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前三季度,汽车行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伴随而来的是利润率大幅下滑,行业整体利润创下十年来的新低。据《华夏时报》报道,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CPCA)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汽车行业总收入为73,593亿元,同比增长3%;利润总额为3,360亿元,同比下降1.2%,行业整体利润率仅为4.6%,远低于工业平均水平6.1%。相较于2015年8.7%的利润率,这一数字的下滑态势已持续数年,表明“价格战”正在对汽车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构成挑战。
![](https://cjh2.autoimg.cn/chejiahaodfs/g32/M07/95/D8/10x0_q1_autohomecar__Chtk2Wc6qrqATBxJAArhtlDpjXs482.png)
汽车行业“价格战”带来的利润“伤痕”
汽车行业“价格战”对整体利润率带来的冲击显而易见。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需求分化,以及新能源车企在市场上更具价格优势的地位,加剧了传统车企的竞争压力。崔东树表示:“随着车市规模的扩大,虽然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下降,但价格战依旧激烈,导致车企利润总体承压。”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汽车行业利润率已跌至4.6%,仅为2017年平均值的一半。价格战对传统车企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多数传统燃油车企在利润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市场份额不断被新能源车挤占。这种背景下,车企的“单车利润”表现尤其令人担忧,从2017年的2.3万元下降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1.6万元,9月更是降至1.1万元。
传统车企营收、利润“双降”,生存压力倍增
“价格战”不仅压缩了传统车企的利润空间,也造成了营收的显著下滑。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和福田汽车等老牌车企纷纷出现了营收和利润双降的现象。
![](https://cjh2.autoimg.cn/chejiahaodfs/g32/M0B/95/D8/10x0_q1_autohomecar__Chtk2Wc6qrqAIgJyAAdXiaDaj_U432.png)
广汽集团:净利润下降超九成
广汽集团的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740.4亿元,同比下降24.18%,归母净利润为1.2亿元,同比暴跌97.34%。广汽集团称,这一情况主要是由于销量下滑、商政投入增加、合营企业优化产能带来的一次性开支以及汇兑损失增加。
上汽集团:营收降幅扩大
上汽集团前三季度营收为4,304.82亿元,同比下降17.74%,归母净利润69.07亿元,同比下降39.45%。面对激烈的价格战,销售收入减少导致毛利下降,公司现金流也相应受限。
长安汽车:销量结构调整与研发投入导致利润减少
长安汽车的营收虽然小幅增长了2.54%,达1,109.6亿元,但净利润仅为35.8亿元,同比下降63.78%。长安汽车三季度净利润大幅下滑,一方面源于公司主动调整了销售结构,导致销量下降;另一方面,新增资源投入和研发费用增加也压缩了公司当期的利润空间。
此外,福田汽车和一汽解放的营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而众泰汽车和安凯客车则依旧处于亏损状态。福田汽车前三季度营收357.62亿元,同比下降16.72%;归母净利润4.32亿元,同比下降45.2%;一汽解放营收451.35亿元,同比减少6.21%;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下降11.82%。
比亚迪、长城:新能源车企的逆势增长
尽管整个行业利润率下降,但新能源车企中的佼佼者仍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在比亚迪、长城汽车等龙头企业的推动下,新能源市场依旧强劲。
比亚迪:营收首次超越特斯拉
比亚迪在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022.51亿元,同比增长18.94%;归母净利润为252.38亿元,同比增长18.12%。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第三季度单季营收达到2,011亿元,同比增长24%,首次超越特斯拉同期251.82亿美元(约合1,800亿元人民币)的营收表现。
长城汽车:高质量发展助力利润翻倍
长城汽车同样表现优异,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422.54亿元,同比增长19.04%,创下历史新高。公司归母净利润达104.28亿元,同比大增108.8%。长城汽车指出,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海外市场的拓展和国内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
《华夏时报》援引国金证券分析师陈传红的观点认为,比亚迪的订单量持续增加,预计四季度销量有望再创新高。此外,长城汽车的毛利率高达20.76%,在行业普遍利润率下滑的情况下逆势增长。比亚迪和长城的表现为新能源车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提供了生存和盈利的样本。
单车收入增长掩盖单车利润滑坡
数据显示,汽车行业的单车收入从2017年的29.4万元增长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34.1万元。然而,单车利润却大幅下滑,仅为2017年的一半。此消彼长的表现反映出行业在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同时,面临着内部盈利能力下降的困境。
对新能源车企而言,较低的单车生产成本和更高的售价成就了其单车利润率的优势。而传统燃油车企在激烈的价格战下,单车利润率被大幅削弱。随着电动车的普及,成本下降和技术进步或将继续挤压燃油车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压低传统车企的单车利润。
政策推动与市场挑战并存,未来如何突围?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扩大。2024年,政府持续实施了“以旧换新”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加速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同时落实新能源汽车电动化试点项目,进一步带动消费需求。
然而,政策扶持与市场竞争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新能源车企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加之燃油车企的转型压力和市场分化,使整个行业面临严峻挑战。汽车行业的整体利润率或将继续承压,如何在价格战中保持盈利成为传统车企的一大难题。
价格战困境,车企如何走出低利润“泥沼”?
回顾2024年前三季度的财报数据,汽车行业整体利润的下滑现象不容忽视。价格战带来的短期销量增长并未实现可持续的盈利提升,反而让车企深陷低利润率的“泥沼”。
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车企需要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技术壁垒和控制成本,实现差异化竞争。尤其是在新能源车领域,通过布局高端产品线和扩大海外市场,将有助于企业维持盈利增长。此外,提升单车利润率、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或将成为车企在激烈竞争中稳步发展的关键。汽车行业正面临巨变,而价格战只是这个时代的表象之一。面对市场需求的分化,车企能否转型突围,将决定其在未来市场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