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方向盘和刹车!特斯拉发布2款无人驾驶新车

This will be one for history books.(这将会是载入史册的一天)

这已经不是马斯克第一次将 Robotaxi 形容地如此重要了,数年前他曾对传记作者 Walter Isaacson 表示:「特斯拉将会是一款将特斯拉推上十万亿市值的产品,一百年后,人们会重新谈及这个伟大时刻。」


两天前,特斯拉官方曾发布一则 Robotaxi 运营短片。


视频中,特斯拉在手机端构建了新的出行服务平台,一键即可创建订单叫车。用户能够在 App 界面中,对车窗的开合角度、音乐播放进行操作。


对于特斯拉来说:未来已至。




Cybercab & Robovan 亮相

这场 Robotaxi Day 迟到近 1 个小时,马斯克在 X(原推特)上解释称:

A person in the crowd had a medical emergency,so we‘re taking care of them before starting.一位现场人员出现紧急医疗状况,在发布会开始前,我们需要照顾、安置好他们。

短暂等待后,马斯克出现在镜头里,他亲自乘坐特斯拉的无人驾驶新车 Cybercab 抵达发布会主会场。


Elon Musk 乘坐 Cybercab 进场


由此,特斯拉 Robotaxi Cybercab 的真容揭晓。


Cybercab 是一辆没有后视镜的双门轿跑,车门采用蝶翼门设计,在车内特斯拉团队移除了包括方向盘、制动踏板、后视镜等所有人为装置。


为了保证的 Cybercab 的「零人工」的特质,特斯拉还为新车开发了一套全自动的清洗装置,机械臂会使用清洁设备在车内进行吸尘、擦灰等动作,保证无人驾驶车队的整洁度。


除此以外,补能也实现了无人化,特斯拉为 Cybercab 配备了全新无线感应充电功能。


马斯克透露,Cybercab 会基于 AI 与计算视觉打造无人驾驶,预计搭载 AI 5 新智能硬件,车辆成本将会低于 3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21.21 万)。


以目前的成本规模来计算,Cybercab 的每英里花费约为 1 美元,但在未来随着规模效应的提升,马斯克相信 Robotaxi 的每英里出行费用将会降至 0.2 美元。


特斯拉内部对产品时间线的预期也相当乐观,马斯克告诉我们:Cybercab 最快在 2026 年投入量产,特斯拉希望以一个「非常大」的量投入生产。


在此之前,Model 3/Y 的智驾能力也会得到精进,特斯拉预计明年面向得州、加州推出完全无人监督版版的 FSD。


Tesla Cybercab

Let me be clear.This vehicle must be designed as a clean robotaxi.

值得一提的是:在 2021 年 11 月,也是特斯拉 Robotaxi 立项早期,特斯拉内部曾经就这款新车爆发过激烈的讨论。


马斯克认为,Robotaxi 必须是「彻底干净」的,特斯拉必须要移除车内所有的认为操控装置。而当时这一激进的理念,遭到了以首席设计师 Franz von holzhausen 为首的工程、设计团队的反对。


但随着如今 CyberCab 的外观揭晓,马斯克初期的「Robotaxi must be clean」的理念得到了贯彻,曾经「荒谬」的设计理念照进了现实。


非常早期的 Robotaxi 项目

实际的 Cybercab


如果乘客需要一台更大尺寸的 Robotaxi 怎么办?那就玩大点。


除了轿跑品类的 Cybercab,特斯拉还带了一款全新无人驾驶厢式货车 —— Robovan。


这款无人驾驶厢式货车支持客货两用,在客用时最多能够承载 20 名乘客,客舱内部采用了类似公交车的双排、对坐布局,侧面配备大面积的玻璃侧滑门。


马斯克认为更高的承载密度,将会带来更佳的出行效率,用户的出行成本可以大幅降低至每英里 10-15 美分(约合人民币 0.7-1.1 元)。


Tesla Robovan


两款重磅无人驾驶新车发布,当然还有特斯拉布局已久的 Optimus 机器人压轴登场,足够赛博的是,特斯拉安排大量 Optimus 在园区内充当了 NPC 的角色,自拍的、递伴手礼的,甚至是劲舞的...


马斯克向我们表示:特斯拉有能力将 Optimus 机器人的成本降低,预计未来单个机器人的制造成本仅为 2-3 万美元,比一辆汽车的造价更低。




特斯拉手握最大的筹码

随着 Cybercab、Robovan、Optimus 的亮相,马斯克的宏图计划开始具象化,特斯拉也不再被资本市场简单定义为一家汽车公司。


去年 7 月,加拿大皇家银行曾对特斯拉进行了估值,其将特斯拉的目标股价定位 305 美元,预计市值超过 1 万亿美元。


其中,汽车业务估值为 931.8 亿美元,FSD 估值为 2353.75 亿美元,Robotaxi 则为 7292.63 亿,占比超过 70%。


Robotaxi 的无人出行业务,成为了撬动特斯拉市值最有力的支点之一。



特斯拉,并非是 To C Robotaxi 业务领域的「独行者」,Waymo、Cruise 等自动驾驶公司相对起来起步更早一些。


2009 年,Google 内部成立自动驾驶项目,仅在加州几条特定道路进行测试,这也是 Waymo 的前身;2016 年,该自动驾驶项目历经分拆独立,成为了如今的 Waymo。


2023 年,Waymo 的年内累计里程数高达 590 万公里,远超其他同行公司;而截至同年 10 月,Waymo Robotaxi 的累计行驶里程超过了 714 万英里(约合 1149 万公里),仅有 3 起伤害事故的发生。


今年 3 月 Waymo 曾两次扩大运营面积,在新增 1200 平方公里运营面积后,不到一周宣布在得州奥斯汀(特斯拉总部所在地)提供出行服务;6 月,Waymo 宣布其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Waymo One 将在旧金山面向公众全面开放。


7 月,Waymo 声称每周能够提供超过 5 万次付费服务,并完成了 200 万次出行;次月,Waymo 每周付费服务提供超过 10 万次,环比增长超过 1 倍。



有意思的是,马斯克曾经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开批评了 Waymo,他表示:Waymo 的无人出租业务是有限且脆弱的,特斯拉的 Robotaxi 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工作。


在美无人出租业务同样面临挑战,不管是过去引领行业的 Waymo,还是通用旗下的 Cruise 都面临着商业化难题。


参考两者的运营概况:


  • 今年二季度,Waymo 被归入母公司 Alphabet 营收的「Others」类目,整个类目仅有 3.65 亿美元营收,亏损则扩大至 11.3 亿美元
  • 分拆独立后的 Waymo 每年独立运营的成本约在 10 亿美元,截至 7 月,Waymo 历经 4 轮融资,累计融资超过 105 亿美元
  • 通用旗下的 Cruise 历经 7 年 10 轮融资,累计募集超过 150 亿美元,今年第二季度亏损约为 12 亿美元,并仍未开始面向公众开启收费,自 2016 年被通用全资收购以来,Cruise 累计损失超过 80 亿美元


看过 Waymo、Cruise 两家行业巨头后,可以解析出在美面向 C 端 Robotaxi 业务的共同难点:造车基因缺失、成本高昂、规模有限且商业化造血能力弱。


各家纷纷转向了单车结构成本的优化:


譬如是 Waymo 此前就发布第六代无人驾驶车辆,采用新一代传感器套件,包含 4 个激光雷达、13 个摄像头、6 个雷达以及一系列外部音频接收器。

Cruise 则放弃了原本的 Origin 全自动驾驶车型,改用传统的 Bolt 电动汽车作为下一代出行平台。



而业界艰难的规模化降本,恰恰却是特斯拉的最擅长之处。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路径与前两者截然不同,没有依赖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全面采用纯视觉系统,将每一辆 Cybercab 的成本降低至了 3 万美元。


规模化降本、造血能力强,将会是特斯拉杀入 To C Robotaxi 的最大筹码。


点击进入 车圈热议 专题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Cybercab Robovan
标签: 新车资讯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77关注 | 285作品
+ 关注
让一部分人先了解智能电动汽车。
Ta的内容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