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吉利和沃尔沃,人、钱、技术一样不缺,为何极星卖不动?

据相关媒体报道,极星中国预计在今年9月底之前裁员30%,并且刚成立不久的上海总部或将整体搬迁至南京,成都工厂也可能会被关停。背靠吉利和沃尔沃,极星汽车可以说是人、钱、技术一样不缺,但新车实在卖不动,究竟为何?

裁员、解散,极星中国瘦身

裁员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据内部员工透露,极星科技已经开始了裁员行动,部分上海总部的员工已经办理离职手续,而选择留下的员工则需要将社保等统一转到南京。这一消息预示着,成立仅仅一年的上海总部或将迁离至南京,而成都工厂也已经关停,生产工作将转至重庆工厂和吉利工厂。大批负责生产、供应链的员工将面临被裁员的命运。

事实上,这并不是极星汽车第一次裁员。早在今年一月,极星就宣布了全球裁员15%的计划,当时极星科技中国还信誓旦旦地表示裁员不涉及中国市场。然而,仅仅几个月后,裁员的风波就波及到了中国市场。而去年5月,极星汽车就表示要加强对成本管理的关注,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0%约300人,并冻结了招聘工作。这一系列的裁员行动,无疑让极星中国的员工们人心惶惶。

极星的电动化之路

极星汽车的电动化之路可以说是一波三折。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初创电动汽车公司,由吉利和沃尔沃联手打造,定位于豪华纯电高性能汽车品牌,总部位于瑞典哥特堡。然而,尽管有着强大的背景和定位,极星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却并不顺利。

自成立以来,极星汽车已经更换过6任中国区CEO,但依旧没能扭转其在中国市场的颓势。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去年6月,极星汽车宣布将与星纪魅族集团建立面向中国市场的合资企业——极星科技,全面接手极星在中国市场的业务。然而这一举措似乎并未能挽救极星中国市场的颓势。

极星汽车的财务状况也是日益恶化。自两年前从沃尔沃汽车分拆在美股上市后,极星汽车的价值已经损失了近95%。这家问世七年的初创电动汽车公司正濒临退市的危机,而且财务数据表现还在恶化。2024年第一季度,极星汽车的交付量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40%,只有7200辆。按照这一数据估算,极星汽车在今年第一季度每售出一辆车就会产生超过27万元的亏损。这一数字无疑揭示了公司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财务压力。

极星汽车彻底被边缘化

目前,极星汽车在国内在售的车型主要包括Polestar 1、Polestar 2和 Polestar 3等几款纯电动车型。这些车型在售价上均定位较高,如Polestar 1的售价就达到了上百万元。然而,高昂的售价并未能带来相应的销量。相反,极星汽车在中国的销量一直表现不佳。

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极星汽车的交付量仅为7200辆,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40%。这一销量表现无疑让人大跌眼镜。毕竟,对于一个定位豪华纯电高性能汽车品牌的极星来说,这样的销量显然无法支撑其庞大的运营成本和研发投入。

为了能拉动销量,极星推出的Polestar 4售价比较“亲民”,定位在20~30万售价区间,不过在新能源大潮之下,Polestar 4在5月份仅卖掉138台,销量远不及预期,虽然极星在底盘调校和驾控方面表现出色,但这些高性能特点在普通消费者中的认知度不高。百公里加速等性能参数虽然重要,但消费者对于底盘调校和驾控的感知有限,难以形成直观的购买动力。而在智驾方面,极星车型在这些方面的表现相对一般,与特斯拉、蔚来等竞品相比存在差距。这导致消费者在选择时更倾向于那些在这些方面有优势的品牌。

总而言之,极星虽然在驾控方面有着较高的优势,但缺乏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准确认知,产品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同时品牌传播也比较弱势,最终导致被中国汽车市场边缘化。

结语

在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极星汽车是否还有机会扭转颓势呢?这恐怕是一个难以轻易回答的问题。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极星汽车的未来。毕竟,它还有着强大的背景和定位,以及优秀的底盘驾控技术,如果极星汽车能够及时调整战略、优化产品、提升服务质量,或许还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中翻身。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和努力来证明。对于极星汽车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也很艰难。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6万关注 | 4594作品
+ 关注
专注于汽车行业,每天更新汽车讯息,与你分享汽车各品牌的看点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3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