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告诉你 车并不是越硬越安全!

大家好,我是雨棚。今天来继续聊一聊车身的设计。


开始今天的文章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硬的车身跟软的车身,大家选哪个?


不用说,肯定有很多人都会选硬的,因为在碰撞中,人们都以为肯定是硬的车身更能保护车内乘客的安全,而在小碰撞中也不容易造成车辆外观破损。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奔驰说起。


被动安全之父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奔驰总结自己多年的造车经验发现,为什么我们的车这么硬,出事故的时候不仅破损比较严重,而且对行人对乘客保护得也不够到位,于是奔驰马上就开始了关于车身被动安全的研究计划。


1939年,一位工程师加入了奔驰,立马主持了整个汽车安全性研究的项目,他就是比拉•巴恩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被动安全之父。

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后他发现车身的刚度跟安全性并非成正比,他创新性地提出车身应该分为三个部分,车头跟车尾应该使用较“软”的金属以达到吸能效果。

而驾驶舱部分应该使用强度较高的材质以防止驾驶舱在碰撞时发生变形,威胁乘客的生命安全。


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1959年奔驰生产出史上第一台具有吸收碰撞能力的汽车——第三代奔驰S级(W111)。

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各大厂商开始学习奔驰的车身碰撞吸能技术,不断开发车身上的被动安全,以柔克刚。所以很多人说日系车首先开创这个技术其实是不对的,只不过是日系车把它发扬光大了。


碰撞吸能技术都有啥?


以高尔夫为例,我们很容易发现,在七代高尔夫的演变史中,保险杠的尺寸越来越小,材质也越来越软。

这是因为如果大尺寸且突出车头的保险杠在碰撞中无论是对行人还是对车辆都会造车巨大的伤害,想象一下一个类似铲车的东西以八十公里撞向行人,就算不死腿都瘸了。

但是取消保险杠又不行,毕竟保险杠是保护车内的水箱、大灯等部件的,总不能小碰撞就得换一次大灯总成、换一次水箱吧?所以现在的厂商都不会采用金属突出状保险杠,而会采用塑料制成的一体式保险杠,既能保护车头也能保护行人。

在保险杠里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就是防撞梁。


很多人都说防撞梁越粗壮、强度越高越好,如果从理论上说这是对的,但是如果强度过高意味着在碰撞发生时,全部撞击力量都会实打实通过防撞梁传递到车头再传递到驾驶舱,对乘客造成伤害。


所以防撞钢梁虽然强度高,但一般做成中空的口字形或者吕字形,这样在碰撞发生时,防撞钢梁受到挤压变形时能过吸收一部分力量。

聪明的工程师还发明了一个叫吸能盒的保护装置。在防撞梁跟车身连接的部分会有一个长方体带褶皱的中空盒子。在碰撞发生时,吸能盒能够在受力溃缩的同时,能够吸收碰撞的力量,从而减少传导至驾驶舱内的碰撞力量。

除此以外,车头处的发动机盖也会有吸能的设计。当碰撞发生,为了保护行人撞到车头处缓冲力量,车头发动机盖都会有涉及一系列的折线以达到溃缩效果。

一是为了保护行人,二是为了保护发动机盖侵入驾驶舱造成伤害。


硬的地方还是该硬!


当然车上也不可能全是软了,如果全是软的,那岂不是一撞就散架了。


保护驾驶舱的部分,比如A、B柱,还有底盘横梁一般都会不惜成本采用超高强度钢,它们是全车最硬的地方,目的是为了保护驾驶舱在碰撞时不会发生形变。

而且,这些高强度材质还负责一个撞击力量传递的作用。在车头受到碰撞时,力量会先被防撞钢梁、前纵梁吸收一部分,最后传递到驾驶舱时通过底盘的中央通道、A柱、门板横梁等高强度结构,追尾撞击时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样的力传递方式保证了汽车在受到撞击时,会将撞击力吸收后传递分散,保证驾驶舱不会变形,以达到保护乘客的目的。

划重点!


第一,车辆车身材料并不是越硬越好,在车头车尾等首先接触碰撞的地方,使用吸能结构的强度较低材质会更好的保护乘客。


第二,驾驶舱的材质还是以超高强度为主,这部分是越硬越好,如果下次还有销售做出拿锤子砸防撞钢梁以显示车辆安全性能这种行为的话,你叫他直接砸A柱吧。


第三,无论你的车安全性能有多好,如果开得超快是真的连坦克都没办法保护你,所以还是安全驾驶,切勿超速,最慢的车才是最安全的车。

(本文编辑:何宇鹏)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05.9万关注 | 7203作品
+ 关注
看AV,不如看玩车TV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39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