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汽」领克的“松弛感”与纯电打怪之路

作者:宋家婷

继续向前。

经过近八年的漫长跋涉,领克顶着中国市场的烈日回到了瑞典哥德堡这个“出生地”。意味明显的溯源之旅,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在北欧悠闲的步调、清凉的海风之下,领克首款纯电旗舰轿车Z10发布会找回了这个品牌最初的那份松弛感。

松弛感,正是当下在中国市场竞技的汽车品牌梦寐以求的稀缺品。在纯电赛道竞争最激烈的时刻始才入场的领克,何以拥有如此难得的心态?在品牌成立八年这个时间节点,杀入强敌林立且市场已经降温的纯电赛道又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很多时候,站在局外看一个品牌的反向操作的确容易令人不明所以然,然而将时间线拉长一点就能看清楚表象之下更细微的脉络。苹果如是,华为如是,领克亦如是。


现在进军纯电赛道晚了吗

虽然中国市场一直都很卷,但令跨国车企乃至自主品牌没有料到的恐怕是,三年时间里中国汽车新能源市场能够无缝转换几个方向:从纯电一家独大到混动上位再到增程爆红,然后一记回旋镖又回到了纯电市场。

这是个好时候吗?从大环境来看,不太理想。2023年到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增长,纯电动汽车赛道的增速却明显放缓。

乘联会的两组数据可以作为对照:

第一,今年前五个月,纯电车型批发销量同比增长9%,插混(含增程)同期累计批发销量则同比增长了85.5%;

第二,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车批发量中,纯电动汽车占比达到了69%,到今年5月纯电车型占比已经降到了59%,去年5月纯电车型销量占比则为71%。

整个赛道降温了,也劝退了部分车企,但竞争难度却丝毫没有降低。以2024年为例,这一年早早就被预定了“纯电轿车元年”的标签,从阿维塔12,到小米SU7,再到极氪007,都是这个赛道上炙手可热的大热门。

选择在这样一个态势下进入纯电赛道明智吗?我们来看看领克是怎么回答的。

其一,虽然赛道很卷但仍有需求。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接受采访时说,经过调研60%的领克用户希望领克出纯电产品,剩下40%用户下一辆车也会考虑购买纯电车型。既然如此,何乐不为?

▲吉利汽车集团CEO 淦家阅

其二,领克做纯电是回归初心。实际上,领克首款纯电产品ZERO就是极氪第一款车型001,整个产品规划极为完整,宣发也做了几轮,后因沃尔沃旗下高端纯电品牌极星久未能打开局面,为了吉利集团大新能源战略领克临时让出了这一战略性的产品,并成就了极氪这个全新的纯电品牌。

之后的经历世人皆知。因而我们得出结论,在经过了低谷寻路、插混再起之后,领克以Z10的姿态回归纯电赛道其实是对三年前 领克ZERO被让渡改标的“补偿”。

其三,领克做纯电是水到渠成。正如官方所言,领克“不是从0开始的探索,而是从1开始的进化”。

这包括:在技术上,领克纯电集结了吉利集团、领克燃油+电混的经验积累,包括架构层面、智驾层面、座舱层面都有着成熟的量产技术和产品,以及曾经踩过的坑;在用户基础上,截至目前领克全球已经拥有115万车主,这也是领克自身的又一信心和底气。

至此,从高性能燃油车到插混再到纯电,领克在种种波折之后终于实现了从技术、产品到品牌的完整闭环。进一步,可以打开新赛道;退一步,有着坚实的燃油、电混基盘托底儿。从这一点来看,它实际上是比华为和小米更有底气的。


领克为什么坚持原创?

2010年代以来的新汽车品牌层出不穷,并最终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技术、设计乃至方方面面的严重同质化。这在智电时代表现尤甚,也因此不少新品牌缺乏深度竞争力,最终成为了昙花一现的过客。最终能够留在牌桌并且傲视同侪的汽车品牌,它们的秘诀是什么?

只有一个答案,就是原创。仔细想想,特斯拉在诸多风浪中能够一直屹立不倒还是得益于它从设计到技术上的原创创新。而中国品牌里无论阿维塔、极氪还是领克,无论成立时间早晚都是以此立足。谈到辨识度,这三个品牌必然会跳出脑海。

这也是领克们的护城河,因为不是谁都能做到原创。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领克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就感叹:

领克每款车型的设计投入都是“亿”级,不仅如此,原创也意味着可能不成功,亿级投资打水漂的风险足以吓跑不少主机厂。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领克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 林杰

巧合的是,上述三个品牌都足够“幸运”,背后有着集团强大的造车体系支撑其做原创。其中,领克与极氪背靠的吉利集团自然实力又更加全面,来自沃尔沃、路特斯、smart等全球汽车品牌集结的战略协同能力,令二者具备了深度原创能力以及高度的原创意识。

以领克为例,作为中国汽车市场最早的新生代汽车品牌,它确实做到了从第一款车型到现在纯电赛道的首款车型皆是高度原创。比如领克Z10就与当下纯电赛道“不得不同质化”的设计有了明显的差别。

这也是领克们的灵魂。换言之,它期待自己对用户奉上的不止于车辆的功能属性,更是灵魂的共振。在这一点上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小飞的补充解释非常到位。他认为价值其实分两类:一类是理性价值,一类是感性价值。反映到产品带给用户的感受上,就是功能价值和情绪价值。

▲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小飞

相对于无差别的功能价值,情绪价值是消费升级时代用户的新刚需。但是过去两年来,不少智能电动汽车都在卷参数、卷配置,唯独忽略了用户感受和情绪价值——这就是原创设计存在的意义。它也是领克从燃油车时代到新能源时代一直活跃在舞台中心的重要原因。

领克能够坚持原创,根本原因来自于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对此淦家阅看得很明白,他说,对企业而言能为用户创造的价值是逐渐递减的,只有当产品创造的价值大于用户需求价值时,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在这样的理性认知之下,领克坚持自己的战略长期主义,坚持为用户创造价值——且是具备价格优势的价值,即“更高的性价比、品价比”。这也是领克应对当下市场内卷的立足点。

引用官方的一句话来总结智电时代领克品牌的竞争力:坚持高度原创的颜值,坚持高安全性,坚持高性能,坚持高智能,坚持高价值。这“五点坚持”立住了领克的高端定位,也斩获了市场和用户的高认可度。


最后的“课题”

然而,不同于阿维塔这个长安汽车豪华纯电品牌的独苗,在经历了层层叠叠的考验与磨砺,各个考核点上都拿到了高分的领克并不能高枕无忧,迈入纯电时代的它依然有着需要解决的课题。

这就是领克与极氪的内生关系。我们从之前的领克08与极氪X、现在的领克Z10与极氪001身上都能够看出些许端倪。

在海数策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知识官金永生看来,如今脱胎于领克的极氪从产品到品牌都已经具备了完全单飞能力,并且已经通过上市实现了单飞,当前领克更大的课题已远非在某一赛道某一车型如何破局发展,而上升到领克和极氪从logo到车型设计上的瓜葛如何分阶段有序脱耦了。

他的理由很充分。

领克对标的是合资车价位区间,极氪对标的是豪华车价位区间,如果领克的“高品质”和极氪的“豪华”做到在前端最大化差异、中端适当协同、后端最大化复用,就能够解决当下不少车企内部也存在的左右互搏难题。

有点意思的是,在这个问题上最好的例子不是大众汽车,反而是在中国市场低迷不振、在全球风生水起的现代汽车与标致雪铁龙。同样是多品牌、多平台,但二者在子品牌车型从内到外的差异度设计是全球汽车业公认的标杆。

领克当然在朝向这个方向努力。林杰坦言,在相同的架构、安全理念、性能基因等集团协同优势下,领克一直在加强不同于极氪的属性标签。比如在品牌定位上,领克立足于高端、潮流,极氪的定位则是豪华科技品牌。在用户群体上,领克侧重于个性、开放、互联的年轻态都市人群,极氪则倾向于对先锋科技保持狂热好奇的群体。

领克值得感谢自己的是,过去多年树立起来的品牌人设已经深入人心。截至领克纯电发布的这一刻,它仍旧保持着鲜明的独特性。更多的答案当然需要逐一解锁,而我们相信它有这个能力继续保持独特。

在这个夏天,中国市场卷生卷死的汽车人们见证了一个品牌漫长的回归,它的成功升级之路无疑也给困在价格战中的中国汽车品牌打了一针强心剂。接下来,日臻成熟的领克可以再向前一步。它在哥德堡悠长夏日里这份难得的松弛感,就是最动人也最有力的武器。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领克Z10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77关注 | 951作品
+ 关注
有人气的汽车新闻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