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手!警示中国车出海不要前往“禁区”

雷军一生中最大的两个黑历史,都发生在同一个神奇的地方:

一个是2014年新手机推出时,被推上台即兴演讲,脱口而出一句“Are you ok”,因为所在地超级魔幻的文化背景,这句只不过带了点口音的英格利希,成了神曲,在国内传唱多年,热度超过周董。

另一个是被所在国框进“杀猪盘”,损失了50多个小目标。雷军做梦都没想到,赚了十年的钱,一夜之间被洗劫一空。

对于网民的嬉戏,雷军还可以笑着摇摇头说:别说了,被坑惨了。而面对当地政府打土豪,雷军一口老血咽回肚子里,一句话都不敢说。毕竟,还有资产在别人手里。

这个地方就是现实版的荒诞剧、简中圈网民的快乐来源地,被称神奇的国度、三哥、巴拉特的印度。

在这里栽过跟头的人,还有很多。超人李嘉诚也差点被收割掉1/3个和记电讯,要罚300多亿。还好超人手里有一点英国人脉,找沃达丰接手,才算顺利脱身。

不过就算是它前主子,沃达丰也没逃脱被宰的命运。巴拉特一番神操作改了法律条文,“日落帝国”政府出面都没能幸免,巨额罚款最后还是得交。

莫老仙说,现在的巴拉特,已经不是当年的印度。巴拉特撒下的大网,并不是专门针对某一国,亚马逊、谷歌、三星,以及壳牌、诺基亚、IBM、沃尔玛、凯恩能源等都收到过巨额罚单。

地球人实在受不了三哥的神操作,匆匆打包行李箱,从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飞往全球各地,头都没回。2014年到2021年,有2783家跨国公司决定停止在印度的业务,超过了印度外企总数的五分之一。

换句话说,只要三哥看上了的行业,外资最后都得认栽。手段类似,但几乎都避免不了。中国手机厂商出海印度,没有一家不被整治得灰头土脸,VIVO、OPPO以及荣耀通通被吊打了一番。

中国手机厂在巴拉特打下的江山,最后交给了本土的手机供应链和厂商,现在被追着打。VIVO没有办法,扛到2024年,还是没逃脱将控制权卖给印度塔塔集团的窘境。

和印度人做生意的中国商人都说:

三哥在新德里打算盘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得到。

01.

很多人把印度看成了另一个中国。这里有14.29亿的人口,人口平均年龄28岁,处在工业化初期,GDP增速高达7.8%,具备了腾飞的大部分条件。

很多数据都显示,它和20年前的中国处在同一阶段。那时候全球汽车品牌大举进入中国,用十五年推动了中国私家车的普及。

2004年,中国汽车销量为507.11万辆,不知道是不是历史的巧合,2023年,印度汽车的销量为507.9万辆,时间刚好相差20年。

如果印度以现在GDP的增速发展,按照中国的经验,五年后汽车销量就会超过1000万辆,又过四年,就会超过2000万辆。

这对于卷到没脾气眼里没朝气,正在寻找新市场的中国车企,简直是值得一赌的天堂。

但问题是,如果中国人按照常理来评估印度,可能一切都是臆想;跟阅兵骑摩托车表演杂技、随地大小便、暴力性侵泛滥一样,三哥的思维模式,根本让人理解不了。

最先进军印度的中国车企上汽MG,因为有英国品牌背景,自认为在印度会比其他品牌吃得开,2017年就投了30多个小目标,一头砸进了巴拉特柔软的怀抱。

上汽MG的产品确实在印度吃得开,品牌认可度也不错。上市三个月后,MG印度收到了3.1万个订单,交付了7000辆新车。2021年10月,第二款车MG Astor在印度正式开启预售,两小时订单就达到1.1万余个。

我们看看印度现在卖得好的都是什么品牌,就知道中国车在印度有降维打击的能力:前十里除了丰田、本田和大众,几乎都是在中国市场被彻底打败的品牌。

前两名分别是铃木和现代,征战全球的法宝是性价比,但自从中国品牌崛起后,他们的法术就再也不灵了,在国内市场已经得到验证。

但如果只看这些东西,印度就不叫巴拉特了。上汽MG在2023年的销量达到了6.2万辆,已经进入前八,吉拉特拉邦的黑手就伸了过来。

印度钢铁生产商JSW集团要求与上汽MG合资,被迫上汽MG出让过半股权。钢铁公司JSW要技术没技术,要管理没管理,要资金上汽也不缺,对于上汽MG而言,凭什么要将利润分给你?

事实上,上汽MG进入印度,肉就放到了砧板上。最终结果是,上汽被迫出让51%的股权,只留下了49%,即便如此,和雷军一样,上汽不能怼印度一句。

上汽对外的统一回答,前前后后只重复过一句话:国有资产没有流失,投入的钱收回来了。

合资的事,东大早年也干过,外资车企进入中国必须让出50%股权,但东大是光明正大给出规则,外资来不来自己做选择,而巴拉特实在太阴,先答应车企独资进入,等几十个亿投资砸了,再来收割,根本没有退路。

摆在企业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认栽,投资打水漂,工厂给印度,全部退出;二是满足印度的条件,憋屈一点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02.

这两年,中国车企对投资海外有前所未有的冲动。

在泰国,去年一年内,涌入了七八家中国车企。在欧洲,匈牙利也是被中国车企选中的幸运儿,多家车企已经建厂,西班牙、土耳其也被车企列入目的地选项中;巴西、中亚也有车企跃跃欲试。

冲动不是无缘无故的:一是国内市场实在太卷,消费也在萎靡,增量有限,很多国家又设置了高关税等贸易壁垒,阻挡中国车进口;二是中国车在国内市场打败了法系、美系和韩系,认为在海外也可以。

一句话,形势逼人,时不待我。

任何事情,在上头时,总怕晚一天机会就没了。不过,市场并不是这样的,雷军和李超人是知道的,中国家电、手机、电信在出海过程中,踩过很多坑,车企似乎也在所难免。

往往是踩过坑的企业,比出海较迟的车企冷静得多。比如小米、华为、奇瑞和长城,还有造家电后来又造车的创维,在这一轮海外建厂中并没有想象中积极。

邀请中国车企去建厂的国家,往往是对中国设置了贸易壁垒的国家,背后的深意值得警惕。

今年7月,国家相关部门和十几家车企举行了一次会议,特别点名“坑王之王”印度,警示不要去那里设厂。

上汽MG尽管在收购通用的工厂前,曾对工厂所在地古吉拉特邦颇有好感。吉拉特拉邦被称为印度的长三角,是印度最发达的地区,思想也最开放。

还有一点,莫老仙就在吉拉特拉邦起家,创立了最低政府治理原则。吉拉特拉邦位于印度西部,面积比广东稍大,总人口达到了6300万。吉拉特拉邦的发展模式,模仿和学习了中国的深圳模式。上汽MG对吉拉特拉邦的营商环境,抱有极大的幻想。

印度的邦自主权和决策权远大于中国的省,同时也有立法权,在经济最发达的地方设厂,是上汽进入印度的最佳选项。不过,这都是基于中国式思维做出的判断,上汽MG的遭遇最后只印证了一句话:

乱世英雄四方起,有枪就是草头王。

很多中国车企的对外联络部门,特别是一线车企,这两年被各国的招商人员踏破了门槛,他们通过各种渠道递话:优惠大大的有。

但邀请中国车企的国家,往往是那些制定或考虑针对中国汽车的贸易壁垒的国家,一环扣一环,这些招商掮客的话背后,可能就是一个不守信的坑。

比如印度,近期大幅提高了新能源汽车整车进口和进口零部件组装的关税。目前,印度对4万美元以下的进口汽车征收70%的高额关税,对4万美元以上的汽车征税高达100%;另一方面,印度大幅降低了在该国生产制造新能源汽车的税率。

但即便精明如特斯拉的马斯克,也不敢趟巴拉特这趟浑水。

农民收割完上一茬,就必须要培育新韭菜。巴拉特当然是极端案例,也是相关部门唯一点名的国家。客观地说,出海仍然是大趋势,在营商环境好的、守信的国家,中国车企可能创造一个新时代。

1492年,哥伦布带着寻找黄金国的梦想和一票人马,从西班牙帕洛斯港拨锚启航,半年后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但没有黄金国。他们没有料到的是,经过时间的沉淀,后来新大陆上诞生了蓝色星球上最富有的国家,聚集了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黄金。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118关注 | 615作品
+ 关注
传播信息,分享思考,共享价值。
Ta的内容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