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要去旅行:旅行车的起伏与复兴 Part 1

The world awaits: the station wagon's revival


“路上”也是一种目的地(图/wheelsage)



秋高气爽,又到了出门游玩的好时候。许多人都向往过这样的时刻:抛开都市里的压抑和琐事,带上全家的欢乐和鼓鼓的行囊,在枫叶摇曳的酡红碎光里流连沉醉,在银杏婆娑的金黄树影下驰骋穿行——当然,在多数中国家庭的畅想中,他们驾驶的会是一辆SUV。


坦克和大狗的火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旅行场景带来的向往感(图/汽车之家)



但近些年,中国市场却多了一些新选择:从“不是两厢车也不算SUV”的猎装车 极氪001横扫30万级别纯电市场,到蔚来ET5T作为纯电旅行车持续热销,再到今年新登场的Z9GT、哪吒S猎装版光华耀眼,还有不少车企跃跃欲试,准备推出自家的旅行/猎装产品。


腾势Z9GT(图/汽车之家)



曾经作为“小众”代名词的猎装、旅行车,似乎要摆脱固有标签,进入主流车型的序列。

那么,旅行车从哪来?它们昨日因何在角隅里徘徊,今天又因何重焕生机?


前世:移动的行李间

Past: mobile luggage room


木质大面包:SUV之前的SUV

Wooden wagons: pre-SUV era

旅行车(Wagon,在中国也常常被戏称为“瓦罐”)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StationWagon。


福特Model T Depot Hack(1915年)(图/wheelsage)


这种车型,承袭自旧时在火车站转运乘客和行李的马车DepotHack,在用途上类似于现在常见的车站/机场短驳“大面包”(依维柯、金杯等厢式载客车),在审美上也沿袭了马车的木质侧板(相比那时的钢板,木板也更具性价比,适合这种商用属性)。

因此,最早的“旅行车”雏形,其实是服务于“铁路旅行”的接驳车。它们使用了主流家用车的底盘,却长得像现在的景区游览车:长长的开放式车身(挡板大致位于乘客腰部的高度)、高而开阔的车内空间(以便车内腾挪、取放行李),以及……较低的速度、有限的行驶范围,和较差的舒适性——毕竟这是用来赚钱的生产工具,不是用来享受的生活伙伴。


福特Model T Depot Hack(1925年)(图/wheelsage)


但很快,私人用户也发现了这种车型的潜力:与主流“轿车”同样的底盘,却拥有足够大的空间,装得下乘客和大件行李,这不仅适于火车站接驳,也很适合一家人驾车旅行的需求。

因此,StationWagon也逐渐演化出了私家车品类,它们在配置和舒适性上有了一定的提升,造型上也采用封闭式车厢,逐渐汇入主流轿车的审美。


在进化的分岔路口,Station Wagon的车厢明显更封闭,也更整体,甚至座椅高度也更高了(图/w



相比普通的家用轿车,Station Wagon们只是尾部更高、更长,以便安置更多行李(或是第三排的乘客)。以及,或许是出于成本考量,又或许是为了突出一种旅行的“松弛感”,它们侧面的原木材质仍得到了保留(因此,这类车也被称为woodie)。


1932年的福特Model B,其Station Wago时的Sedan其实完


1932年的福特Model B,其Station Wagon版本有三排座椅。而此时的Sedan其实完全没有第三个“厢”,按当下标准是一辆教科书式的两厢车(图/wheelsage)


虽然服务于家庭旅行场景,但截至二战前,由于主流技术的限制,这些“旅行车”的舒适性和动态性能还是比较差的,行走机构也仍是卡车底盘(非承载式车身)——是不是听着有些熟悉?正如我们此前分析过的,“卡车底盘+大空间+家庭旅行”,世界上第一款号称SUV的1974款切诺基,正是这样一款“皮卡加罩子”的车型。


如你所知,它也是作为硬派越野车Wagoneer的双门版衍生车型而面世的(图/wheelsage)


然而限于技术和成本,即便是战前使用卡车底盘的古早旅行车,一般也不是四驱,越野能力也并不强,否则SUV的出现或许会早几十年。


三厢以上,SUV未满

Beyond sedan, not SUV

当然,1984年的第二代切诺基,在改用承载式车身(轿车底盘)之后,才因更满足家庭需求,而成了真正的SUV鼻祖。


这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SUV形态了(图/wheelsage)


旅行车则更早,二战后的美国旅行车就陆续改用轿车底盘,甚至逐渐用上了金属门板和侧围(当然其中一部分还多少保留了木质风格的装饰),从此正式归入“轿车”大类。



1962年的福特Country Squire,从整体比例和造型构成上已经是今天旅行车的逻辑了(图/wheelsage)


欧洲旅行车也在战后出现,以满足战后的家庭需求,并逐渐固化为轿车衍生车型。其特征是:把三厢车(轿车)的后备箱“抬起来”,使之与乘员舱平齐并打通,让新的乘员舱容积大于原本的“乘员舱+行李舱”。因此在本质上,旅行车可以算作比SUV更低、比三厢车更大的两厢车。


请脑补把行李箱“揪起来”的动作(图/wheelsage)


与之类似,猎装车ShootingBrake就是把双门轿跑车的后备箱抬起来——尽管它其实有更“高贵”的出身(皇室贵族用以装载猎物的高端马车)、更动感的造型,以及,更强大的性能。


皇家猎场里的徐徐清风,和火车站门口的仆仆风尘,这是多么奇妙的相遇(图/wheelsage)



这种“尾部加高,但不超过乘员舱”的设计,意味着它们的驾驶感受不会比轿车损失太多,长宽高尺寸也不会比轿车更大,但实际上却比轿车能装得多(仅针对后备箱空间而言。事实上,这些旅行车的乘坐空间仍与轿车基本相同),再加上顶部的行李架,既满足使用需求,又增添了一股颇耐咀嚼的“行者”气质。


奔驰C级AMG Estate,是的,旅行车也有AMG(图/wheelsage)


因此,这种旅行车也更适合欧洲这种“蜿蜒好路,长途旅行”的生活方式:在漫长的假期,全家驰骋于欧洲大陆精良但弯曲的山路上,驾驶技术高超的车主需要的,正是一辆像轿车一样易于驾驶(重心足够低趴,坐姿也不比轿车高,甚至也可以有驾驶乐趣)、一样优雅动感,空间却装得下全家长途行李的汽车。


ICONA和大家一起回顾了旅行车的兴起,也分析了它为什么在欧洲盛行的原因。同时,我们也提到,近年来,旅行车在中国市场有越来越热的趋势,那么,旅行车的今生又是如何?敬请期待下篇!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经典车赏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381关注 | 297作品
+ 关注
解读汽车设计潮流趋势,创造优秀工业设计产品,分享你所不知道的设计知识。
Ta的内容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