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卷麻了的日系,是怎么割“美国韭菜”的

“能够具体分析一下丰田在国内国外市场的反差如此巨大的深层原因么?比如今年5月我去美国的时候,就感觉那边满地的日系,尤其是丰田,且得到当地车主的高度认可。而疫情前在泰国旅游的时候,我也有类似的感觉。”


在《“我爸给我买了台丰田”,故事反转了》一文推送当天晚上,就有朋友私信小窗,专门发来一段感想。


图|“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这个品牌曾经给某些年龄段的国人留下过深刻记忆,但近年来在汽车新能源以及智能化方面,几乎就是没有值得一提的表现


这既是由文章引发的感想,却也是一种提问。关于日系和丰田为何在美国畅销的话题,其实在前文的结尾,笔者曾经简明扼要地谈过几句。不过考虑到文章的长度,以及由此带来的阅读体验,所以当时并未就这个问题深入展开。


但朋友的问题,如果要深度展开,则将会极其之庞大。其中不但包含汽车产业在历经全球化时代近半个世纪后累积的各种历史遗留问题,亦是各国、各地区不同经济和用户习惯综合因素的叠加,而其背后更有各国政治和经济领域的深层博弈。


这些内容的详尽分析,足以成就鸿篇巨著,将之放在微信公众号推送,显然是不必要的,也并非我一个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并详尽阐述的。


图|纽约街头的 丰田普锐斯出租车


关于泰国乃至整个东南亚汽车市场的内容,公社最近针对中国汽车出海的话题,专门派遣人员前往泰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有关内容将会合并到后面的文章内详述,所以在这里,笔者就利用有限的篇幅,针对日系特别是丰田在美国市场长期维持强势这一现象,提供一个我个人所掌握的视角,以供各位参考。


一位美国居民的“车生活”


许多有过旅美经历的国人,其赴美之后和汽车有关的经历,通常都是一致的——


入学安顿好,稳定一小段时间后,设法考个美国驾照出来,然后直接买台凑合用的二手车。极大的概率,这会是台日系车,而其中又以丰田卡罗拉的比例为最高。


图|在美国,给成年的小孩买台卡罗拉先开着是件很普遍的事。只不过,选择二手的比例远高于国内


之后便是几年的学生生涯。期间,这台卡罗拉会赋予你远超过不买车那些同学的活动范围,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你可能会在日常通勤中遇到的危险。


然后在毕业后找到工作稳定下来之后,通常你会选择卖掉这台凑合开了几年的,也不知道是几手的二手车。若当初选了日系甚至是卡罗拉,则大概率会是一台新的凯美瑞或阿瓦隆(亚洲龙)。


再往后一些,如果你没有选择回国而是申请到了永居或者入籍,并且事业生活一路继续向上,则会在三十好几以后换一台汉兰达——如果他/她能继续接受丰田车的话。


这样的例子我身边就有一个。大约十五年前,笔者的一位堂弟前往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深造,便是这样的“卡罗拉开局”。


彼时,那台在堂弟描述中“状况还不错”的03款也不知二手还是三手的卡罗拉,花去了他5000美元。而他的购车的理由,与众多中国赴美留学生,乃至于美国本地年轻人,是一样的。因为汽车在美国,并不是一个生活品质的“加项”,而是其日常的必备工具,真正意义上双腿的延长部分。


由于美国独特的城市-社区构建体系,整个国家的居民实际是高度分散于分布全国数以十万计的社区内,居住其间者无论想获得什么服务,都是需要出门至少几公里前往不同的生活服务设施,或者商业中心才能实现的。


美国的房产当然也遵循着普世一致的惯例,租金和房价都是以地段以及学区呈正相关。生活设施密集、毗邻CBD,或者安全性上佳且拥有较好学校资源的社区,无论房价和租金都是不菲。而国际学生密集的热门大学,亦属于此列。所以留学生乃至于多数美国百姓,为了能够获得相对廉价或者自身经济条件能够承受的居住地,往往会选择较为偏远的社区。


但这就面临一个严重的通勤问题。


图|自本世纪初以来,美国的街头治安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全性,正日益崩坏。现阶段,想要不和这类群体直接接触,最佳的出行方式首推驾车

即使就近的生活设施位于几公里外,这点距离对车来说也许是几脚油门的事,但若想次次都“腿着”去就比较锻炼人了。出租车或者网约专车,成本相对较高。而美国的公共交通系统,非但在密度和效率上不能与国内相提并论,安全性自从本世纪初开始也是每况愈下。


特别是在经历过08年次贷危机重创后,美国逐渐败坏的社会风气以及日益严重的安全问题,逐渐使得自驾出行成为了相对安全性最高的个人出行方式。


在上述大背景下,好开、可靠性上佳,是丰田能够在美国市场大行其道的核心价值。况且其还有一个相对美式肌肉车更优的燃料经济性优势。而更重要的是,自从20世纪80年代起大举进军美国市场以后,丰田汽车积四十年之功,已经在全美建立起了高度完善的维修与服务体系。所以维修便利,乃至于零部件易于获取,也成为了其加分项。


也正因为上述原因,在美国与新车市场同样重要的二手车市场内,丰田与雷克萨斯也被普遍认为具有比其他品牌稳定的品质,二手车商在收购这两个品牌时,一般都会高看一眼。


但对于日本企业而言,自身品牌价值得到某个市场普遍认可的同时,也意味着其可以卖出更好的价格。


图|在美国,二手车市场的规模远超中国。当然,只是就规模而言,奸商以及各种坑一样不少


丰田车在美国,普遍卖得要比本土品牌,比如福特、通用直流要贵上不少。各类同尺寸轿车和SUV等,普遍要贵上3000~5000美元不等。至于定位豪华品牌的雷克萨斯,自不必多言。同样二手车市场的丰田品牌汽车,也会明显比其他品牌要来得贵。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聊到这里,笔者突然意识到有必要叠个甲以避免被杠。所以这里要强调的是,上面提到的只是笔者身边最为熟悉的案例,那是一个在北京奥运会后不久,拿着家里长辈每月两三千积攒下来,以及一笔动迁补偿款,去美国留学的中国普通留学生的经历。这是特定群体的最优解,但并不代表所有人都如此。


美国居民中,家境位居中产平均线以上者,选择上手就是新车甚至干脆跳过A级轿车,直接来个RAV4(荣放)以及CR-V“开局”的也不乏其人在。至于农业州的红脖子们,开老爹的旧GMC Sierra、Ram 1500、索罗德 1500或者是“猛禽”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图|开电动汽车的美国年轻车主目前为数不少,但想要在没有稳定收入的岁数买车,其本质仍是“拼爹”

至于近年来特斯拉在美国的崛起,趁着这两年“削减通胀法”给出的巨额美式国补给儿子女儿来台Model 3或者Model Y的,也未尝不是一种时髦。


简而言之,所有这些其实并没有一定之论,而唯独可以肯定的是车是一个身处美国土地上的人,过上正常人最起码生活的基本门槛。而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之所以能够在美国市场一路畅销,近年来的增幅甚至能抵消从中国市场所损失的部分,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无非有两个。


首先便是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因为美国政商集团当今的首要目的,是竭尽全力对中国展开围堵,而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汽车当然是需要严防死守的,而日本作为美国政治上的附庸,其车企自然就获得了在美国市场空前的自由。


其次则是美国人的用车习惯和用车环境,已经被日本车企彻底摸透了。而完全摸清市场规律的资本会如何妄为,想来也是多数人都心里有数的。


图|丰田位于肯塔基州的旗舰工厂,目前该工厂正被追加投资,以便可以生产纯电车型


不久前,美国两院在激烈党争之际,以少见的合作态度通过了提高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关税的决议。然而这番看似延续特朗普时期对华贸易战的操作,是纯粹的政治宣示,旨在提高拜登政府在新一轮选举中的支持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对中国车企并没有任何实际的伤害——因为美国企业长期通过各种政商渠道,调动一切手段,早就基本阻止了中国产汽车,通过市场方式进入美国市场的可能,甚至包括同品牌合资车型。


之所以要如此而为,乃是因为放任中国产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的结果,必然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横扫整个市场。因为自2010年前后,国内企业彻底解决造车技术问题以后,在华生产无论自主还是合资品牌汽车,在配置方面就开始一路向上猛拉,并且在最近两年内开启了几乎可以说舍生忘死的行业价格战。


图|美国在售亚洲龙部分车型的配置和售价


就在去年,新款亚洲龙曾经出现过营销事故,其“五大杀手锏”的宣传文案一度遭到国内互联网用户的群嘲。大家不太能理解都2023年了,真皮方向盘、真皮座椅、真皮档把、前排座椅电动可调、后排座椅六比四可倒这些,居然还有车企能来堂而皇之地当作车主福利来吹。


然而这真的值得嘲笑么?


在笔者看来,这与其说是营销事故,不如说是文案串了场而已。因为在海那边,如果新款亚洲龙若真的加上这五项配置,确实可以用“良心”来自吹一番。毕竟在美国销售的车型,无论日系还是美国本土车企,其可以低配的程度,是突破国内车主想象力的。


想象一下,这年头中国市场上在售的车型里面,还有哪款是只装一个扬声器的?除去当年的老款五菱宏光,要论“新车”恐怕只能去老头乐里找了吧?


然而在美国销售的本田CR-V、丰田荣放、斯巴鲁傲虎,其“丐中丐”款就真的敢只给你上一个喇叭!然而问题的核心在于,这些车的最低配,也得是3万美元起售的。


至于亚洲龙,想必国内的朋友是无法想象没有后排出风口的车型的吧?甚至在美销售的雅阁的中低配,也同样是没有后排出风口的。但是在目前的国内,除了基本被用来当出租车的老款荣威Ei5,笔者翻遍近年来的各种新款油车和电车,也只找到了朗逸新锐版是这样的。


图|要在国内找个没有后排出风口的新车,目前是不太容易的。图为朗逸新锐版

然而问题在于,朗逸新锐版的经销商报价目前仅为6.9万元起,合当前汇率还不到9500美元。


不要觉得惊讶和奇怪,在美国市场销售的日系车,就是这样仍旧不愁卖。然而这能怪车企么?作为企业,它自然是以谋取利润最大化为存在目的的。


反正一句话,都已经把消费者都收拾服服帖帖的,既然能躺着赚钱,又凭什么要去“卷”?



“来美国实现的第一个梦想,就是开上了日本制造的丰田汉兰达,在国内加价二手都离谱的神车,在这里五千美元实现了,2006年的车,跑了14万5000英里,也就是20多万公里。”


今年5月中旬的时候,蹿红一时的某新生代“润人”,在其X主页上如此宣告。这不是一篇批判什么,分析政治观点的文章,在此引述该例子只为了说明中、美两国的车主在巨大的差异之下,某些堪称顽固的共通点。


也许有人惊讶于美国二手丰田车的廉价——按照你前面的说法,这有点不对呀?


图|理解他人选择,尊重他人命运

别急,这事其实后来还有下文。因为就在上个月头上的时候,这位“小舞”又发了一条新的推文,哀叹白丢了这五千美元——开了不到一个月的车,已经亮起了三个故障码。


国内自然找不到06款那么老的汉兰达,不过笔者随手搜了搜二手车平台,里程数略少、车龄略短的汉兰达两驱高配,这价格比之美国的二手车行情,只是略便宜一些(6万人民币对比8500~9000美元)的程度。真正价格被拉开的,是新车。



美国Highlander的价格范围大致在39120美元到51525美元‌。而国内最新的24款车型顶配售价折算目前美元汇率,还不到41300美元。当然这里又要叠甲了,笔者毕竟只是举个例子,中美汽车消费市场有着部分共通点,对于部分车型有着相似的执着。但生搬硬套其实并无意义。


比如在Highlander之上,丰田汽车美国市场个Grand Highlander,即基于Highlander放大和拉长车身搞出来的中大型车。整体定位介于汉兰达与红杉之间。此外,被车友们戏称为“美国五菱”的通用雪佛兰汽车旗下超跑科尔维特,进口到国内税后差不多要170万人民币起。但其在美国市场内的价格仅60000~120000美元而已。


图|平民阶层生活工具挺贵,玩具车倒是挺便宜,美国的市场按照中国标准堪称畸形。当然,美国人大概率也这么看我们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基础理论之外其实不存在能够一概而论的事物。同一件事情只要跨越国界,也就各有其国情在此。就比如说,在美国起售价格22000美元的卡罗拉,在中国市场目前76800元人民币开卖。又比如说,上面提到的科尔维特。


总之一句话,在现阶段中国,入门级车或者说是平民车,正随着我国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便宜又高配。反倒是高端进口燃油车,却由于大排量带来的高能耗,需要缴纳特别高昂的税赋。


但这个问题到了美国,则又完全反了过来。尽管其不少“高端”车型看似售价便宜,对德国和日本等盟友国家的进口车关税也相对低廉,然而由于其社会已趋于板结化,市场的“熵值”正奔着无穷大,资本为了尽可能扩大收割基础,成为普通人必不可少出行工具的“低端车”价格,亦被人为大幅度抬高了。身处美国作为草根阶层,纵然满心愿意,这个“韭菜”也是必须得当的。而反倒是有钱人,会活得比较滋润。


当然我们也得知道,丰田等日系品牌在美国过上好日子,实际也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如果往前三、四十年,你还能见识到美式“U型锁”的威风


图|牌子上的内容为“如果要在美国卖车,就得在美国生产”,署名为美国汽车工会(United Auto Workers,UAW)

我大清自有国情在此——前几年,这个表情包被不少人拿来嘲讽国内的各种问题。这话是对的,只不过主语换成花旗国乃至世界上的任何一国,也同样正确。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5.9万关注 | 1.1万作品
+ 关注
速度 深度 态度
Ta的内容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