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轮值
刘鸿仓
“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
打开朋友圈,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花式营销”案例:从500万内最好的SUV,到别克三把指甲刀,再到各种车辆的翻滚、吊摔、入水,一时间熙熙攘攘,热热闹闹,但我想说的是,这些噱头营销真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吗?大概率不能,最关键的还要把牢汽车的“基本功”。
我理解的汽车产品的基本功,包括好看、好开、好用、节能,当然还有安全。这些基本功既是车企重点打造的产品力,也是消费者应该重点关注的产品力,而不仅仅是“彩电、冰箱、大沙发”。
好看不用多说了,大家都有自己的观察和判断。有些车企总是说,车卖不好是营销不够好,但其实很多时候是不好看,这第一关过不了,后面就免谈了。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也不好看,但特斯拉的品牌力太强,不好看也能卖,其他品牌学不来。
尽管现在L2+辅助驾驶已经比较成熟,但多数情况下,驾驶员还是自己开。所以,好开依然很重要。前几天参观奔驰中国研发技术中心时发现,仅是描述底盘的客观参数就有130个之多,可见底盘调校的复杂程度。而“好开”对很多消费者来说感受不一定很深,因为购车时4S店的试驾都是浅尝辄止,而你一旦选择了某款车,就失去了比较的机会,时间一长就习惯了。所以消费者要尽量找机会多试驾,时间越长越好。
好用主要是车内一些功能设计,例如落锁和解锁的逻辑,车门开度是不是够大、空调是否有物理按键,连接蓝牙是否简单快捷等等,这些设计可能没有太多技术含量,但可能会对用车体验产生很大影响。当然,车机逻辑也是好用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点上新势力往往更具有优势。
节能,是个大问题。燃油时代,油耗高低直接决定了使用费的多少。电动时代,费用虽然有所降低,但涉及到续航和焦虑情绪,依然是性能的重中之重。而影响电耗的因素,从造型到动力,从轮胎到空调都有影响。电耗高低是一个车企最重要的功力体现。
安全是汽车产品的底线,除了主被动安全配置之外,对于纯电或者插混车辆,如果能彻底解决电池安全的隐患,相信销量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上面这些话题可能都不太带流量,但却是汽车产品最重要的功力。希望车厂多卷这些基本功,也希望消费者能多关注基本功。
于英钊
风度杂志汽车事业部
总经理
为什么这么多车企都习惯炒一些“噱头”呢,因为这么干还真有效果,很多消费者就是看着价格和配置,那些看不见的,并不那么在意。
最近有两个说法特别流行,一个升级所谓的“去品牌化”,说人话就是便宜就行。而另外一个则是“争夺用户心智”,那不就是玩命忽悠嘛。
以上就是当下现状,仓老师呼吁的很好,可现实就是这么骨感。
夏东
“踢车帮”主持人、出品人
假如这些基本功大家都一样,该怎么营销?或者,这些基本功哪一项是营销部门负责的工作呢?显然,营销部门要做的是把这些基本功宣传给市场,也就是那些有可能买车的人。而当竞争对手的产品全都同质化的当下,怎样让消费者意识到你的产品,怎样让他们把注意力给你呢?所以,噱头营销就是必然的选择。在闹嚷嚷的市场上,谁善于吆喝谁更有可能吸引顾客。怎样吆喝呢?声音大,噱头响呗。然后你也必然会发现,人们依然最终会聚集到东西最好的那个摊子上,买他们觉得最好的货。而且时间越长这效果越显著,所谓长期博弈的必然结果。而市场上花样翻新吆喝着卖东西,也是必不可少。起码在你的基本功比别人更强以前,不能在吆喝这个基本功上输掉比赛。
李耕
《轿车情报》总编
在现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很多人辨别是非和分析判断的能力已经退化了,原本就属于门外汉的主理人消费着强大的粉丝群体的低端认知,享受着被奉为“神”一样存在的地位,1/250的粉丝购车转化率算不算高无法判断,但从媒体车主反馈来看,实际购买的车比最初提供的试驾车在产品质量和驾驶体验上落差还是挺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终究会有一些人醒悟,车不是家用电器,真要出问题会是要命的。
再说说现在的车价已经被“卷”到地下室了,虽然说以前日子好的时候价格有水分,但现在这价格被挤干了之后还能通过财务的认可,自然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记住那句老话“一分价钱一分货”,配置、材料、品质不都是靠价格堆出来的吗,不过这也可能缩短了车辆置换的周期,你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品质是唯一的标准,但要先能熬过这个凛冬。
缪俊
《MJ车谈》出品人、主编
汽车的产品力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产品力看得见、摸得着,比如外观内饰、用料做工以及配置水平等等,最典型的就是近年来流行的“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东西消费者比较容易感知到,厂家营销部门也容易传播,并在社交媒体上形成爆点。而隐性产品力由于感知度低,对于企业来说势必会有吃力不讨好的感觉。比如好开这一点非常考验厂家的技术实力,不过它需要一段时间的深度体验才能感知到,有些厂家可能就不那么重视了。而仓老师提到的电池安全,正常情况下更是无法验证,然而却是关乎生命,也是最最重要的一个产品点。最后我想说,仓老师的呼吁可太好了,对于车企、对于消费者都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