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贾可背后这么多料 呼吁:汽车媒体人应该谨言慎行



近年来,汽车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在此契机下,汽车传媒产业也高速发展。但需要引起警觉的是,有个别媒体人正在做着伤害企业和产业的事,这无疑会对整个汽车产业和传媒产业带来不利的影响。


今天要说的,就是其中一位。


在中国汽车产业的浩瀚江湖中,贾可这个名字因为一系列颇具争议的事件而备受瞩目。这些事件不仅有涉及对比亚迪的造谣中伤,还包括对其身份的质疑,使得贾可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两起事件,探讨其背后的真相和影响。


一、造谣中伤比亚迪事件


在2016年4月,太原某出租车司机猝死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然而,在这一事件中,贾可却无视事实真相,公然造谣称司机是被比亚迪汽车电死的。这一言论迅速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开来,对比亚迪及整个中国汽车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害。



面对这一严重的造谣行为,比亚迪法务部门迅速介入并报警,计划对贾可从严处置。然而,在贾可的托关系说清之后,比亚迪最终仅要求贾可公开道歉。尽管如此,这一事件仍然让作为“媒体人”贾可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也让他成为了公众眼中的“造谣者”。


二、贾可身份质疑事件


除了造谣中伤比亚迪之外,贾可的身份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质疑。贾可本名余勇,其身份包括“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主席”和“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理事长”等。然而,这些身份的真实性却备受争议。



首先,贾可创立的“轩辕大学”被质疑为私立设立的“山头”,其生源主要来自车企及上下游产业链高管,报名费高达近10万/年。这一高昂的学费和特殊的招生方式让公众对轩辕之学的真实性和目的产生了怀疑。



此外,这个“轩辕大学”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正常理解下的大学,没有统招办学资质,甚至在国家八部委出台文件清理整顿大学、学院名称使用乱象之后,被举报涉嫌违规。


不过,这并不妨碍贾可继续以“校长”、“博士”等头衔纵横车坛。直到不久前,在“第十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贾可以“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理事长”的名号发表了长篇演讲,再度吸引了外界关注。


其次,《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也被质疑存在利益输送的问题。该论坛被指是贾可自己杂志承办的,存在通过论坛进行利益输送的可能性。在论坛上,贾可的发言也备受争议,他的一些观点被质疑为对国产新能源的打压和贬低。


面对这些质疑,贾可并未给出明确的回应和解释。这也让公众对他的真实身份和动机产生了更多的猜测和质疑。


三、事件影响与反思


这两起事件不仅让贾可成为了舆论的焦点,也引发了公众对汽车行业内部人士言论和行为的高度关注。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言论自由固然重要,但言论的真实性也同样重要。对于汽车行业内部人士来说,他们的言论和行为不仅代表着个人的形象和声誉,更关乎整个行业的形象和声誉。


因此,我们应该呼吁汽车行业内部人士在发表言论时更加谨慎和负责任。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汽车行业内部人士的监管和约束,确保他们的言论和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维护一个健康、有序、公正的汽车产业环境。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关注 | 59作品
+ 关注
科技新赛道,创新早知道!专注汽车领域新闻报道、深度观察、人物采访、试乘试驾和测评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