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破端到端自动驾驶”遥遥领先的谎言”,说真话有代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竟然成为了高情商的表现。特别是在职场和生意场上,不懂得高情商地表达,只会说实话、说真话,往往活不过两集就去领盒饭了。

在汽车行业也同样如此。

7月4日,奇瑞汽车副总经理、大卓智能CEO谷俊丽,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4)上表示,特斯拉不仅是全球智能驾驶的“第一标兵”,且在商业层面也是中国同行的追赶对象,它的研发进度领先国内智能驾驶1.5-2年。

此言论一出,谷俊丽立即遭到了规模不小的网暴。很多人认为,谷俊丽作为奇瑞智驾的当家人,是既要砸大家的锅,又要砸自己的碗,狠狠地打脸合作伙伴华为,不厚道。

承认差距真就这么难吗?说实话,说真话真不能警醒行业,收获的就只有代价吗?

8月16日,在第四届沈阳智能网联汽车挑战赛上,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再次说了真话:“国内的车企都在说端到端,但现在,谁宣布端到端(量产上车)了,他的这个车你就别买。”

他认为,感知的端到端或者说分段的端到端,国内做到了,但现在与特斯拉相比,国内企业在数据量和AI训练的算力与特斯拉还有不小差距。

不知道,朱西产教授的话会让多少深信中国汽车自动驾驶“遥遥领先”的粉丝心态崩塌。

当前中国汽车的智能化多少有点大炼钢铁的味道。不管有没有,大多数中国车企都言必称“端到端”,甚至拐弯抹角也要跟端到端沾边,不然就会被认为是落后的表现,跟不上时代。

自2024年1月,特斯拉FSD V12版本发布以来,特斯拉开创的端到端,不仅成就了特斯拉,也成就了中国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

往后的7个月多月里,中国车企和自动驾驶供应商,仿佛全都获得了武林秘籍,纷纷都学会了“端到端的降龙十八掌”。 从华为、理想、小鹏、蔚来,到长城、极氪、比亚迪、上汽智己等都言必称端到端。

那么中国车企的端到端技术到底练到几成,是完整的降龙十八掌吗?

前图森未来创始人侯晓迪说,端到端还是一个需要老师傅手工打磨的一个工艺,并不是完全输入信息,输出结果的自动工厂。它需要“喂”数据训练,再不断训练、测试迭代。

由此可见,数据、算力和算法,才是决定端到端功力几成的关键。

首先从数据量来看。特斯拉在美国销售了170多万辆车,这170多万小白鼠将源源不断地喂养特斯拉的算法。

参考ChatGPT的玩法,只有在训练的数据达到一定的量之后,才会产生飞跃式的质变,我们把它理解为AI的基因“突变”。

朱西产教授说,华为鸿蒙智行和理想汽车能提供数据增量的车型,总数均不到100万辆,其他品牌则更低。

虽然比亚迪的销量庞大,但就像丰田一样,能提供有训练价值数据的车型,占比可能不到1%。

在数据多样性方面,特斯拉在中、美、欧三大主力市场的均衡覆盖,让他们的数据质量要远超只能在单一市场训练的中国竞争对手们。

其次,再来看看算力。特斯拉的Dojo超算中心在2023年拥有高达35000块英伟达H100GPU的算力资源。根据马斯克的说法,到今年年底特斯拉将拥有8.5万块英伟达H100GPU用于训练人工智能。预计到今年10月份,特斯拉Dojo的总算力将达到100 EFLOPS。

而中国车企要买到H100GPU都费劲,只能用算力更低的替代方案。根据公开可查数据,小鹏的算力规模为2.5EFLOPS,华为大概为4EFLOPS,长城自建超算中心总算力规模为1.64EFLOPS。

这差距远不是100分和60分的差距,而是100分和10分的差距。

所以,我们理智一点来看,奇瑞副总谷俊丽和同济大学朱西产教授,可能只是随口说出了一个业内专业人士都心知肚明的常识。遥遥领先的中国端到端自动驾驶,也许更多就是一个营销噱头。

可能专业一些的用户会说,我们走的路线与特斯拉不一样,特斯拉是纯视觉,而我们激光雷达+视觉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

7月初,第一个在国内推广激光雷达的小鹏汽车宣布,将在第四季度推出小鹏P7+,并转向纯视觉路线,放弃激光雷达。8月26日,余承东宣布,将在8月26日推出问界新M7 Pro,它也采用了华为的纯视觉智驾方案。

曾经被很多人鄙夷的“特斯拉”纯视觉方案又回来了。

一个残酷的事实,“端到端”的问世和逐渐成熟,将彻底杀死了激光雷达的商业前景,那些曾经花高价买激光雷达版本的用户,或许将成为彻头彻尾的大冤种。

端到端技术需要养,需要每天投喂各种数据养料,并不断修正它,才能成为进阶为自动驾驶的终极技术。而现在宣称端到端上车的品牌,大多数是希望你花钱成为他们训练系统的小白鼠,而不是让你花钱直接享受这项技术。

特斯拉FSD马上就要进入中国市场了,相比电动化时期的特斯拉,更加智能化的特斯拉会不会成为更大的鲶鱼,来带动已经“遥遥领先的中国自动驾驶“技术进步呢?

何小鹏说,大洋彼岸正在以 AI 为基础的机器人、自动驾驶等等赛道上狂奔,而国内科技公司却还是卷销量排行榜。

我们期待真正有实力的中国车企能从卷价格、卷成本、卷销量的赛道中抽离出来,从创新视野和底层技术方面来应对特斯拉FSD的冲击。

一味地攻击说真话的人,显然不是中国汽车发展的未来方向。有心胸,承认差距,理性看待差距,才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小鹏P7+ 问界M7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13关注 | 166作品
+ 关注
从业汽车媒体20余年,拒绝人云亦云,学会独立思考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