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作为传统的煤炭大省,对中国的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贡献,但伴随着资源枯竭与开采条件的恶化,以及改善单一经济结构和全方位产业升级的迫切要求,山西正在努力摆脱对煤炭的过度依赖。于是,“煤老板”们纷纷谋求转型,投身到服务业、信息产业、房地产、民间小额借贷等行业。
不过,“煤老板”一词,在中文语境里也多少带有一些贬义或讽刺的意味,他们经常被冠以“文化素质不高”的群体标签。所以当他们准备进军汽车制造业、航空业这类高新技术产业时,公众们大多还是会持有怀疑的态度。但偏见总归是偏见,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格外火爆,国内新能源顶级大厂“比亚迪”、“吉利”等均选择了山西作为其代工基地,也让山西实现了从“旧能源”煤矿到新能源汽车制造大省的顺利转型。不过山西还有两个容易被忽视的车企——成功汽车和大运汽车,他们在商用车领域早已名声在外,近年来,也纷纷打入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希望在如今“相互厮杀”的中国汽车产业格局下站稳脚步。
人们常说,“成功需要什么?除了努力,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运气”。从“成功”、“大运”的命名就能感受到晋商们务实的创业精神,这两个“接地气的”的品牌,一个“载”你成功,一个“伴”你大运。
成功汽车和大运汽车虽均为商用车转乘用车的山西企业,但它们的发展历程却截然不同,它们的创始人,一个是有军旅经历的“煤老板”马国利,另一个是勤奋机灵、早当家的“倒爷”远勤山,他们各自书写着一段传奇且辉煌的创业篇章。
不知“天高地厚”的创富榜样——成功汽车
今年8月,成功汽车在山西长治举办了一场“成功造车共创会”,成功汽车副总经理王景雨豪横宣布“送汽车,每天送1辆,一周送7辆”。据悉,即将送出的是一款售价在3.66-6.18万元重载型微卡产品——成功斑马,在之后的一年里成功汽车将在抖音官方直播间每日送出一辆车,助力创业者走向成功。王景雨也幽默地表示,成功汽车是一家不知“天高地厚”企业,"天高"指的是航空,“地厚”指的是煤炭,这简单的四个字,也概括了成功汽车背后“煤老板”马国利传奇的转型之路。
马国利,1967年出生于河北承德的一个军人家庭,18岁那年,他也应征入伍,在山西长治成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退伍后的他放弃了国家分配的“铁饭碗”,毅然决然地决定留在长治开启自己的创业人生。
期间,正值改革开放后,中国煤炭事业的高速繁荣发展。1978年,中国煤炭产量仅为6.18亿吨,而到了1996年,产量得到了翻番式增长,达到了13.7亿吨。马国利看准了煤炭行业的市场未来,终于在1998年,31岁的马国利,创办了山西成功煤炭经销有限公司。
和其他“煤老板”们不同的是,马国利早早地嗅到了航空业务的商机,早在2002年,他就购买了2架轻型运输机,之后还陆续购买了几架高端公务飞机,逐步建立了成功航空的产业基础,主要提供公务机飞行、人工降水、航空测绘、航空摄影、飞播造林等飞行服务,如今已发展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那成功汽车何时诞生?其实早在2009年,成功集团就在山西长治县成立了山西成功汽车制造公司,公司先后从德国、日本、意大利引进了一流的生产线和的制造工艺,并于2012年实现投产。 成功汽车也于2013年顺利通过了国家的准入审查,升级为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它也是目前山西省唯一完整拥有整车生产资质的自主品牌企业。其主要产品包括传统燃油车、甲醇车、CNG车、纯电动物流车、换电乘用车等品类,热门车型如骆驼、斑马、角马等。
成功汽车也在2018年新能源物流专用车产销量排行榜上名列全国第三,被评为全国第一方阵“拳头”产品企业。近年来,成功汽车还在积极拓展海外物流车市场,产品出口埃及、巴西、乌拉圭、智利、阿尔及利亚、沙特、阿联酋、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意大利、英国等46个国家和地区。
自1998年成立以来,马国利的成功集团也从单一的煤炭贸易发展为煤炭开采销售、汽车发动机和整车制造、通用航空服务、房地产、石化、生物医药等行业多元化发展的综合性民营企业。
坚定不一的行业标杆——大运汽车
大运集团其实早已名声在外,“风驰天下,大运摩托”,十多年前大运集团在CCTV黄金时段的广告还萦绕在耳畔。和成功汽车“煤老板”的成分不同,大运汽车从始至终都致力于车辆载具的生产销售。
1968年,远勤山出生于山西运城,家中7个兄弟姐妹,儿时生活并不殷实。可远勤山的“经商头脑”从少年时期就有所展露,1987年春节,19岁的远勤山看到堂哥从广州骑摩托返乡,当他了解到广州和山西的摩托车巨大的价格差异后,便萌生了倒卖摩托车的念头。于是,远勤山筹得2000元在广州购买了一台摩托车,并花费了近一周的时间,驾车1800余公里将其开回运城,这一路上的艰难险阻可想而知,但他最终还是顺利反乡,并以3500元转卖,这1500元的利润在当时也是不小的数额,倒卖摩托车的行情非常可观,尝到甜头的远勤山便顺理成章地当起了摩托车“二道贩子”。
他先是张罗了一家摩托车修理铺,逐渐地积攒了一些积蓄,摩托车修理铺也慢慢变成了摩托车车行。于是1997年,29岁的远勤山在运城创办了大运集团的前身——通达集团。当时正值务工人员流动的爆发期,摩托车的销售异常火爆,远勤山一年的销售额就高达200余万元。再后来到了1999年,远勤山便与生产饲料的泰国正大集团合资组建了广州市大阳摩托车有限公司,开始涉足摩托车的研发设计和制造。
几年后,正当远勤山的摩托车造车事业日趋鼎盛之际,他意识到,目前的摩托车消费市场趋于饱和,亟需开辟新的领域,便凭借着强大的资金基础,进军房地产行业,这一次远勤山又赌对了方向。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楼市,其火爆程度不用多说。一次次盆满钵满的成功投资经历也为远勤山后面的造车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已经多面开花的大运集团依然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远勤山这次的投资方向指向了卡车制造领域,但这一想法却遭到了公司保守派的极力反对,他们觉得公司发展势头正旺,现在盲目涉足新的赛道,无异于“打水漂”,但远勤山早已下定决心,全身心押注卡车产销市场。于是2004年,远勤山便开始在山西运城筹建卡车制造基地,可想而知,卡车制造技术的难度和资金要求远超摩托车,从两轮向四轮乃至六轮跨越的难度是不可估量的,它意味着更大的生产园区、更庞大的零部件供应链、更严格的工信部生产资质审查,当然也需要消费者更高的购买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009年,远勤山和他的大运汽车正式攻克重型卡车的制造难题,大运重卡正式投产,并于次年,大运集团携旗下6款新车亮相2010年北京车展。不过这一次远没有前面几次创业那般顺利,前期的亏损是必然的,但又有多少人能承受这般压力,当初力排众议孤注一掷,投入21亿元资金筹建重卡生产基地,如今却迟迟不能兑现。再加上严峻的外环境,比如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重卡市场产能过剩的残酷现状,同行接连倒闭,大运集团的“大运”何时才能再次降临?
不过,坚韧不拔的远勤山,始终没有放弃。随着2013年的卡车销量达到了1.3万辆,大运汽车终于扭亏为盈,并在一年后实现了盈利“一个亿”的“小目标”。大运重卡一路发展至今,以稳中求进的姿态,一直占据着销量行业前六的领先位置。
远勤山的创业经历,一定是其不断摸索、不断突破的真实写照,他对不同行业的“窥探”从未停歇。在2022年8月的成都车展上,大运集团发布了旗下新能源高端汽车品牌-远航汽车,并亮相了两款纯电动轿车——远航Y6、Y7,和两款纯电动SUV——H8、H9。目前看来,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乘用车销售环境下,远航汽车的销量和市场保有量,想达到大运卡车在行业里的高度近乎“天方夜谭”,至于未来能否再次成为新势力造车企业的标杆,我们也不得而知。不过远勤山拥有更大的格局,以及背后雄厚的财力物力支持,所以笔者认为,“远航汽车”并不是新能源汽车的“试验品”,更不是新势力造车企业的“炮灰”,它更多地是一种“责任”和“态度”的“精神堡垒”,成功与否,都是“大运集团”早已扬帆“远航”的印证。
中国汽车产业版图的“后起之秀”——山西
笔者曾受教育于江苏省的“汽车城”——盐城。彼时的盐城,因东风悦达起亚的火爆销量,几乎能同长春、十堰、上海等“汽车城”平起平坐。不过后来的事儿我们早已知悉,销量不断下滑,东风集团撤资,悦达起亚第一制造厂也卖给了华人运通,而华人运通生产的高合汽车也接近退出历史的舞台。江苏其它城市也有类似的造车遭遇,如在南通如皋市投建的赛麟汽车空手套白狼后跑路,一地鸡毛;而曾经辉煌一时的南京汽车早在2007年没落,被上汽收购。虽说江苏省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制造产业呈上升趋势,“江苏制造”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也全国领先,但江苏省本土整车品牌接连没落流失,沦为代工厂,实在是令人唏嘘。
以上的例证并不是在拉踩,而是一种实名的羡慕,羡慕成功汽车、大运汽车和山西之间那种,“今日我以你为荣,明日你以为为傲”的传承使命感。山西,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积极推动产业结构深化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完成了从煤矿开采销售到高新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角色转变。而马国利与远勤山作为“晋商”的杰出代表,在推动山西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上扮演着关键角色。 他俩年龄相仿,教育程度相似,虽然“煤老板”和“倒爷”的发家经历不尽相同,但最终都选择了商用车制造行业,均试图进军新能源乘用车制造领域。
马国利通过成功汽车集团,在新能源汽车和重载型微卡产品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他从“煤老板”到“航空服务业”和“汽车制造业”的成功实践,展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活力与社会责任。而远勤山则以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将大运集团从摩托车制造成功转型为新能源汽车制造的领军企业。从研发大运新能源重卡到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车“远航汽车”,为山西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赢得了声誉。
他们的努力,不仅推动了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传统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树立了典范,是当之无愧的山西“双子星”。山西,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版图的“后起之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