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了,你还会买哈弗H6吗?

首先声明,起这样一个标题,我的本意并非泼冷水。甚至,对于 哈弗H6这款车型,我个人还是比较钦佩的。

毕竟,作为一代“国民神车”,哈弗H6曾蝉联99个月SUV销量冠军,累计售出超过400万台,消费者真金白银的选择就是其实力最好的证明。

但近几年销量连续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以最新销量数据为例,4月8309台,5月9365台,在紧凑型SUV销量榜单中连续位列第14名。这个成绩,于哈弗H6、于长城汽车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6月19日上市的新一代哈H6,无疑被寄予厚望。发布会上,“坚守底线、做有责任有良心的车企”“中国品牌不可以向下”等标语口号,也是对于当下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各家车企“内卷无下限”的回击。

Part 1:势起

时间线拉回到2011年,第一代哈弗H6上市的那年。

彼时,国内汽车市场还是合资品牌的天下。以紧凑型SUV为例,大众途观、本田CR-V等车型牢牢占据着统治地位,自主品牌可供选择的产品并不多。敏锐察觉到消费者对于大空间舒适与高性价比SUV车型诉求的长城汽车,推出了第一代哈弗H6。

▲第一代哈弗H6

以当时的眼光来看,第一代哈弗H6几乎集齐了所有爆款潜质:大气稳重的外观造型、宽敞舒适的内部空间、丰富的配置与不错的动力,当然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价格,对比合资品牌紧凑型SUV动辄15万往上的高昂售价,第一代哈弗H6仅售9.58万起,可以说极具性价比。也正是因此,第一代哈弗H6一炮而红,开启了属于它的销量神话。

往后的十年,是自主品牌蓬勃发展的十年。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推出了紧凑型SUV产品,长安CS75、吉利博越、传祺GS4……但凭借着不错的产品力与良好的用户口碑,哈弗H6一直稳坐SUV市场第一把交椅。

Part 2:跌落神坛

然而,近些年,在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因素下,国内汽车市场逐步朝新能源方向转型,市场上涌现了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型。对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型在智能化、电动化后带来的用车体验升级是颠覆性的,这也让市场格局迅速发生转变。

2021年9月,智能电动车的代表特斯拉Model Y以单月33033台的销量成绩,正式将哈弗H6挤下神坛——这还只是一个导火索,毕竟前者动辄二三十万的售价与均价不过十二三万的哈弗H6算是井水不犯河水。真正让哈弗H6感到危机的,是以宋PLUS DM-i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插电混动SUV的崛起。

▲宋PLUS DM-i

即便在往新能源方向转型的大浪潮下,长城汽车也积极应对推出了柠檬平台。但前期长城汽车将其发展重心放在了定位高端的子品牌WEY上,针对哈弗H6这一本该最受重视的车系,仅仅在2022年推出了一款搭载插电混动系统的PHEV车型,也并没有进行大肆宣传,导致很多消费者甚至都不知道有这款车,自然没有在市场上激起水花。

▲2022年推出的第三代H6 PHEV

而对比同时期,比亚迪宣布于2022年3月起正式停产燃油车。这个在当时看来颇为不可思议的举动,在行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并迅速引发了市场关注。彼时,比亚迪DM-i超级混动系统已经深入人心,全系车型切换到混动系统,不仅彰显了比亚迪对于自身产品实力的自信,也显现出其对于未来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精准预判。

市场也如预料一般,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插电混合动力SUV如雨后春笋般冒起,不断蚕食本该属于燃油SUV的市场份额,哈弗H6的销量也是每况愈下,直至前十名中再也看不见踪影。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在本身产品力与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一边是省油的插电混动SUV,一边是相对耗油的燃油SUV,闭眼也知道该选谁,更别说插电混动系统的加入带来的用车体验升级,比如接近于纯电车型的行驶感受、驻车使用车辆电气系统等等。

当然我并没有否认燃油车存在的价值,我本身就是一名燃油车爱好者,我喜欢发动机的轰鸣声,我喜欢变速箱降档带来的节奏快感,我喜欢操控体验……但这些,都不是一台像哈弗H6这种主打家用的SUV所应该考虑的,你应该能明白我意思。

Part 3:回击?

回看当下汽车市场,你会发现每一款热销车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显著的标签。

特斯拉Model 3/Y的标签是科技,理想L6/7/8/9的标签是彩电冰箱大沙发,问界M7/M9的标签是智驾……反观新一代哈弗H6,你几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标签去形容它。

或许前几年,还可以夸它用户基础大、口碑好,但随着比亚迪宋PLUS DM-i等车型崛起并实现销量反超后,这些仅存的优势也不复存在。

可能你会说,没有显著的标签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即便平庸一些又如何。那么消费者关注什么呢?空间、舒适、动力、油耗、智能、性价比。

新一代哈弗H6的长宽高分别为4703*1886*1730mm,轴距2738mm,与主要竞品宋Pro DM-i和宋PLUS DM-i相比,可以看出新一代哈弗H6介于两者之间,并没法在空间上实现越级碾压。

舒适性同理,全系仿皮座椅,高配座椅支持加热,通风除顶配外还需选装,也基本没啥新鲜之处。

动力方面,入门车型1.5T发动机,184马力,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高配车型2.0T发动机,238马力,匹配9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这个确实是一大亮点。但很可惜,随着新能源车型的普及,变速箱的存在感正在逐步降低,消费层面几乎就不会有太深的感知。

作为纯燃油车,油耗对比插电混动车型自然不会有任何优势。

智能层面,新一代哈弗H6采用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以及14.6英寸悬浮式中控屏的组合,看上去科技感确实还不错,还搭载了新一代智慧座舱,具备HUAWEI HiCar 4.0、ICCOA CarLink车机互联,功能性、实用性都有所提升,但也只能说跟上了主流梯队,没有特别明显的突破。

至于性价比,新一代哈弗H6的指导价格区间为11.79-14.39万元,可享受1万元现金优惠,7月31日前购车用户还可享受额外4000元现金优惠,相当于裸车价格优惠14000元,仅售10.39-12.99万元。

乍看这个价格还蛮有诚意的,对比宋PLUS DM-i全系车型12.98-16.98万元的价格也具有一定优势。但别忘了,新一代哈弗H6作为一款纯燃油车,要缴纳接近裸车价10%的购置税,而宋PLUS DM-i等新能源车型现阶段仍可享受免购置税的优惠政策,这么一来,实际落地价格差别并没有那么夸张。

Part 4:迷

在新一代哈弗H6的上市发布会上,长城汽车CGO李瑞峰金句频出:“卷,可以,没问题,但要健康地卷,良性地卷,有底线地卷” , “中国汽车品牌是一个整体,一个符号,如果桌牌上有人出老千,我们就要发出预警,就要站出来敲桌子,甚至掀桌子”……意在指出部分自主品牌卷无下限、出老千,话语间火药味满满。

虽未点名道姓,但你我都知道此言论是针对谁。自去年以来,国内汽车市场的这股内卷风就未曾停息,尤其是比亚迪,7.98万的秦PLUS DM-i,9.98万的秦L DM-i与海豹 06 DM-i,几乎刷新了人们对于家用紧凑型轿车的价格认知,让一众车企都不太好过。

而长城汽车也并非不卷,从这次新一代哈弗H6的价格体系就能看出,11.79-14.39万元似乎只是为了挽回颜面,上市直降14000元,还可与预售期间99元抵3000元的购车金叠加,另外还有本品牌车型置换补贴8000元/台、外品牌车型置换补贴6000元/台,3年或6次免费基础保养,至高5万24期0息等多项权益加持,可以说是给足了诚意。

只是,照目前看来,这些权益,并不能挽回新一代哈弗H6的颓势 。

在新一代哈弗H6上市之前,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就曾痛批哈弗H6的营销工作“完全不懂营销、没有用户思维、用户关注什么全然不知”,并提到了“我们有行业唯一的2.0T +9DCT,我们Hi4体系的节能性、安全性做的那么好,为什么用户感知不到?”

魏建军是真的着急。但别的暂且不提,新一代哈弗H6的Hi4插混版本此次没有推出,这波操作就很迷。

毕竟,最大的竞争对手比亚迪宋PLUS DM-i能够持续热销,其所搭载的DM-i混动系统功不可没,不仅有着更低的油耗、更长的续航,还有着更优的用车体验。并且不止宋PLUS DM-i,在家用紧凑型SUV这个消费者格外在乎用车成本的细分领域,当竞争对手普遍都用插电混动车型抢占市场的时候,新一代哈弗H6依然拿燃油车型作为主力,如何与其竞争?

借用魏总的那句话,Hi4体系的节能性、安全性做的那么好,但拥有最高人气的哈弗H6都没搭载,用户如何感知?

结语:

两年前,当第一次听到比亚迪要全面停产燃油车这个消息时,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媒体同行都无比震惊。人奔驰宝马虽然说也设置了电动化目标,但好歹也在2030年,你比亚迪上来就全面停产,还是立即执行,这么自信?

不过细想之下也不是没有道理。从政策层面来说,节能减排是大势所趋,新能源是最佳发展方向;从消费层面来说,新能源车对比燃油车有更低的用车成本、更好的用车体验。而比亚迪又并非什么主打性能与操控的品牌,死磕燃油车没什么必要,踏踏实实做新能源就好。

比亚迪确实赌对了,DM-i混动系统全面铺开,逐步巩固了其在新能源市场的领导者地位。

回到长城汽车这边,虽然新能源转型的步伐并不算慢,但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战略,导致其并没有第一时间将资源倾斜到哈弗H6这一本该有着辉煌战绩的经典车系身上,错过了抢占混动市场的先机不说,甚至在家用SUV领域的市场份额都在被蚕食。

新一代哈弗H6不好么?对比前代车型,不论是产品力还是性价比,确实有着不小的提升。但在当下,仅靠目前这些,还不够。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116关注 | 157作品
+ 关注
主驾 无定义 做自己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3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