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连续两周新增订单破10万,合资车企被迫打响年中促销战

近日,有汽车博主透露,比亚迪上周(6月9日-6月15日)新增订单继续突破10万。结合6月2日-6月8日这一周的新增订单数据,也就是说6月上半月,比亚迪累计订单已经突破了20万台。随着车市进入下半月的加速和冲刺期,不排除比亚迪周度新增订单,有继续刷新记录的可能。

 

 

这一订单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第五代DM混动技术的功劳。此前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曾在直播中表透露,秦L和海豹06订单超预期,但因为担心引起行业震动,所以暂时不会公布秦L和海豹06的订单数据。李云飞强调,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把生产、交付和客户服务做好。

 

而根据第三方机构统计的数据,在比亚迪第五代DM混动技术的搭载下,比亚迪秦L和海豹06两款车型的周度订单曾一度超过8万台,对于比亚迪周度新增订单的贡献率高达80%。

 

 

“目前店里只有一台试驾车,前几天试驾都忙不过来。”在实探比亚迪经销商门店时,一位比亚迪海洋网经销商销售人员对我们表示,目前海豹06对于整个店的订单量提升非常明显,不过由于新增订单太多,厂家排产受到影响,所以现在订车,提车基本需要等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在探访比亚迪王朝网秦L具体终端销售情况时,销售人员也同样表示,秦L目前是整个店的新增订单主要车型,提车周期也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虽然受产能的影响,比亚迪想要在6月份加速转化秦L和海豹06的订单,仍然有一定的难度,但随着秦L和海豹06的订单陆续开启交付,比亚迪6月份的销量成绩仍然有望再度刷新新纪录,业内有声音猜测,比亚迪6月销量或有望突破40万台。作为参考,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比亚迪月销量创下新高,乘用车销量超过33万辆,同比增长38.2%。

 

毋庸置疑的是,在第五代DM混动技术的搭载下,比亚迪秦L和海豹06已经做到了上市即上量。不过,站在车市的宏观视角下来看,比亚迪越是火爆,市场的寒意也就越发明显。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6月1日-10日,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36万辆,同比去年下滑8%,环比5月份下滑23%。其中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18万辆,同比增长27%,环比下滑11%。这一系列数据事实上也就意味着:市场份额正在加速向比亚迪集中。

 

如今,国内车市已经进入了传统意义上的销售淡季,接下来2-3个月,国内车市的终端购车情绪或有可能持续低迷。而比亚迪订单的持续增长,事实上也就意味着其他车企,尤其是以燃油车为销售主力的合资车企,终端市场的销量有可能将继续受到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车的冲击。

 

 

要知道,为了解决这一困境,近段时间以来,趁着“618”年中大促,多家车企也已经陆续跟进降价。

 

广汽丰田针对汉兰达双擎和凯美瑞双擎进行了官降,其中凯美瑞双擎价格调整为14.98万元起步。广汽本田针对ZR-V致在推出了限时限量活动,6月18日-6月28日期间,ZR-V致在限时直降6万元,起步价调整为9.98万元起步。

 

一汽丰田也针对旗下车型推出了不同幅度的补贴,以及秒杀大额购车券的活动。一汽-大众此前也针对揽境、揽运车型推出了众享款车型,进行了变相降价。上汽大众方面,则针对斯柯达速派推出了多重补贴,补贴后2024款速派的价格调整为12.19万元起步。

 

 

长安马自达方面,近日也针对618年中大促推出了购车券以及定金膨胀等补贴和权益,其中马自达3昂克赛拉2.0L版本仍然享有限时8.99万元起步的价格权益。

 

合资品牌的新一轮价格战正在悄然爆发。从具体的细分市场来看,作为比亚迪全新的中型车,由于秦L和海豹06所瞄准的竞争市场正是多个合资热门B级车所在的中型车市场,所以秦L和 海豹06订单的持续增长,以及本轮价格中,凯美瑞双擎到斯科达速派等合资B级车价格的下探,事实上也引起了外界关于B级车市场价格战全面爆发的猜想。

 

 

要知道,在当前的细分市场格局中,合资品牌在中型车市场上仍然还有着较高的话语权。以5月份为例,中型车市场前十强中,合资与外资品牌就占据了8个席位,其中奔驰C级夺得了销量冠军,紧随其后的帕萨特也取得了1.65万辆的成绩,对比自主新能源B级车的销量,仍然有着绝对领先的销量成绩。

 

所以,伴随秦L和海豹06加速交付和订单转化,中型车市场的格局很有可能将迎来“巨变”,而在这一背景下,合资B级车降价促销的操作或更加“常态化”。

 

红点观察:

 

事实上,在自主新能源的冲击下,合资车企以及合资豪华车企早已频频“降价促销”。近段时间以来,从宝马i3打折促销,到沃尔沃S90跳楼式降价,油车市场的价格战早已如火如荼。而自主品牌阵营内部,在内卷化的竞争环境下,部分自主车企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在持续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没有谁能独善其身。

 

并且,继秦L和海豹06之后,比亚迪还将继续扩大第五代DM技术的产品阵容,包括新款宋PLUS DM-i和宋L DM-i都将搭载第五代DM技术,并于年内推出。可以相信的是,随着第五代DM技术的产品阵容不断壮大,市场的竞争或还将更为激烈。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4万关注 | 1万作品
+ 关注
资深媒体人,原凤凰汽车总编辑.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