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严控绿牌发放,为何市民均表示不能接受“新规”?

不久前,上海市推出了新的交规,“4.6米以下,10万元以内”的电动汽车产品不能享受“购车即享绿牌”的规定。对此,很多人其实表示不解。因为上汽集团旗下的多款车型均受到影响,其中五菱宏光MINI EV销量无疑受到影响。

如果说上汽集团是上海市的重要经济支柱,那么上汽通用五菱更是上汽集团的销量支柱。据数据统计,2020年上汽通用五菱全年销量突破160万辆的大关,累计销量达1600057辆,占据了上汽集团销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五菱宏光MINI EV贡献了127651辆。面对五菱宏光MINI EV如此出色的销量成绩,上海市怎么能狠下心来把刀尖指向五菱宏光MINI EV呢?

笔者认为想要了解这个问题的真相,还要从上海市的牌照发放量出发。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越来越高,上海市的“购新能源汽车即享绿牌”,让不少人认为上海市的新能源汽车牌照发放情况是“无限制”发放。然而事实上,上海市的新能源汽车牌照发放已经处于临近崩溃的边缘。

上海市于2012年开始试行新能源汽车绿牌,最开始的时候是有指标限制的,2万张/年。每年2万张的新能源汽车牌照发放量,对于现在的上海来说可能还不够一个月输出。但是,在那个道路上还没有几台新能源汽车、大多数车企还没有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时候,每年两万张的新能源汽车牌照基本上是用不完的。

为了响应国家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海市逐渐放开了新能源汽车牌照限制。在当时的上海市政府看来,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总体处于可控阶段,完全不需要担心新能源汽车的牌照发放量问题。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推出新能源汽车,加上国民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上海市的新能源汽车牌照的需求渐渐超出了控制范围。其中,以五菱宏光MINI EV为代表的微型电动汽车产品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让上海市新能源汽车牌照的发放失衡。

经过了上述的解释之后,相信大家都能够理解为什么上海市政府会推出新能源汽车发放的限制了。不过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大多数人并不支持该新规的推行。抛开别的不说,五菱宏光MINI EV之所以能够迅速成为国民心中的“神车”,主要是源自于消费者的真实的需求。如果上海市政府是为了解决道路拥堵问题,笔者认为北京市之前推出的政策无疑是更加人性化,通过合理的分配牌照,降低个人持有牌照数量,重新将多出的牌照分配给有需要的家庭。

所以,对于上海市的新规理应正视国民的需求以及关注市民的经济水平。微型电动汽车为什么能够火爆,其背后不仅体现了城市青年生活的刚需,同时还对全生命周期低碳排放绿色理念进行很好的诠释。

以德国政府推出的补贴政策为例,该政策强烈倾向于低售价和微型纯电动汽车。这一政策导致3.5万欧元以下的欧洲本土制造的电动汽车的销量得到爆发性增长,在政府补贴与租赁优惠服务结合后,很多民众甚至是不花钱就能把车开回家。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收获了一笔绿色出行作为政绩、车企拿到了碳排放正积分和补贴,老百姓拿到了出行的实惠,各方皆大欢喜。虽然我们不知道这样的情况还能持续多久,但是这个政策的背后很好地满足了各方的需求。

#新能源汽车# #大v聊车#

最后,笔者认为上海市推出的新规并不应该仅仅从城市的道路规划出发,更应该从市民的日常生活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为市民谋福祉,有利于交通情况的环节。或许上海市只是新规的一个试点,但是其他城市在学习的过程中理应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出改变,避免出现当初“皮卡禁行”事件的发生。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宏光MINIEV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关注 | 84作品
+ 关注
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它带给我们无尽的便利和舒适。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