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中的汽车江湖-第三十八回:中国汽车品牌的鄙视链

大数据中的汽车江湖

第三十八回 中国汽车品牌的鄙视链

前赴后继唱罢再登场 老树新芽归根又逢春

By:S7EV3N

2017年09月10日

 

用数据厘清汽车市场的纷繁头绪,以上帝视角洞悉汽车江湖百态。前一回,我们戏谈了一下汽车圈里的品牌鄙视链,不过其中并没有详细展开聊中国品牌。本回,我们来谈谈中国汽车品牌在乘用车市场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中国品牌的现状

话说中国品牌汽车,一直以来给人以价格低廉的印象。没错,事实正是如此——中国品牌汽车的价格区间主要分布在20万元以下,主销价格区间集中在14万元以内,而与外国品牌相比,中国品牌汽车有优势的价格区间甚至只在10万元以下。预算超过10万元,用户选择购买外国品牌车型的比例就会大大提高。

从用户在各品牌之间的对比行为分布也能够看到中国品牌当前所处的状态:用户的对比行为主要集中在中、德、日、美四国品牌之间。其中,德、日、美品牌彼此之间的跨国别对比行为较多。得益于乘用车市场上对低端车型产品的巨大需求,中国品牌也具有较大的用户对比量,但对比行为主要集中在内部,并未对德、日、美三个传统的汽车强国品牌产生足够的影响。

具体到每个品牌,我们可以从品牌的竞争格局中更直观的看到彼此的竞争情况与市场地位:虽然中国品牌众多,但是跻身核心区域的并不多。且中国品牌多以内部竞争为主,在市场定位上与外国品牌区格明显。

列位看官,想必您也通过以上数据看出来了,中国品牌当前的处境仍然是溢价能力低、主销价格区间集中在14万元以下的低价位区间。而用户在购车选择的时候,将中国品牌与外国品牌共同纳入考虑、进行比较的情况不多,中国品牌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内部。通俗地讲,就是逼格不够高、仅能满足用户的初级需求,不受洋品牌待见、只好宅家里自己玩儿。

 

中国品牌的发展

不过,凡事都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国汽车品牌近年来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

从销售线索量在各价位段的分布看,从2014年到2017年,中国品牌在10-20万元价格区间的销售线索量占比不断提升,用户越来越能够接受价位较高的中国品牌汽车,中国品牌的品牌价值逐渐得到认可。

另外,从几个主要的中国品牌对比排名看,中国品牌的进步正在引起外国品牌的注意。越来越多的用户会将中国品牌与外国品牌车型纳入共同的考虑范围,中国汽车品牌的竞争力在不断提升、溢价能力在持续提高。

中国品牌的进步,也体现在具体的车型产品上。在紧凑型SUV市场,吉利博越、荣威RX,以及全新换代的哈弗H6,已经开始收割韩系品牌的市场。而随着哈弗H7、传祺GS8、长安CS95的上市,中国品牌开始正式进军中型SUV市场。与此前的比亚迪S7、众泰T600等错位竞争的大尺寸廉价SUV不同,哈弗H7、传祺GS8、长安CS95的价格高于紧凑型SUV,并且定位上更接近外国品牌的中型SUV、与外国品牌中型SUV竞品形成了竞争关系。而随着WEY VV7的加入,以及吉利、荣威、奇瑞等中型SUV车型的即将上市,中国品牌开始真正向着20万元的“价格天花板”发起有力的冲击。


中国品牌的鄙视链

在上一回《汽车圈里的品牌鄙视链》中,有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看官表示一定要看中国汽车品牌的鄙视链。好吧,满足你的好奇心。

不过中国品牌众多、竞争关系错综复杂,如何来表现品牌竞争力的差异呢。本人引入两个数据来描述品牌的地位:

一方面是市场表现。由于产销数据不及时也不精确,我们采用汽车之家的销售线索量数据。某品牌的销售线索量在中国品牌中的占比,代表了其市场潜在需求的水平。

另外一方面是溢价能力。不过很多品牌自己吆喝,搞一两款旗舰车型、标一个高价。但这并不代表了市场认可的价值。因此我们用该品牌对比次数中,外国品牌竞品的占比来描述这一因素。这代表了用户认可并愿意将其与外国品牌同时纳入选择的情况。

结合两个指标来看,宝骏、吉利、哈弗、长安都具有较大的销售线索占比,他们的市场表现显著高于其他品牌,可以傲视群雄。WEY、荣威、名爵、启辰等品牌,对比次数中的外国品牌占比较高,是溢价能力和品牌定位较高的表现,可以睥睨群英。相对而言,传祺的两方面表现较都很好,较为均衡,堪称中国品牌的典范。以上这些品牌,处于鄙视链的最顶端。

中国品牌中还有另外一个群体,如宝沃、大通、观致、纳智捷等,无论实力也好、期望也罢,抑或是因为所在细分市场的特殊性,致使其品牌定位更高,但无奈市场表现不佳,没能赢得广泛的认可。还有待时日、找到市场中属于自己的位置。

而至于其他多数中国品牌,市场表现与品牌定位双低,处于鄙视链的底端。

 

其实前面所谓的“鄙视链”不过是戏言而已,对品牌的评价需要更为复杂和严谨的分析。今日的话题,主要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列为看官直观了解中国品牌当前的状态。

品牌的进步,需要不断的产品迭代、更新。在向上冲击的历程中,会有大量的车型快速上市并快速退市,产品生命周期短暂。但正是这些车型的不断尝试、前赴后继,才能使得品牌厚积薄发,由车型产品进步的不断量变,积累出品牌地位提升的质变。中国品牌未来的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篇末,让我们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词句向砥砺前行的中国品牌致意: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扩展阅读

《数据中的汽车江湖》系列

第七回 汽车品牌的价格天花板

第十九回 WEY,你好吗?

第二十回 中国品牌的提升之路

第二十一回 山寨车的七宗罪

第二十二回 大众向上vs奥迪向下

第二十三回 豪华品牌的自我修养

第二十七回 赶超韩系车的正确姿势

第三十七回 汽车圈里的品牌鄙视链

———————————————

汽车市场分析,汽车产品评价。

更多文章,请关注《STEVEN工业》微信公众号:STEVENind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817关注 | 46作品
+ 关注
汽车市场分析师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0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