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改款销量越低,传统车企,为啥都遇上换代失灵的新病?


2024年至今的汽车圈,车辆改款换代后销量上成功的,只有华为和吉利,且只有2款车。

“全新没见过的车,才有吸引力,之前已经有的车,就算做了全新换代,也有很大几率没人看。”虽然北京的购买政策和购买底价与全国不一样,但胡涛在4S店做销售的经历,全国有无数同行感同身受。

汽车市场越卷,原有的规律破灭的就越多。2024年时间已经无限接近过半,回头来看,截至目前换代新车还没有爆款,取而代之的是,绝大多数实现爆款的车企都在用“推出大家没见过新车”的那一招。

按时间顺序列一份车辆换代的名单,从1月开始到眼前,分别是:

雷克萨斯GX、 宝马5系/i5、宝马X2、奔驰GLC轿跑、丰田凯美瑞、MINI JCW COUTRYMAN、玛莎拉蒂GranCabrioTrofeo、全新索纳塔、普拉多、皇冠、途观L PRO、哈弗H6,即将上市的还包括全新大众迈腾等。

销量上几乎是全部大波动,雷克萨斯GX不再加价,凯美瑞销量自1月之后连续没能破万,只有同期比亚迪汉一半左右的数字,索纳塔的月销量不超2千,以及途观L PRO。可以说,除了日方降低产能,拥有着大量拥趸,换代时间超过10年的普拉多基本取得了预期之外,其他的换代车型都遇到了挑战。但值得注意的是,满足预期,虽然普拉多很好,但并未爆款,或者创造上一代同时期的舆论声量。

换代成了一种病,病因在于不够新

老巨头们花费大量时间(3到5年以上)、资金的换代萎靡,销量被一系列消费者从未见过的全新车型所取代。譬如就在同一时间段里,你我能见到的全新车型,同样按时间顺序列出名单,之中包括:小鹏X9、吉利银河E8、EMEYA繁花、比亚迪全系列荣耀版、奇瑞icar03、理想MEGA、零跑C10、坦克330、比亚迪元UP、小米SU7、理想L6、捷途山海T2、海狮07 EV、领克07 EM-P、奇瑞风云T9、问界M7 Ultra。

很显然,这份全新车型名单的热度,甩开了换代车型不止一条街。
而且,这并不是简单的和车企们营销宣传预算主要花在全新车型上,以及人类最底层的认知逻辑是,对从未见过的事情更感兴趣。这之中更深刻的逻辑其实是,换代车型的升级幅度或者升级方式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来油车现在就难卖,老款最低配14万,结果新款主要改了车机和座舱,起步价却直接冲到20万以上,销售经理看完发布会到第二天,在微信群里根本没说一个鼓励的字。”这就是车企升级换代新车时,胡涛在销售一线遇到的直接问题。改的不够大,要么降的不够多。

当然,一切还不止于是,主要升级了座舱但价格涨得太多。如今的很多车企的换代升级逻辑,要么是处在自己多年演变的限制条款中,要么是让人看完,觉得升级莫名其妙,甚至不知所云,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去进一步解释。

燃油车的换代问题主要在于,升级幅度存疑,或者需要大量的挖掘才能找到亮点。但从显性表现上,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快速交互,短视频盛行背后,是消费的理性程度降低,感性决策上升,谁能更快的吸引到注意力,这是成功的前提。

在以往的燃油车换代中,一般是通过5到7年的打磨,对技术平台升级,至少是对动力总成进行明显升级,同时辅助以新的设计、创新且较实用功能的首次引入。不过如今在燃油车的升级换代上,更多呈现出的现实却是,平台基本不变、动力小幅升级,这两项最大的升级点进入挤牙膏状态,而新设计和创新功能的引入,却又卷不过新能源车。

德系在换代中,奔驰E级通过加入ISG电机的方式,提升17kW和200N·m动力,降低百公里油耗0.9L-1.3L;宝马5系在动力上也是加入48V轻混系统。其他的升级更多在于,奔驰E级在座舱中引入8295芯片,宝马优化了制动系统,能最多缩短制动距离20%,以及更换了横向动力管理系统。

不过,这些在面对新能源的快速内卷时,幅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日系在换代中,凯美瑞主打的是降低成本并进一步降低混动油耗以及座舱引入华为。

哈弗H6在最新的换代中,在于全方位的细节优化,不过在面对同价位新能源SUV时,需要消费者进行深挖,才能发现它的2.0T四驱版本有“同价位插混只能买前驱”的购买优势。

总之,显性的升级,显性的优势需要再大一点,更大的幅度之下,才更好让汽车用户建立认知,从而完成爆款的第一步,引流集客。

学习智能手机逻辑,也不好拯救汽车换代

当然,新车的改款换代在140年历史中,向来是个高难度课题,稍有不慎就会被评为“最失败的一代”。本田思域遭遇过,奔驰宝马遭遇过,即便是如今的新势力也是一样。比如特斯拉Model 3焕新版,就长时间没有达到和老款相同的数字级。

另外,相比燃油车的换代难,新能源的换代实则更难。因为本质上,电动机的技术突破要比内燃机更难,且即便是突破之后,取得的用户体验效果改变也是有限。例如,电机方面,如今的车市里只有2个内卷方向,一是尝试去除之中的稀土使用,以降低成本,二是提升效率,如华为、小米、吉利等分别在卷破万转以上的电机。

但问题在于,卷出来之后的成绩不过是,每百公里能降低1-2kWh的电耗,换算到使用成本上也就2块钱人民币,另外,电机调的太过凶猛,也存在匹配芯片出现问题的情况。2年前,特斯拉因电机调校过于激进,最终通过OTA降频来匹配英飞凌。

电机难做,且做了之后的核心提升不够质变,电控也一样难做,当下最流行的方式就是通过引入AI来预测驾驶行为,提前限制输出/放电功率,来实现节能的效果,或者是更精准的对电量进行计算,提供给车主比较靠谱的可续航里程。

而电池,则是多数车企无法控制的板块,目前的车市里,有电池电芯自研自产能力的,不过只有比亚迪、蔚来、大众、宝马、长城汽车、吉利等几家,换言之,多数车企想造什么先进技术的电动车,要先看供应商到底能给到什么,或者在预研什么。今年比亚迪二代刀片电池将入市,吉利的刀片电池也将在6月末登场。

简言之,如果没有点真的创新,接下来的新能源车换代效果其实会越来越差,销量也就因此受到限制。例如最新的一轮车辆换代中,已经出现了卷表不卷里的状态。

6月底亮相内饰的第二代埃安V,它的换代升级就不算特别显性。最大的变化先是车名不再是英文,而是给了个霸王龙的中文名。外观设计在2个月前的北京车展就已经公布,和当年的韩系车起亚秀尔风格趋近,较高车身下带来的风阻控制存疑。车内座舱的最新亮相,核心变化是“冰箱、沙发、小桌板”。配备了独立冰箱,第二排配备了小桌板,座椅的组合方式变多。理想做什么,零跑就做什么,然后埃安就学什么。

另外,作为智驾应用方面的后来者,埃安这一次忽然把重点放在了智驾上,给出了激光雷达+Orin X芯片+相机+雷达的组合。

综合来看,这之中的一系列升级变化,在当前的市场环境里,并不够建立护城河。因为智驾的第一梯队,属于华为、小鹏、蔚来、理想,小鹏当前带有智驾的纯电车型已经进入了18万元之内,而后续MONA的M03马上也要在7月初登场,先不管它是否会是网约车市场里的主力,但价格下探将是肉眼可见。

而为了追求续航、性价比等特征,市场里自然有着比亚迪、零跑、哪吒等头部企业的存在,多数车型还都有插混或增程的匹配,解决续航焦虑。所以足以见得,传统车企在如今的市场中,它的换代究竟是处在什么位置。

而作为对比反差,不够好的案例和好的案例,在销量数字上能反应出的最明显结论是,需要按照头部手机厂商那样进行换代。针对用户最大的第一性需求,进行换代,其他板块可以不进步或者少进步。

2024年车市里,成功的案例不多,但都遵循这一规律。

案例包括,问界M7 Ultra、理想L6、比亚迪的荣耀版以及秦L/海豹06。问界M7 Ultra使用的是类似于手机摄影的逻辑进步,智驾能力在原本20-30万元价位领先的情况下,通过换装192线激光雷达,通过系统的进化,实现了仅次于问界M9的智驾能力。中国消费者的数量以亿人计,所以华为的万台自然只要做到万分之一的下单率就能实现。

智能手机的更新逻辑,初步用在汽车改款换代上,效果尚可。

但,这并不是说只要沾上华为就能火,因为问界M5、二次上市的智界S7还是功能性不够突出。比亚迪的逻辑,则是大幅度降低成本,并关注更刚需的续航、油耗;理想L6的逻辑也是同理,通过进一步的细节优化,最终完成价格的大幅度下探,且功能上没有明显缩水。

写在最后:

总之,现在的一系列病,更多在于思维层面。较传统的车企认为,100多年来的规律,存在即合理,汽车产业也存在比较明显的长期主义,所以依然在微调状态。而一系列的车企则在尝试使用智能手机的逻辑进行前进,但,更快的改款节奏、换代速度,实际上也进一步压的企业内部喘不过气。

没有实质性的进化,却又要完成老板设置的KPI,这在汽车圈的结果大体上是两种,要么就是完成KPI,但成本相对过高,完成不了明显的成本下探,多数只能靠销售赔钱来卖;要么则是,为了完成KPI而完成KPI,搞不出实质性上的进步,就搞表面上的进步。

那么,以此逻辑来看,当前全新车型推出的火热还真的不无道理,相比老车型换代幅度极小,且老车主要承担车辆快速贬值的代价,还真不如直接去选择那些全新车型。毕竟,最后即便是价格战或是什么,亏得还是稍微少一些。

而车企们的换代出了问题的本质还是在于,认为上一代做的很好,不用太大强化。但再想想雷军的包装,消费者显然是需要给个关于刺激的说法。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1.9万关注 | 1.6万作品
+ 关注
我们要做宇宙最性感的汽车视频,带你轻松涨姿势,根本停不下来!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