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途: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们一边自嘲着:旅行不就是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到别人待腻的地方,一边自觉地规划着下一个假期要去哪浪。

除了目的地的风光,沿途的经历,看树木、电线杆、村庄往后退,直至消失在视线中的感悟也是旅行的意义,越来越注重精神消费的现代人,一定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旅途上。

捷途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当它还是一个序列产品的时候,就以“旅游+”的名义,开始拓展自己的生态圈,玩出自己的个性,而后以一个独立品牌的名字出现。

看,它的名字“

JETOUR

”都带着“

旅行

”。

比起天才登顶的故事,逆袭突围的捷途故事或许更能振奋人心。

捷途,作为奇瑞集团的试验品,生于2018年的寒冬腊月。已逐渐转入“存量市场”的汽车行业不算景气,何况,彼时大家还等着看奇瑞子品牌凯翼和观致的“笑话”。

捷途就这样低调地出现了,之所以会把捷途的出生当作一场突围,除了行业进入萧瑟期这样的背景,更是因为高端化、电动化的趋势开始冒头,捷途虽然定位清晰,但是难免会跟自家兄弟瑞虎有正面交锋。

再者说,当时的SUV市场已经一片红海,长城、长安等自主品牌只进不退,合资品牌SUV陆续引入中国市场,要在燃油SUV的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属实不易。

但捷途做到了。谁能想到,四年的时间,捷途已经有了46万多的用户和600多万的粉丝,拥有X70、 X90两大明星系列的产品矩阵。

捷途占领市场的速度出乎意料,首款车型捷途X70,只用4个月的时间,销量就突破四万辆。基于这样的表现,

捷途在去年7月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品牌。

当捷途还是产品序列的时候,倚靠奇瑞这棵大树,通过过硬的“产品力”和“品价比”迅速占领市场是可行的,

但当它独立之时,就必须成长为一个有切实担当,有长远战略,有个性特征的品牌。

从捷途的销量来看,早前一款车能破万,如今三四款车也是破万,不是产品退步了,而是竞争在加大了,

所以深化“旅游+”战略是捷途品牌的使命,更是捷途的第二次突围。

在捷途汽车的品牌之夜上,现场的布置和领导的发言内容依然离不开“旅途”的元素,其发布的产品规划和服务布局都与旅游这个市场息息相关。

可以说,捷途悟了,也可以理解为捷途的求生欲变强了。

向前的每一步一定会更难,挑战一定会更大,但是欣慰的是,

捷途从创立之初的试探到品牌独立后的坚定,都让它在自己的细分市场更加成熟,品牌的基调得到保证,在用户心中的定位更加清晰明了。

一味迎合年轻人,只会成为跟随者,而做出自己的特色才能真正吸引他们,赢得认同。

面对越发年轻的消费市场,捷途找准了人群还不行,必须用自己的打法吸引他们主动参与,自发传播,形成流量池。

作为一个新锐的SUV品牌,我看到了捷途身上的潜力,从它在产品规划和营销策略上的表现来看,在新的旅途上,解密流量密码,走野路子出圈,是其生长路线。

在未来的产品规划上,捷途正式发布了X、T、P、V四大产品序列布局,分别主打SUV、硬派越野、硬派皮卡、MPV车型。

这一规划的发布,也同步标志着捷途汽车正式开启了

“4+3+N”

的产品矩阵时代。即SUV系列(捷途X-1、捷途X-2、捷途X70、捷途X90)、跨界系列(捷途硬派越野、捷途硬派皮卡、捷途MPV)、混动系列(全系产品同步规划混动和生活空间系列)。

这个产品矩阵最大的特点就是专注“旅行+”细分市场,持续打造“旅行+”产品特点,成为那些喜欢假期出行的用户绕不开的选择。

捷途没有“捷途”,要想将“旅游+”的标签打入用户的认知中,必须脚踏实地,下真功夫。

产品层面,必须打造不断适应新时代用户的“旅行+”产品特点,用奇瑞技术保证产品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还应该强化智能、健康的产品标签。

此次活动首次亮相的昆仑架构,正是捷途结合奇瑞的平台架构,为“旅行+”定位量身打造的成果,这个架构比奇瑞现有的更加智能,进化能力更强,可以连接更多的出行场景需求。

具体到车型,代号捷途T-X概念车的亮相最能体现捷途的品牌slogan:

用行动定义旅途。

硬派车身、粗犷线条、越野轮胎,车身长度突破5米,价位区间涵盖15万-30万,直接对标坦克,此外,

以这款车为代表的T产品序列在未来还将推出硬派越野、智能越野、豪华越野等多种车型,给用户更多硬派越野车选择。

而在营销层面,捷途似乎比老东家奇瑞更玩得开。

今年1月,代号X-1的全新SUV,历经38天创意征名活动后,已正式定名为“大圣”。

除了西游记,捷途取名也没放过三国,从X70 PLUS诸葛版到X90子龙版,捷途的存在感越来越高了。

在国风IP上发力,在车型取名上玩花样,这样的打法能否持续带给用户新鲜感,能否有效拓宽“旅行+”边界有待观察。但格局未定,捷途这样的尝试依然值得鼓励。

与用户共创并不是车圈的新鲜词,但是对于进军“旅行+”细分市场的捷途却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很多车企在运维用户上,大多是从新势力车企上取经,很多方法千篇一律,但对于有着清晰目标人群的捷途来说,所有的尝试都是崭新的,有创新性的。

既然将目标看向远方的旅途,捷途势必要跨界合作,不断扩充“旅行+”生态圈,整合国内知名的旅游产业资源,为用户出行提供保障,没有后顾之忧。

捷途之所以自称为“旅行+”品类的开创者,是因为其在“路上”花的时间比任何车企都更多。

在过去的40个月里,捷途汽车已建成了1800+家网络,全国范围内基本建成了50公里购车用车圈。

它拥有近50家“旅行+”生态联盟合作伙伴,比如途居、方特、携程等大家熟知的旅游IP,也集合了探路者、鸿星尔克、秋野地、富光等合作伙伴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此外,在捷途APP,也有与用户一起打造的“捷途路书”供参考。

在品牌之夜的活动现场,可以看到捷途汽车与方特、秋野地等合作伙伴精心打造的跨界展示,也让我们看到未来旅行的多元化、个性化场景体验。

捷途懂得,技术是冰冷的,能看到未来的生活场景才会真正温暖他人。

为用户的旅途保驾护航,也要时常沟通情感。4年来,捷途汽车打造了818粉丝文化节,捷途家宴,车主自驾游,啤酒龙虾节,捷途生态圈体验日等5大用户体验IP。

客观来说,这五大IP并没有十分出圈,但是相关的故事,我倒是听了不少。

在捷途家宴上,有用户提出他经常晚上去钓鱼,希望后备箱顶部有一个照地灯。捷途汽车副总经理、营销中心总经理李学用表示,在产品迭代的时候,就把这个加进去。

也许的做法虽然算不上高明,但是也说明年轻的捷途在用户共创的道路上走上了正轨,懂得更用心地守护用户的旅途。

在未来的品牌目标方面,捷途汽车也提出了2026年实现百万辆销量目标,其中国内市场为70万辆,海外市场为30万辆。

这对于一个崭露头角的新品牌来说,这目标有点“宏大”,要知道,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年销量百万只有吉利、长城、长安这样处于第一梯队的车企可以稳定达到。

野心,也是决心。捷途既然上了这条“旅行”的船,就只能向前航行,乘风破浪。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继续用匠心守初心,保持对时代清醒的洞察,快速响应时代的需求。

风宜长物放眼量,如今判断捷途是一个成功的品牌,还为时尚早,但它,一定是一个独特的,不断拓宽边界的品牌。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捷途X90 捷途X70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552关注 | 3247作品
+ 关注
推荐好车,爱上好车!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