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交付加速,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5月15日,小米汽车官方微博发布了交付成绩——截止当日10点,从4月3日首次交付开始,43天时间已经交付1万台。随后,雷军在微博发文称,这对小米来说是一个重大里程碑,正在继续扩充产能,确保今年交付10万台

简单计算可得,剩下的6个半月时间里,小米要填满9万辆的产能缺口,平均每月要交付1万3千多台 小米SU7。可是按照当前43天交付1万台的速度,月交付量只有7千不到,这也意味着,接下来,小米汽车的工厂会开足马力,继续产能爬坡,直到实现两倍于当前的交付速度,这几乎是“Mission: Impossible”

事实上,小米SU7自从上市以来就一直站在风口浪尖,在享受到泼天流量和史诗级的销售成绩的同时,也饱受舆论关注和各方非议,雷军更是苦笑“用户在拿着放大镜看我们”

真怪不得用户对小米汽车如此苛刻,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尤其在小米SU7全力产能爬坡助推交付加速的时刻。欲速则不达,部分车主在提车不久后就遇到各种问题,其中包括刹车疑似突然失灵这种低级却致命的问题

刹车突然失灵,救援电话始终没人接

5月8日晚,湖南耒阳的李先生开着新购未满一个月的小米SU7标准版在停车过程中,刹车疑似突然失灵,车内发出警报声,屏幕随后出现“制动系统故障”等4条异常信息。因倒车速度慢,车辆自动停止后,李先生呼叫车内的SOS急救系统,但长时间无人接听

一个半小时后本地道路救援赶来将车辆拖回长沙交付中心,奇怪的是,汽车送检后又突然“自愈”,售后表示可以随时开走,李先生却不敢,他希望查明车辆故障原因

李先生称,他拨打了小米汽车400-182-6888线上服务热线,但打了将近半个小时无人接听。随后又打了车内的SOS紧急呼叫系统,被转接给紧急道路救援中心,然后也无人接听

车机闹乌龙?送检后诊断为软件误判

当天晚上九点多,本地的道路救援过来以后,将车子连夜拖回了长沙香江国际汽车城小米汽车交付中心。到店之后工作人员凌晨加班检查了,第二天上午就给了一个答复

“诊断的结果是电子软件的问题,刹车有一个主刹车和一个副刹车,电子软件自己介入,副刹车错误识别,误判了主刹车有问题,然后就把主刹车的刹车油抽到副刹车了,然后导致了这个过程中有几秒钟没有制动,导致后面的制动效果不强。”北京来的专家也查了一次,肯定了如上说法

对刹车并未失效的说法李先生表示不认可,“我自己去看数据的时候,发现在我踩下去的时候有几秒钟压力值为零。我就问他这什么情况,他们就不说话了”

“如果是在高速上行驶,1到2秒出现刹车压力值为零的情况,那一两秒钟的时间是不是就可能撞上去了?”李先生细思极恐

小米官方回应:小概率事件,已修复

这件事情迅速冲上热搜引发热议。5月13日,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针对此事发文称,经核实为软件的误识别,目前已将这一小概率事件进行修复

王化对此回应称,小米SU7的制动系统采用双备份设计。事故车辆当时为主控制器系统误识别降级触发备用策略,制动辅控制器直接响应需求提供刹车减速。过程中,辅控制器抽取主控制器制动液为车轮增加制动压力,主缸压力快速降低,导致驾驶员踩踏板的脚感力不足

此外,王化表示当时处于进线高峰期,对没能及时接通车主救援电话表示歉意。目前上述车辆已经恢复正常,可以支持用户的退车或换车诉求。如换车,将按照原订单号优先排产,并给予等待期的代步补偿

这不是小米SU7首次因为交付后短期出现事故引发关注。一周多前,厦门有车主表示新提的车第一次行驶就发生了故障,停在路边无法启动,里程表仅39公里,车辆未能检查出问题。其他诸如品控方面的投诉更是不在少数

小米汽车的热度是把双刃剑,泼天的流量和逆天的销售数据,让小米尝到了足够的甜头;同样的,10万+的销售数据和交付目标,倒逼着工厂加速扩产扩能。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为了追求交付速度,降低生产和检验标准,进而影响到品质甚至安全性,那是消费者绝对不能忍受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雷军深谙米粉之道,希望不会因此翻船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小米SU7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8关注 | 11作品
+ 关注
这是我的思考,希望对你也有帮助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4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