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上汽牵手华为:到底谁的“灵魂”交给谁?

近日,有消息称,上汽集团正与华为展开深度合作的接触,有网友调侃说:“看重‘灵魂’的上汽终究还是把‘灵魂’交给了华为。”

网传此次合作由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亲自带队,双方谈判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旨在探索全新的合作模式,并有望打破华为目前与车企合作的三种主要模式,不排除上汽集团将战略投资华为子公司引望的可能。“轰Party”就此咨询上汽相关人员,截至发稿前,未给予回复。

上汽曾经连续18年稳居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第一,但近年来的经营状况面临着很大的挑战。2024年10月销量为40.19万辆,同比下滑18.22%,2024年前10个月的销量为305.12万辆,同比下降了21.13%,仅完成了全年销量目标约56%。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崛起的背景下,上汽集团的传统燃油车业务受到了较大冲击,业绩下滑明显,此次合作传闻或成为上汽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新的突破点。

有消息指出,此次合作或将区别于华为现有的三种合作模式,而涉及更深层次的合作,包括共同开发新产品、共享技术和销售渠道等。

如果上汽集团对引望进行战略投资,将有机会获取华为车BU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方面的核心技术应用,甚至能够拿下底层代码并共同推进研发,以及拥有华为预研新技术的优先获取和使用权,从而提升上汽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快产品的智能化升级。

18年销冠,首次让位

上汽集团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老牌巨头,长期以来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底蕴与庞大的市场份额。然而,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浪潮的汹涌来袭,上汽集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

从最新的销售数据来看,上汽集团2024年10月销量为40.19万辆,同比下滑18.22%。截至2024年前10个月,上汽销量虽达到305.12万辆,但仍同比下降21.13%,仅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约56%。这种销量的下降直接导致了净利润的同比大幅缩水。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4304.82亿元,同比下降17.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07亿元,同比下降39.45%。2024年前三季度呈现出营收与利润双下滑的严峻态势,尤其是第三季度。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457.96亿元,同比下降了25.91%;净利润仅2.80亿元,同比下降了93.53%;净利率降至2%,为2008以来的最低。

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上汽集团的传统燃油车业务遭受了巨大冲击。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持续攀升,而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则不断被挤压的大环境下,上汽传统燃油车车型的销量也随之出现明显下滑,这使得上汽集团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方向来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这样看来,此传闻就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了。

尽管上汽集团方面曾表示不愿意将“灵魂”交在华为手中,但实际上,上汽集团与华为并非完全没有合作。比如,上汽集团旗下的 飞凡R7车型搭载了华为视觉增强AR-HUD平视系统;上汽奥迪也已经开始搭载华为的智驾技术。

与此同时,华为在智能汽车业务方面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2023年该业务实现销售收入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高达128.1%。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打造的“问界”品牌,不仅在市场销量上取得了显著突破,还助力赛力斯成功实现扭亏为盈。据数据显示,赛力斯在与华为合作期间,其车型的市场关注度和订单量大幅提升,在某些月份的销量同比增长数倍。

此外,华为与北汽、奇瑞、江淮等车企的合作也在稳步推进,推出的“享界”、“智界”和“尊界”等品牌进一步丰富了其在智能汽车市场的布局,鸿蒙智行全系车型在32个月内累计交付达到50万辆,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崛起无疑是上汽做出退步的重要原因。

“第四种”合作模式?

华为汽车业务现有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是智选车模式;第二是Huawei Inside(HI)模式;第三是供应商模式。

两家会以何种模式达成战略合作目前还不清楚,但据业内人士分析,此次上汽与华为此前和其他品牌的合作模式都不同,上汽集团可能会通过战略投资引望来深化与华为的合作,战略投资可能会使上汽与华为的合作关系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双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供应商与制造商的合作模式,而是形成更为紧密的战略联盟。

这种全新的模式将区别于华为现有的三种合作模式,涉及更深层次的合作,包括共同开发新产品、共享技术和销售渠道等。在这种模式下上汽将获得华为车BU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方面的核心技术应用,甚至能够拿下底层代码并共同推进研发,以及拥有华为预研新技术的优先获取和使用权,上汽在合作中的话语权和对核心技术的掌控权将得到极大提升,双方的合作深度和紧密程度有望超越以往的合作模式。

上汽对华为子公司引望的战略投资,或许能使双方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共同承担研发成本和市场风险。实际上,本次合作对二者都有益处。上汽通过投资获得引望的股权,有望分享引望未来的发展收益,同时也将在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领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竞争优势;华为则通过引入上汽的战略投资,进一步增强了引望的资金实力和市场影响力,有利于其智能汽车业务的拓展和布局,双方在风险共担的基础上,有望实现收益的共享和最大化。



还有人指出,上汽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与华为合作除了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度合作探索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方向和新的商业模式,共同打造智能出行生态。

双方不仅关注产品本身的智能化升级,还将在智能交通系统、车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出行服务,推动整个汽车产业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化、网联化发展。

合作是关键一步

网传该项目由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亲自带队与华为进行合作接触,更是凸显了上汽对此次合作的重视程度以及期望达成深度合作的决心。贾健旭作为上汽集团的核心领导之一,其亲自参与不仅能够更好地协调上汽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与合作,还能在与华为的谈判与合作过程中,更加高效地做出决策,推动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

以前担心与华为合作会被华为的技术和品牌 “盖过风头”,但如果上汽可以深入参与到技术研发里,拿到核心技术的底层代码,还能优先使用华为新研发的技术,这就像是和华为一起打造了一个 “技术宝库”,双方可以按照上汽的需求和品牌特色来开发产品,既能用上华为的好技术,又能保持上汽自己的品牌魅力。

以智能驾驶为例,上汽可以借助华为的技术力量,加速自身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上的进程,从现有的驾驶辅助功能向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乃至无人驾驶迈进。在智能座舱方面,上汽能够整合华为的智能交互技术,打造出具有独特用户体验的座舱系统,如实现更加个性化的座舱界面设置、更智能的车内环境感知与调节等功能,从而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尽管上汽自身研发的智驾系统也有一定优势,比如智己汽车的IM AD 3.0,能实现端到端的直觉式智驾,但是与华为相比,上汽在智驾技术的某些关键领域依旧存在差距,例如华为的激光雷达融合视觉的占用网络GOD技术,能够实现更精准的障碍识别和更广泛场景的覆盖。

而从研发进程的角度来看,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拥有庞大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研发设施,其研发速度和创新能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有消息称,华为将在2025年推出ADS4.0,实现高速L3商用/城区L3商用试点,不断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

汽车行业的技术变革迅速,智驾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上汽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唯有不断加快智驾系统的研发进程,才能更快地推出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和更优质的智驾产品,与华为合作可以说是一个捷径。

上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尤其是战略投资引望的举措,对于上汽而言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战略意义。在面临经营困境和行业变革的双重压力下,这一合作有望成为上汽实现战略转型、提升竞争力、重塑市场地位的关键一步。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飞凡R7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8178关注 | 2323作品
+ 关注
关于汽车的一切,我们都愿意讨论
Ta的内容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