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为什么突然降价、半年改款会成常态?

新能源车主的宿命,难道就是去4S店拉横幅?

前有特斯拉突然调价气疯车主,后有方程豹一夜官降5万、极氪频繁改款一年卖三代车型,搞得车主暴怒,集体去门店乃至总部抗议。

车企背刺老车主的新闻,已经成为了热搜榜常客。

像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极氪三代同堂,老款 001 采用的是以色列 Mobileye 方案,智驾芯片算力仅 48Tops,智驾体验一直饱受诟病。

2025款均升级为双英伟达 orin-x 智驾芯片,总算力 508Tops,采用自研浩瀚智驾 2.0 方案,升级幅度非常大。

让刚提了2024款的车主,一夜之间成为了弃子,你说能不气吗?

具体的事情,咱们就不多说了,毕竟全网都是相关帖子,而且各个品牌都遭遇过类似的维权,谁也别笑谁。

咱们今天还是聊一下,为何背刺老车主成为了业界常态?

先来带大家看一个恐怖的数字,2023年国内汽车市场总共推出了超过1100款新能源汽车,平均下来,一天有3款新车上市,每天都是跟过节似的。

在燃油车时代,改款至少是以年为单位的,增减一些配置,然后每过三四年做一次中期改款,给外观拉皮,至于换代嘛,那至少是七八年才有一次的事情。

出现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新能源车还处于井喷期,技术迭代太快,几年前市面上500公里的车都敢叫长续航版,现在没有800公里不都好意思出门,以前电池就直接挂在车底,现在已经能做平了,也有了CTB一体化技术,发展速度惊人;

而且它们往往跟智能化强绑定,像芯片或者操作系统,基本上每年都要出新款,增加计算性能。无论是哪家车企,想要维持竞争力,都必须跟着对手迭代的节奏。

你再看燃油车,都发展一百多年了,核心的发变技术进步已经越来越缓慢,实在是没有好改的,你让传统车企每年挤牙膏还不如要他们的命。

另一方面,新能源车的成本也不够稳定,像作为大头的动力电池,其核心材料碳酸锂从2023年年初的50万元/吨,暴跌至年末的10万元/吨,波动幅度之大令人窒息。

那么问题来了,当成本下降了,车企是选择维持高价出售呢?还是选择降价让利呢?

如果目前的市场处于几大巨头垄断的局面,那么它们大概率选择前者,可是现在汽车行业已经卷麻花了,为了多拿一点销量维持股价、拉到融资,很多品牌不惜亏本卖车,让点利算什么呢?

所以就出现了这种局面,一旦市场表现不佳,车企马上就会果断通过改款来增配,或者干脆降低大幅度指导价,丝毫不顾及老车主的感受,毕竟口碑是以后的事,能不能存活到明年,是现在就要考虑的问题。

新势力的经营模式,又使得让利非常粗暴,观感不好。燃油车其实也会降价,但传统车企有经销商体系,他们会根据销量灵活调整优惠幅度,这个月不好卖,降三千,下个月再降两千。

而新势力往往只有直营店,统一按照官方指导价销售,往往一调价就是降几万,断崖式下跌,动静过于明显,前阵子才提车的用户会觉得品牌把自己当傻子耍。

既然背刺避免不了,那车主可以维权吗?从法律角度来看,交易基于契约。

一旦双方签了合同,就是为消费者认可当前的价格,而车企之后宣布降价,属于市场行为,本身并不违法,除了通过舆论手段施压之外,老车主并没有什么更好的争取补偿手段,真要上了法庭,很难获得支持,给不给补偿,要看车企的心情。

当然,销售说谎就是另一码事了。部分车企为清理老款库存,允许销售向消费者传递虚假信息,明确声称未来一段时间不会降价、不会改款,这种行为就可能涉嫌违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车企对产品价格及改款情况作出虚假承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懂哥能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如果你有这方面的担心,最后是通过聊天软件向销售咨询,短期内是否会有改款,要求对方正面回答,并且留下文字证据,对簿公堂的时候就多了一分胜算。

不过从根源上讲,大家还是需要在购车前改变观念,就当自己在买手机买电子产品吧,就当它未来一定会打骨折,并做好一两年就落伍的心理准备,毕竟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买二三十万的东西,必须要做最坏的假设。

如果你把这些都考虑清楚了,仍然觉得自己有购买的欲望,那就下单,然后断网,不要再看新闻了,权当早买早享受。

至于已经遭遇背刺的车主,只能拿最近网上流传的一则地狱笑话安慰大家了——其它品牌都在背刺车主,人心惶惶,只有威马车主表示情绪稳定,“我们在可见的未来都不会有新款上市了”

所以说,往好处想想,至少没倒闭。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极氪001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1万关注 | 5068作品
+ 关注
关注懂车,成为一个懂车的人。及时了解前沿导购讯息,熟知养车、用车之道,畅享轻松汽车生活。
Ta的内容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