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纳是无数人心中的传奇汽车,也是所有汽车人的经典记忆。
1983年4月11日,第一辆CKD桑塔纳轿车在上海安亭下线。 短短三年时间,桑塔纳就完成了在中国生产10000辆汽车的任务,这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创造了一个奇迹。 随后,桑塔纳在中国开始了辉煌的人生,风靡全国,持续畅销30多年。 那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有了桑塔纳,走遍天下,无忧无虑”至今仍被很多车迷津津乐道。
一辆汽车改变了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照亮了中国普通家庭的汽车梦想,见证了中德互信与合作的发展。 这就是“国民圣车”桑塔纳。 很多人都知道它的名字,但很少有人知道它背后的故事。
时代选择了桑塔纳
作为中国第一辆合资汽车和中德合资合作的开端,桑塔纳注定会被载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册。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桑塔纳实际上并不是中德考虑合作的首选车型。 当时人们更喜欢丰田皇冠和日产杜克。 即使提到德国车,他们首先也会想到奔驰。 那么,桑塔纳为何最终“倒下”呢?
20世纪80年代,中德合作之初,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之父”的饶斌就提出,中国真正需要的车型不是大奔,而是经济、安全的汽车。 ,不仅服务于公共部门,更走进人们的生活。 基于当时的国情,中国明确要引进的车型是中级轿车,该车型的使用场景应该非常广泛,尽可能涵盖公务、商务、公共出行等各个方面尽可能。
根据这样的要求,车型需要具备全方位的领先品质。 中方在选定合资车方案时,也将奥迪80与其他同级别车型进行了对比。 经过综合判断,无论是外观设计、空间尺寸,还是技术强度、车身结构安全性等方面,桑塔纳都是最佳选择。 随后桑塔纳在中国的成功也证明了中国独特的眼光和双方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可以说,时代选择了桑塔纳。
然而,从桑塔纳的最终确定引进到第一辆桑塔纳的成功组装,一路走来也经历了很多波折。
如何制作传奇战车
在第一辆桑塔纳下线之前,上汽大众合资项目就遭遇了挫折。 其中,最难逾越的坎是“一站两站三撤”:一是国民经济调整,“年产15万辆”的合资项目太大,需要被取消; 第二,德国大众出现财务困难,需要叫停; 三是国内观念跟不上,要退出。 在种种困难之下,为了长远发展,项目组决定将规模缩减至2万辆,并以滚动开发的方式将利润重新投入。 最终,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保住了项目。
对此,1983年德国提出先在中国组装一批CKD汽车,甚至发出最后通牒——如果当场不能达成协议,谈判就暂停。 面对这一要求,时任上海市机电局局长姜涛向市领导请示,当即决定:“是!” 于是,在当时国内汽车生产条件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七名师傅在上海开始了总装。 在车间里,仅靠卷扬机、锉刀、锤子等工具,他们加班加点,用一周时间手工组装出了第一辆桑塔纳。
一辆桑塔纳让中国看到了中外汽车行业的巨大差距。 庆幸的是,当时中国正准备向市场经济转型,不遗余力支持中德汽车合作的推进。 这让德方看到了中国造好车的坚定决心。 1984年10月10日,上汽大众合资合同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两天后,上汽大众奠基仪式顺利举行。 由此拉开了中国汽车工业现代化的序幕。
此后30年,桑塔纳车型在中国经历了多次迭代。 桑塔纳2000、“时代超人”、“自由沸点”、“骏捷”、“时代骄傲”、“时代阳光”等改装车型已经出现在各行各业的各种出行场景中。 可以说,它们是当之无愧的“国民车”,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桑塔纳是上汽大众与中国用户连接的开始。 40年来,上汽大众始终以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践行“In China for China”的发展理念,持续创新,打造了诸如如朗逸、帕萨特、途观、ID.3。 ,延续桑塔纳的品质和口碑,未来继续与万千用户一起书写更多优秀的大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