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严重缩水,现代年度目标打脸概率极大

打脸年年都有,但在一件事上一年打脸两次的,却不太常见。现代在2016年的表现太过抢眼,11月和12月连续两个月销量超过10万辆,在12月创造了单月销售14.6万辆的记录。在整个2016年,现代几乎是顺风顺水,全年销量达到114万辆,超额完成该年的销量目标。

人在太顺的时候容易头脑发热,这一点对于车企也是一样,于是北京现今年代定下了年销125万辆的销量目标。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时间进入2017年,现代的销量便一蹶不振。到今年的4月到6月,现代的销量甚至一直稳定在3.5万辆左右,这3个月的总销量不及去年11月1个月的销量。截止今年6月,现代累计销量30.1万辆,降幅为42.4%,以125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来算,目标完成度为24%。

形势急转直下,现代就算拼尽全力也无法完成125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在今年8月,北京现代主动下调了销量目标,由125万辆的年销量目标下调至80万辆,是为北京现代第一次主动打脸。

再度打脸概率极大

时间进入今年9月,随着现代一系列救市举措不断生效,以及传统旺季的到来,北京现代销量强势回归,重新达到8.5万辆。但同比去年9月10.42万辆的销量,现代的下滑依然十分明显。10月,现代将销量稳定在8万辆,11月,现代销量突破9.5万辆。照此发展下去,12月现代销量突破10万辆指日可待。

但是,现代销量回暖来得太晚了,经历了年初以来的大萧条之后,现代今年的总销量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即使有9月-11月的销量回暖,现代依旧与80万辆的年销量相去较远。截至今年11月,现代累计销量66.07万辆,时间还剩1个月。所以,现代会不会二次打脸,全看12月它能卖出多少辆车。不过,要完成修改过后的销量目标,现代在12月就要卖出至少13.93万辆,这样的销量要是放在去年12月,现代还很有可能创造奇迹。但经历销量大萧条之后的今年年底,现代想要完成销量任务还是很困难的。

现代在去年12月创造月销14.6万辆的奇迹,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首先,中韩蜜月期的影响尚未结束,国内尚存一股哈韩热,那时中韩关系还未彻底转暖,政策和民意对现代是有利的。其次,现代为了完成去年的销量任务,投入了巨大火力,在优惠力度和营销手段上都下了血本(当然过度开发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代今年年初的销量下滑)。再加上当时国家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的优惠政策,才让现代的销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程度。

时至今年年底,各种优势尽丧,即使现代有决心有毅力,也难以恢复去年的风范。何况经过2017年的发展,自主品牌又有了新的进步。以魏派、领克为代表的自主精品化产品,越来越成为现代的有力竞争对手。反观现代的新车,在性价比和诚意上,都有不足之处。

形势改变,现代要想创造去年12月的销量奇迹,可能性并不太大。如果现代没法在12月销售14万辆汽车,今年就将在完成年度销量任务上第二次打脸。

现代的被动

有人把现代销量下滑,归结于两国关系的变化,当然这是一部分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现代在过去两年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中韩蜜月期”,而对于中韩而言,利益联盟本身就是短暂而脆弱的。

长期以来,我国的制造业以低端制造业为主。这样的基本国情在汽车市场上的表现就是,自主品牌以低端市场为主。局限于低端制造业没有出路,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是目前我国的基本现状。欧美和日本占据这更为高端的制造业市场,中国的制造业突围,首先要大规模波及的必将是韩国的制造业。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中韩抱团取暖,是短时间的。经济上的冲突和竞争,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两国之间的共同主题。 

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发展,最终的目的是取代西方在高端制造业上的霸主地位。自主崛起和合资下探,是中国和西方的制造业的相互对抗,韩系仅仅是这场对抗之中的炮灰而已。炮灰自有炮灰的活法,依靠不断积累市场保有量和口碑,创造自己独立的特色,游离于两大集团之间而生存。

80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对于现代来说本不应该太高。但如果现代连这个目标都没办法实现的话,消费者会怎么想。失民心者失天下,在自主和其它合资品牌的合力绞杀之下,不失民心才能保住自己的潜在市场。

如果现代不断食言,不断失信于民,未来还有没有其一席之地?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7067关注 | 558作品
+ 关注
不发表肤浅的观点;不发无用的东西;不炒过时的话题;不了解真相绝不发表观点;北滨一路出品,力求要害,拒绝河蟹。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