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动安全到被动安全,解读极狐式电池安全如何落地

在新能源车企中,“自燃”无疑是一个挥之不去、令人担忧的关键词。无论是大几十万的高端新能源车,亦或是增程式混动汽车,都不止一次地陷入车辆自燃的“危机”。然而,在众多车企中,是否有哪家车企,能够真正实现“零自燃”奇迹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家车企就是极狐汽车。

那么今天就一起来扒,极狐汽车究竟是怎么做到如此“秀”的!

要实现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在碰撞时不起火,关键在于确保电池包具备出色的“抗冲击”能力,这就要求车身结构和动力电池必须有一个坚不可摧的“保护壳”

被动安全:打造无懈可击的“金钟罩”

在这方面,极狐汽车展现出了极高的“用料诚意”。他们不仅将高强度钢和铝合金车身的占比提升至80%,而且在A、B柱及门槛等关键位置均选用了1500MPa的热成型钢。这种钢材常见于航天飞机、潜水艇等高端工业产品,其抗压能力是普通钢材的4倍,每平方厘米能够承受超过10吨的压力。这是什么感念呢?打个比方,那就相当于两只大象站在一只蚂蚁上,或者30只北极熊站在橡皮大小的冰面上,它的抗压能力之强自是无需多言。而新上市的极狐阿尔法S5四门车门防撞梁,更是采用了行业最高2GPa级超高强热成形钢材料,以“泰坦车身”立体防护盾,为用户在行驶中打造了一个无懈可击的移动安全堡垒。正是这样“坚固如磐”的车身结构,才能在碰撞发生时有效抵御冲击,切实保障乘员舱和电池舱的安全。

电池包安全:超越国标的坚固“壁垒”

如果说,一个坚固的车身是电池安全首要的“防御屏障”,那么,电池包自身所展现出的“抗击打”能力,无疑就是保障电池安全的最后一道,牢不可破的坚固“壁垒”。

极狐汽车的电池包采用了6系铝合金外壳,并且历经了精密的挤压成型以及焊胶复合连接等工艺的精心塑造。在电池包内部,独特设计的四横一纵加强梁结构,如同一张坚韧的“防护网”,将电池模块紧密地环绕其中,能够有效地吸收与分解碰撞所产生的能量。而针对侧梁型腔结构的拓扑优化,更是进一步提升了电池包的防护性能,确保电芯在碰撞过程中不受损害。不仅如此,在极狐电池包外侧,还配备有厚达50mm的外框架,相较于同级产品常见的23~30mm,它为用户提供了更为强大的保护。正是这样的防护措施,让极狐电池包在等效80km/h的正向碰撞和60km/h的侧向碰撞试验中,均展现出了超出国家标准要求的优秀性能,从而确保了电池的被动安全性。

说完了极狐汽车坚固的“被动安全”,再来看看它的“主动安全”。

简单来说,主动安全就是“车辆预测并规避潜在安全隐患的能力”。于电池安全领域而言,这一要点显得极其关键。为了对热失控等潜在风险予以防范,车辆必须具备强大的“主动安全”技术来提前进行预防。

主动安全:防患于未“燃”的三重防护

针对这方面,极狐汽车采用三重防护设计。首先,在用电安全上,极狐汽车引入了“防电墙”设计,确保在碰撞后高压电暴露风险时,能在1秒内完成高压泄放,迅速抑制热失控的恶化,大大降低失控风险。其次,内置V0阻燃等级的陶瓷纤维防火毯,如同给电池穿上了“防火服”,既隔热又能防止冲击。最后,采用创新的“干湿分离”热管理设计,有效避免电池受损后因冷却液泄漏导致的二次事故风险。进一步确保了用户的出行安全和电池使用的稳定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极狐电池不光不怕“火炼”,更是个“水中健将”。

防水性能:IP68级别的“水中健将”

极狐汽车通过采用新型自攻铆接技术FDS、配合精密的密封泡棉,以及首创的电池箱体胶铆复合工艺集成设计,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让极狐电池包达到了IP68级别的防水标准。即使在水下浸泡1小时,也能保持无进水,这一表现远超国际标准的30分钟要求。无论是面对高温的炙烤还是水下的浸泡,极狐电池都能以稳定可靠的表现,为用户带来安心、舒心的驾驶体验。

在追求极致安全的征途中,极狐汽车始终将业界的最高标准作为自己的起跑线,对电池安全隐患持零容忍的坚定态度。通过精心打造坚固的车身结构、设计无惧碰撞的电池包,并结合先进的三重防护设计和卓越的防水性能,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无死角的电池安全保障,成功实现了“0自燃”的优秀成绩。这份对安全的执着追求,不仅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赖和赞誉,更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树立了新的安全典范,引领着整个行业,让未来出行更加安全。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极狐 阿尔法S5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3万关注 | 137作品
+ 关注
为车主提供一切与汽车有关的信息。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3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