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四环”标 还是不是奥迪?

“奥迪迎来了里程碑时刻。”11月7日,几乎所有的奥迪高管都表达了这一观点。


原因是奥迪·上汽合作项目在成立6个月后,就正式发布了“AUDI”全新品牌,并亮相了接近量产车的概念车AUDI E。


这也是在今年5月,奥迪与上汽集团、上汽大众宣布签署合作协议之后,奥迪·上汽项目第一次向公众揭开面纱。

图片:汽车增长线拍摄


关于这一项目,“快速”、“高效”这样的形容显而易见,完善奥迪在华的产品矩阵、扩大并补充现有产品阵容这样的意义更是不必多说。


但是奥迪·上汽项目的产品亮点在哪里,技术团队与一汽奥迪、上汽奥迪有何不同?不挂“4环”标的奥迪消费者是否认可?在组织架构上 ,奥迪·上汽项目与上汽奥迪又是何种关系?在奥迪品牌下,奥迪·上汽项目的重要程度如何?对此,「汽车增长线」将尝试从产品、品牌两个层面进行一一解读。


产品定义

智驾对标造车新势力的正宗奥迪车型


奥迪·上汽产品亮点何在?


目前,奥迪·上汽项目亮相的首款车为AUDI E概念车。这款车已经接近量产车型,将于2025年以量产车形式亮相并交付。其生产产地在上海安亭,在对上汽大众现有生产基地进行升级后投产。


新车将搭载双电机电动quattro驱动,零至百公里加速3.6秒。其搭载的电池容量达100千瓦时,满电状态下CLTC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AUDI E智能数字平台采用了具备超快充电功能的800伏创新架构,充电10分钟续航里程可增加370公里。同时,AUDI E会搭载标志性的奥迪悬架系统,配备后轮转向、连续减震控制及空气悬架等。


图片:汽车增长线拍摄

从产品的数据来看,数字化、智能化、人机交互性是这款车的重要特色。满足更年轻、更个性化的消费群体是奥迪·上汽项目产品的主要定位,在智驾层面其想要对标造车新势力。

奥迪·上汽与上汽奥迪产品有何不同 ?


在奥迪·上汽项目团队的解释下,满足更年轻、更个性化的消费群体是奥迪上汽项目产品的主要定位。


但有意思的是,上汽奥迪在成立之初就肩负着帮助奥迪品牌夯实年轻、科技的标签,其消费群体同样年轻,同样注重科技感。唯一不同的是,上汽奥迪曾表示会更注重小众市场,这或许会成为两者的不同之处。毕竟奥迪·上汽项目的产品是基于奥迪与上汽联合开发的全新平台(智能数字平台)打造的车型,在成本、定价方面或者有着更多的优势。

奥迪·上汽项目智驾方案与南北奥迪有何不同?


据「汽车增长线」的了解,南北奥迪在智驾方面采取的战略并不相同。


一汽奥迪的电动车主要基于PPE豪华纯电动平台,采用了E3 1.2的电子架构,并根据奥迪自身的驾驶特性与供应商合作开发智能化部分,确保驾驶体验符合奥迪的标准。


奥迪与上汽的合作上,产品智能化部分将根据产品的定义,将和不同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据「汽车增长线」了解,上汽奥迪的A5L就选择与华为合作,其搭载了华为技术的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从奥迪·上汽项目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其智驾解决方案将和上汽集团进行更多的合作。


简单理解来看,奥迪与上汽的合作似乎更加开放,将会有不同的供应商、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品牌定位

不挂四环标的奥迪,消费者买单吗


不挂“4环”标的奥迪会被认可吗


此次,奥迪为奥迪·上汽项目发布新豪华电动品牌AUDI。这一电动品牌专为中国科技潮流消费群体打造高端智能网联电动汽车。


作为一个新的品牌,该项目的车型也将不会使用“四环标”,而是启用了奥迪字母标“AUDI”。这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有网友认为没有了“四环”标就不再是奥迪,但是奥迪方面则一直在强调,该项目的车型将有着正宗的奥迪基因。

奥迪·上汽与上汽奥迪是何种关系?


两者均是奥迪与上汽合作的项目,但从目前的信息来看,上汽奥迪是上汽集团与奥迪品牌共同合资创立的品牌,而奥迪·上汽项目则是奥迪与上汽集团、上汽大众三方宣布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本土合作之后成立的项目。


据「汽车增长线」从多位奥迪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奥迪·上汽项目从架构来看,现在并不归属于上汽奥迪之下,更像是集合各方优势资源拉起来的作战队。

奥迪·上汽项目重要程度如何?


在多位奥迪高管的口中,奥迪·上汽项目目前是奥迪优先级很高的项目,受到了奥迪与上汽集团的高度重视,白天上海团队讨论的问题,晚上就能反馈到德国奥迪总部的团队。


奥迪·上汽合作项目上遇到难解决的问题,可直接反馈到奥迪与上汽集团“掌舵人”处解决。简言之,项目优先级高,资源倾斜多,决策流程非常短,非常通畅。


「汽车增长线」观点:

奥迪·上汽项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以看作是奥迪对于中国市场新的探索。


奥迪·上汽项目成立的背景,是奥迪在中国市场确实有一定的困境,比如其在营收、利润、单车均价和单车平均利润等其他业务指标方面均落后于德系老对手。而且在新的产品开发之上,德系豪华车近年总是会被诟病智驾能力弱。


因此,奥迪·上汽项目选择了更开放的模式,去引入中国团队的理解。可以看出,奥迪对中国市场是坚决不放弃的,但是使用“AUDI”标这一举措仍会被消费者质疑,究竟是战略布局的考量,亦或者是网友所说的转型不够彻底。消费者能否为“AUDI”买单,能否为这一项目的产品力买单,还是需要等待新车上市之时才能验证。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AUDI E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7关注 | 15作品
+ 关注
汽车产业最美丽的线条——增长线
Ta的内容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