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锤定音:5月乘用车国内销量负增长值得警惕

上周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例行发布汽车月度产销统计。统计显示,5月份国产汽车(含合资品牌)产销分别完成237.2万辆和241.7万辆,产量环比下降1.4%,销量环比增长2.5%,同比分别增长1.7%和1.5%。其中乘用车产销205.1万辆和207.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0.1%和3.7% 同比分别增长2%和1.2%。

统计显示,5月份乘用车产销之所以能够保持正增长,主要是出口增长幅度较大。5月份乘用车出口39.7万辆,同比增长22.1%。

减去出口,5月份乘用车国内销量仅为167.8万辆,同比下降2.8%。这是今年以来乘用车国内月度销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值得高度警惕。

有分析认为,5月份乘用车国内销量之所以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预期不好,国内汽车市场内需乏力。二是国内车市内卷严重,价格战打个不休、加剧了行业竞争。也让部分消费者持币待购,想要抄底。中国消费者有个习惯,叫“买涨不买落”,价格低的时候不买,希望再低一些。而一旦价格反弹则赶紧出手,生怕再涨。可以说,在内卷加剧、价格战战个不休的环境下,汽车销量并没有上去。

价格战是把双刃剑,车市内卷加剧恶性竞争。低价竞销、赔本赚吆喝,并没有带来销量的增长。反倒是严重破坏了正常的汽车流通秩序。

有分析认为,当前这种以降价促销为主的营销手段,严重损害汽车行业的长远发展,不可持久。

最近,国外对中国汽车出口的限制措施一个接一个,对汽车出口带来较大压力。由于出口效益好,一些车企拿海外市场赚的钱补贴国内市场亏的钱。如果出口受到打压和限制,势必减少汽车出口。对一些堤内损失堤外补、大打价格战的车企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一些拼命内卷、降价促销的国内车企,恐怕难以为继。

面对国内需求乏力、车市卷卷不休、价格战此起彼伏、国际形势严峻的局面,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够保证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也要看到,国内经济加快恢复,消费者信心指数在提高,这些都有利于扩大汽车消费。日前,财政部下拨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超过30个省市出台相应政策,支持以旧换新。多家车企也纷纷推出置换购车补贴以推动汽车消费。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也已启动。国务院《2024-2025年节能降破行动方案》中提出,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支持政策。这些都对下半年国内车市带来利好。(完)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173关注 | 1812作品
+ 关注
透过显现挖掘本质,定调未来车市发展。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