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资汽车反向出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众多合资品牌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积极布局出口业务,以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早在2015年,上汽通用就开始向北美市场出口国产昂科威;2017年,沃尔沃宣布在大庆工厂生产的S90长轴距版车型出口欧洲,包括瑞典本土市场。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的合资车企,拥有天然的出海优势。
部分合资车企出口情况
北京现代:2023年出口量突破1万辆。2024 年上半年出口13182辆,同比增长高达200%。目前正重点开发菲律宾、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市场,未来计划将出口业务扩大到非洲、中东、中亚等地区。北京现代的索纳塔和库斯途畅销海外,第十一代索纳塔也凭借着轿跑的造型和卓越的性价比,不仅在国内市场掀起热潮,在海外市场也引起强烈反响。
北京现代还将在稳定现有车型出口的基础上,增加伊兰特和沐飒等车型的出口,预计全年出口销量将达到4.4万辆,带动产值超50亿元。
悦达起亚:2023年销售16.6万辆,出口占比接近一半,累计出口销售整车80602辆,同比增长125%。2024年1月至9月,累计销量达17.62万辆,已超过2023年全年销量,同比增长57%。出口方面,悦达起亚构建了EV5、 狮铂拓界、赛图斯、K5、索奈、焕驰等6款车型的出口阵容,出口总销量已突破30万辆,出口销售额累计突破36亿美元。
产品出口至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智利、马来西亚、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等全球76个国家。出口已经成为悦达起亚在中国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构建 “内销外销齐头并进” 发展格局的同时,悦达起亚也在积极推动电动化转型。
上汽大众ID.3:这是反向出口的典型案例。ID.3在国内的售价远低于国外市场。在德国,ID.3的起售价为3.99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1万元;而在中国,ID.3的起售价仅为12万元左右。如此巨大的价格差距,打开了平行出口的大门。
国产版ID.3相比欧洲版选装配置更多,顶配车型甚至把欧洲所有能选装的配置都装上了,而官方价格只有18万元人民币。再加上门店优惠和地方补贴,价格基本是欧洲的5-6折,所以一到德国就卖疯了。
反向出口原因
国内市场竞争压力:近年来,随着自主品牌的迅速崛起,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例如,上汽通用曾经是合资车企中的佼佼者,但近几年销量持续下降。2017年时销量为200万辆,之后连年下滑,到了2023年时,年销量已经下滑到100万辆,而到了2024年,1-9月累计销量为27.8万辆,堪称断崖式下跌。
反观自主品牌,在2023年的销量:比亚迪302.44万辆,长安209.77万辆,奇瑞188.1万辆,吉利168.65万辆,长城123万辆。在这样的竞争压力下,合资品牌面临着销量下滑和持续亏损的困境。国内市场的困局使得合资品牌不得不向外求索。
产能过剩:在燃油车的黄金时代,合资车企一路不断扩大产能。然而,如今形势逆转,销量下滑导致产能利用率较低,甚至有些合资车企被迫关停了一些在各地的工厂,大量产能闲置,成为放在合资车企面前的又一个难题。
例如,大众在中国的产能超过540万辆,但是2023年大众在中国的总销量为323.6万辆,产能利用率只有59.9%。而今年上半年,大众半年销量跌至126万辆,产能过剩的问题进一步严重;上汽通用在中国的四家工厂合计产能为260万辆,2023年总销量为100万辆左右,产能利用率仅38%多,已经明显低于50%的产能利用率红线。而今年1-9月销量仅27.8万辆,产能严重过剩。
为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合资车企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出口海外市场成为一个重要选择。让海外消费者也能享受到中国制造优势的同时,消化掉过剩的产能,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中国优势助力出口:中国拥有成熟完整的汽车产业供应链,在产业链、成本和人力资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中国制造成本相对较低,效率高且能保障产品品质。另一方面,中国人力资源丰富,为汽车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在国内向新能源转型的情况下,合资品牌的燃油车销量在中国市场大幅度下降,现在把中国的工厂做一些改造,既可以出口,也可以国产,进一步享受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
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合资车反向出口已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随着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加入到出口行列,出口规模有望持续扩大。例如,北京现代计划未来三至五年出口达到20万辆;悦达起亚计划到2026年实现盐城工厂年出口规模提升至 20 万辆以上;福特中国也在不断加大出口力度,2023年累计整车出口正式突破10万辆大关,未来有望继续增长。这些品牌的积极行动预示着合资车出口量将继续增长。
从市场需求来看,全球汽车市场对中国产汽车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一方面,中国汽车的性价比优势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凸显,吸引了众多海外消费者。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新兴市场的崛起,对汽车的需求持续增长,为合资车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新能源车出口成重点
在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未来合资车出口也将以新能源汽车为重点。各大合资品牌纷纷计划推出更多新能源车型出口海外。例如,北京现代将成为现代汽车全球出口基地,投放的所有产品包括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都将面向国际市场,现代汽车于今年8月份在中国市场推出纯电动系列“IONIQ”,并与中国的电动化企业开展合作开发本土化纯电动车型。
日产计划从2025年开始,将在中国生产和开发的燃油车及新能源车出口至海外市场,目标出口销量为10万辆,其中包含四款日产品牌的新能源车。起亚首款在中国生产并全球上市的纯电车型EV5也将出口海外市场。这些举措表明,新能源车型将成为合资车反向出口的重点发展方向。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的竞争力也将逐渐提升。预计未来合资车反向出口的新能源车型将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并挑战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在出口市场的强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