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 大众探岳L正式亮相了,放眼市场,那些曾经一车难求的合资车型,现在更新换代所引发的关注目光和几年前真的是天差地别。但不管怎么说,汽车还是个耐用消费品,讲究个制造的“基本法”。客观来说,对于汽车制造这件事,一汽大众为首的合资企业仍然是目前的第一梯队,在产品定义上,一汽大众正在用不会降低品质的产品,来尽力满足当今消费者的需求。
如何理解当前的合资产品,我觉得是一种汽车全球化的体现。就像今天的探岳L升级的不仅产品力,也是对其在中国市场深耕的再一次展示。当前中国汽车品牌正在走向海外,一汽大众在中国的经营实际上能够给大家去海外一些经验的借鉴。从1980年代合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一汽大众就不仅是在单纯的“卖车”,而是在中国市场不断推进本土化生产,逐渐实现“德系品质+中国制造”。这种结合使得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有了深厚的积累,而探岳L就是这种积累的新时期的缩影——融合了大众的成熟技术和现阶段中国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这次改款的智能化升级值得拿出来单独说一说,全新探岳L采用先进的37W baseline架构,传输速度提升4倍,传输通路提升2.5倍,支持全新扩展功能284项,而且还联合了华为、高通、科大讯飞打造智能座舱,包括辅助驾驶以及座舱智能化水平,可以参考此前新上市的B9迈腾,这套大疆提供的视觉方案的可靠性是不错的。
另外就是尺寸加大,哪怕是换代前的探岳,后排空间也能让我惊一下,主要是通过结构设计和更好的制造工艺,把乘员舱拓展得非常大,这一代在降低后排中央通道的同时,加大了整车尺寸,也可以称之为是一台大5座车型。
制造品质真的不值一提吗?我觉得可能如今的汽车产品周期里,大家的关注度被吸引到了其他的特质上,我们不谈好坏,说一下一汽大众制造工厂的两个例子:
第一个,对于每一台车的白车身,一汽大众都有上万个测量点来控制制造装配误差,目的是美观的同时,防止产生漏水、异响、干涉等可能发生的情况,尽可能延长这台车的使用寿命,和“生命质量”。不吹不黑的说,这个东西现在主流的新能源企业,还没有人完全关注到。至少我没有看到。坦白来说,这种细节的品质感,不是突发奇想出来的,而是有长期的经验积累在其中。
第二个,南北大众都不爱说的防腐防锈工作,选双层镀锌钢板,内部空腔注蜡,关键部位做特殊防腐,才能保证这台车尽可能维持在出厂时的安全性能标准上。生锈的车身和底盘,在碰撞中的表现是未知数,对防腐防锈不重视的企业也可以说对消费者安全是漠视的。大家可能觉得防锈这件事情没多重要,只要是铁总会锈的。但大家应该明白,锈蚀会影响车身的强度,是一个和安全息息相关的事情。防锈的技术,同样是一个经验积累的事情。
很多人说,合资品牌的时代已经过去,但现款探岳依然保持月销接近2万的体量。探岳L的改款也充满了生命力(至少在传统ICE的市场当中,一点也不虚),一汽大众也给予探岳L很强的产品力。显然,合资品牌的历史使命并没有结束。它们依旧有技术优势,尤其是在动力总成、底盘调校以及整体可靠性上,仍然是很多国产品牌需要学习和追赶的目标。
公平竞争从来都是促进市场快速发展的最好手段。
这次探岳L的改款,还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方向:未来的合资品牌,不仅仅是技术的输出者,也是在深度适应本土化市场需求。这种适应不仅体现在更好的产品配置上,也在于对中国消费者心理的理解。探岳L的改变,让它从原来比较中庸的形象,变得更加个性化和年轻化,这是对市场变化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