有着Z10今天展现的第二代都市对立美学一切的一切。

设计对人来说因人而异,相信有很多人会从更专业的角度去解读领克Z10的设计。我们不妨把视角放在那些领克官方没有透露、大家更关心的一些关键细节技术上。

1、领克Z10两平米的天窗承受10吨顶压

领克Z10车身扭转刚度优于劳斯莱斯幻影Z10的天窗被称为黑钻棱切穹顶,整个车顶采用一体化成型的整块玻璃,并以钻石切割工艺呈现触手可及的广阔天空。通过采用半钢化夹层玻璃,面积达到了1.96㎡,能隔绝99.9%的紫外线。在这个人人讲自己天窗大的时代,领克卷起来车顶的抗压能力。领克Z10采用了最高强度达 2000MPa 的 A 柱上边梁及顶部侧边梁,车顶可承受10吨顶压。什么概念?现在新能源MPV为了优化A柱抗撞击能力,使用的热成型钢与领克Z10车顶强度完全一样。有人诙谐的形容,能看到大象的汽车天窗现在随处可见,但能扛得住大象的估计除了领克Z10没有几个。

除了车顶抗压能力,领克Z10 车身扭转刚度高达 45500N·m/deg ,对比百万级别豪车,劳斯莱斯幻影的车身扭转刚度为40000N·m/deg。在安全这一点上,领克Z10继承了架构造车的一切灵魂。

2、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电池

在燃油车时代,安全就是主被动安全。但在纯电动汽车时代,安全意味着电池不能有半点闪失。领克Z10搭载的是金砖电池,别名“用不着火的电池”。

金砖电池为什么不着火?1、可承受4000V 直流高压,防止高压拉弧事故发生;2、可承受1000℃高温达30分钟以上,有效阻隔外界高温侵害;3、电池包内预设计无障碍排气通道,结合多个泄压阀快速排出热量气体;4、毫秒级紧急切断。

金砖电池可以实现满电状态下,先以国标1.5倍的挤压力,让挤压形变量达到30%以上;静置1小时后,再使用5 mm钢针从弯曲程度最大的点进行针刺贯穿,让电芯直接短路,整个过程电芯不起火、无爆炸。金砖电池接触电池包的火焰温度在700℃以上,持续火烧时间长达240秒,远超国标130秒的测试时长,仍旧不起火、无爆炸。同一块金砖电池连续进行浸水、火烧、冰冻、拖行,再加上碾压、高坠6大极限测试,依然不起火,无爆炸,保持“金身不破”。

除了电池自身安全能力,在外力碰撞对电池影响最大的侧面柱碰撞上,领克Z10在车的两个侧面30个点测试下,可以抵抗65吨冲压力。按照规定,国家要求侧面柱碰撞只碰撞1点即可,之所以领克Z10进行了双边30个点的测试,因为在实际的用车中,一旦发生事故,谁也不能预料到碰撞发生的可能性,任何一点均有碰撞的可能。可抵抗65吨冲击力什么概念?一辆20吨的卡车在50公里/小时时速下其冲击力才刚刚50吨,65吨冲击力意味着领克Z10可以保护乘客抵抗超过一辆20吨卡车50公里每小时时速的冲击。

3、揭秘领克Z10搭载的比高通8295芯片算力高出将近2倍芯片

在智能化时代,领克Z10将在智能座舱搭载高出8295芯片算力1.8倍的芯片。这款芯片到底是谁?大概率是基于AMD锐龙嵌入式V2000芯片。当前市场上主流的芯片是高通骁龙的8155,比8155更高端强大的芯片是8295,AMD V2000的性能大约是8295的两倍。基于如此强大的算力支持,领克Z10t可以在车上尽情发挥想象,包括玩3A大作,搭载更多精彩APP应用,创新更多人车互动等等。当然,答案可能还有待官方最终披露。

和芯片算力相比,领克Z10同样搭载激光雷达、配备英伟达Orin-X,实现高速NOA与城市无图NOA两种智驾方案。

从10年前的架构造车,到8年前的原创造车,再到今天纯电原创造车,领克新的故事刚刚开始,这些新故事在传承中创新,而不是割裂下的模仿。就像淦家阅在这场发布会上对领克精神的阐述,要么第一,要么唯一。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02关注 | 334作品
+ 关注
知名汽车媒体人王鑫创建,曾建立汽车预言家,90后汽车媒体第一人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