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视点|“友情价”25亿元转让“问界”商标,华为意欲何为?


导读:看似“突然”,实则早在情理之中。

每一次与华为有关的消息,几乎都能在“车圈”收获最多关注——这不,最新“例证”又已经来了。

近日,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赛力斯)拟收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持有的已注册或申请中的919项问界等系列文字和图形商标,以及44项相关外观设计专利,收购价款合计25亿元。


此消息一经传出,就顿时激起了“千层浪”,各种相关“解读”也纷至沓来。实际上,类似交易已并非首次——今年5月末,华为就已将其注册的运输工具类“享界”商标转让给了北汽新能源;不到一周时间后,“智界”商标也被前者转让给了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线”最晚,影响却最大。毫无疑问,华为此番向赛力斯转让“问界”商标一事之所以能够掀起“波澜”,显然是因为其涉及品牌相关车型的销量最高、市场影响力最大,且转让金额也足以让人“侧目”——没错,颇有几分“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的意味。


需要指出的是,赛力斯方面已明确表示:该公司在此项收购中聘请了专业的资产评估团队来进行估值。经过必要的评估程序后,受邀评估方对问界品牌给出了102.33亿元的市场价值估算——与此相比,看似25亿元的高额转让费用似乎只能算是一个“友情价”。


那么,华为因何要突然“贱卖”当下正在市场上“大卖”的问界系列车型之商标权?……一旦相关交易最终尘埃落定,是否意味着华为与各大车企的合作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今天,我们就请出《车动力》的各位“大嘴”来就此与您说道说道——

对有关各方,这一操作均是“利大于弊”

——车动力|邓瑞鹏

众所周知,华为一直以来都对外宣称“不造车”,而是以“供应商”角色为各大车企提供智能解决方案。所以,它先后将“享界/智界/问界”之相关商标权悉数转让,与其自身的企业战略方针非但毫不冲突,甚至隐约还有“正名”之意味。

在外界看来,此举无疑算是再次周知各位汽车界“小伙伴”:华为仍然坚持“不造车”,大家可以更放心地与其进行深度合作;同时,当华为自身不持有任何汽车品牌商标后,它在今后面对任何一家合作车企时都更容易做到“一碗水端平”,以免有什么“亲疏”之别。


至于赛力斯这边,因此举所获得的“好处”自然更多:当问界品牌的商标权真正属于自己后,一些此前的“后顾之忧”自然就能全部打消,至少不必再担心某一天会被“踢出局”;同时,外界或许也不会再经常提及“代工厂”之类话题。

此外,问界品牌未来的“出海”发展也是重头戏。目前,华为在全球某些国家与地区仍然会面对额外税收、制裁等各种风险。所以,将相关商标转让也会让赛力斯等合作伙伴更容易在海外市场“大展拳脚”。


当然,不少人或许还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为何“问界”相关商标需要赛力斯支付25亿元购买,而“享界”、“智界”却几乎等同于“白送”?……

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理解。在前期发展时,华为方面对问界品牌的投入不小,直接“拱手相让”显然不合理、也不可能;同时,25亿元转让价中还包括了相关专利与知识产权——如果享界、智界等品牌需要,赛力斯亦可借此获得收益,对其自身同样能产生回报。

如此看来,你觉得25亿元还“贵”吗?……

“商标归属”不重要,“相互成就”才是真

——车动力|刘杰

无论“问界”等商标最终归属哪一方,目前的华为确实是履行了“不造车”的承诺。然而,“不造车”的“鸿蒙智行”大旗下也已经有了4款产品,仅比理想汽车少了1款。

相较于其它品牌,“鸿蒙智行”的商业模式可以说是非常独特的。作为一家全新的“汽车智能化方案供应商”,华为以其三十多年ICT行业底蕴为基础,推出了一系列智能汽车增量零部件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并成功吸引了数家有条件“走捷径”的合作伙伴。


当然,这里的“走捷径”并非贬义,而是指双方的“相互成就”。与车企独力研发智能设备、开发软件功能相比,由华为提供的整套成体系解决方案显然更具优势,其成本更低,且适用范围也更广。

最为关键之处在于,凭借“华为”这块金字招牌加持,相关车型在当下的消费市场可以轻而易举获得购买意向“倾斜”——这其中, 问界M7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如果单就产品本身的机械素质和造型设计而言,这款车型可以说是“平庸”到了极致。然而,当华为对其进行了数次“重塑”之后,“智慧出行”的光环和不断下调的售价居然成功让曾经陷入苦苦挣扎处境的问界M7至今仍能维持不俗的销量表现。

华为无疑是聪明的,它深知“独力造车”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同时,赛力斯、奇瑞和北汽也是聪明的,它们一定知道有了“华为光环”加持后可以为自己带来什么——在这样的“相互成就”大背景下,“问界”等商标最终谁属的确并不是那么重要。

每一种商业模式的成功,都有其独到且“自洽”的内在逻辑。至于“华为+车企”的“鸿蒙智行”品牌模式最终能否真正成功,目前或许还难下定论。不过,这种全新模式能够被多家车企所接受,至少就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问界M7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7万关注 | 4268作品
+ 关注
车动力官方车家号,一群车界知名大嘴,陪你聊聊车市那些事儿。
Ta的内容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