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8月,中国轿车轮胎累计出口量约为2.36亿条,同比增长15.34%;累计出口金额约为60.68亿美元(约429.3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29%;轮胎价格同比微降0.78%。
本篇,车辕车辙整理了中国轿车胎在全球216个国家/地区的出口情况,并概括各个区域的发展趋势,希望对轮胎企业的发展、定位起到参考意义。
英国巴西俄罗斯,轿车轮胎出口前三!
在轿车轮胎出口金额方面,1-8月,有17个国家/地区的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其中,英国是出口金额第一大国家,约为4.24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6.99%。
其次是巴西和俄罗斯,出口金额分别约3.92亿美元和3.38亿美元,占比分别为6.46%和5.57%。
从出口数量方面看,巴西是出口量最多的国家,1-8月共出口约1873.6万条,其次是英国和德国,分别约1692.3万条和1134.8万条。
在出口金额前20国家/地区中,仅有两个国家的出口金额同比出现下降,分别是沙特阿拉伯同比下降8.19%;哈萨克斯坦同比下降12.64%。同时,这两个国家轿车胎进口数量也同比下降。
前20名当中,阿联酋、巴西、加拿大、英国、伊拉克、波兰、德国,这七个国家的进口金额和进口量,增速超过20%。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进口量的加剧,巴西已于今年9月决定将乘用车轮胎的进口税从16%提高到25%;第五大出口国墨西哥,对华半钢轮胎反倾销调查终裁也已确定。
中国轮胎开启出海2.0时代
从全球区域排名来看,西欧是中国轿车胎第一大出口地,1-8月出口金额约9.3亿美元,出口数量为3644.5万条。
众所周知,西欧制造业发达,孕育了包括米其林、马牌、邓禄普、倍耐力在内的众多百年轮胎品牌,且固特异的制造足迹也遍布西欧,为何需要大量进口中国轮胎?
车辕车辙认为,由于俄乌战争以及红海危机,天价的生产成本、供应链等问题冲击着当地轮胎行业,该地低价轮胎进口市场面临急剧增长的机会。
欧洲业内人士曾表示,欧盟道路上所有轻型汽车轮胎中,约有一半是进口轮胎。随着燃料价格的上涨和收入的下降,压力很大的欧盟消费者更有可能寻找便宜的轮胎。
但这不仅仅是质量更低和轮辋尺寸较小的产品。低价的中国轮胎只服务于14-16寸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17-18寸的轮胎,大约有一半来自于生产低价轮胎的地区,包括中国、印度、泰国和韩国等。
西亚地区占出口量排名第二,主要原因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南美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地区。由于该地汽车市场的增长,比亚迪、奇瑞和长城等中国汽车制造商均在当地投资建厂,带来可观的轮胎需求。同时,有两家中国轮胎制造商也有意在南美投资建厂。
同时,全球19个区域中,仅中亚、北非、西非和中非四个区域的轿车轮胎出口量,出现下滑。
中国轮胎开启出海2.0时代
中国轮胎出口量剧增,贸易壁垒也接踵而至。因此,头部企业已开启一轮的轮胎出海行动。
此前,我国轮胎企业出海建厂主要是贸易壁垒驱动,通过海外工厂规避贸易壁垒。在东南亚工厂遭到关税制裁,叠加疫情以及海运费等影响减弱后,我国轮胎企业出海的步伐加快。
在新时代,轮胎企业的出海目的地也显著差异化、分散化。从大洲上来看,除了亚洲其他地区以外,欧洲、美洲、非洲都成为了轮胎企业的目的地,这一方面给出海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将更好地规避长期性的产能集中的风险。
如果说,2012-2021的10年间,是中国头部企业的产能转移,那在现在的时代,包括很多非上市的公司也出于业务发展或者长期性的内卷而被迫迈出了出海的步伐。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轮胎企业在海外的竞争,已经不是从0到1的竞争,而是从60分到90分甚至100分的竞争。
企业比的是哪个地区选址合适,从而能够更快地投产、更稳定地生产、更好地控制生产成本,更比的是哪个企业在欧美成熟市场消费者的认知中,性能更好、品牌更可靠。可以说,中国轮胎正在进行由“量”,到“质、量”的蜕化。
车辕车辙相信,贸易壁垒只会让中国轮胎愈挫愈勇,企业唯有提升品质性能、打响品牌知名度,才能长期屹立于世界轮胎之林,加速占领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