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给拜腾汽车的九个问题

17年9月,毕福康和戴雷,两位前宝马高级经理人,通过PPT,在上海发布了一款颇为惊艳、大胆的汽车。



因为游侠、乐视汽车以及一些同类事件频繁发生,无论是业内还是公众,对创业造车公司越来越态度谨慎。发布会上的PPT越精彩绝伦,大家脸上反而更多是怀疑而非惊喜。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几个月前,对于BYTON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将信将疑。

● 超宽屏幕、方向盘触摸屏,前脸动态灯光影像,这真的有很大的实际价值吗?

● 这么酷的概念车,制造难度会很高,量产还原度能有多高?

● 都酷的起飞了,价格还能控制在30万人民币起步吗?

众多国内的创业造车公司,无论最初概念车如何天马行空,玩票的赛车如何不计成本,最终交卷的量产车,包括蔚来、威马、小鹏、车和家,其实都未超越大家的“常规预期”。

所以我个人本能的觉得,BYTON这是要干嘛,会不会有哗众取宠、吸引眼球的考量?最终量产的作品还是会比较套路吧?

没想到,这次CES现场,BYTON真的带来了一个跟PPT一模一样的电动概念车,而且是可试驾的,不是纯样子货。(能不能试驾,非常重要,间接说明了这个概念车是纯摆设还是要指导后续量产的)






据说主要特征都会在量产车上保留,这说明这个概念车不是那种纯粹天马行空的早期概念呈现——不像这次红旗发布会展示的概念图片,那个意义就不太大。

这样一个可实拍、可触摸、可试乘的实物,对我的刺激远超纸上谈兵的PPT。


当然,疑问是不会被打消的。

这就像你看到一个穿着短裙的超级美女在办公室门口等你下班,你第一反应是非常惊喜,第二反应可能就是“这太不真实了,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来等我下班。到底是我在做梦,还是有人想耍我?”。

我综合了自己心里的疑问、之前收集了一些网友和同行的疑问,归纳在下面。

同时,因为我在CES现场,通过参加发布会、试乘车辆、专访了多位BYTON的高层。我可能比一般人有一些不对称的信息优势,我会试图针对这些疑问,把我目前了解的信息给到大家,也会穿插一些自己的评论观点。

疑问1:在方向盘有触摸屏的情况下?气囊可能没空间布置,会不会影响安全?

通常方向盘的中央会布置安全气囊,碰撞发生时,气囊从中爆出、展开,保护驾驶员。

所以大家很容易怀疑这个方向盘触摸屏幕把气囊给占据了,那是不是就不安全了。这个屏幕肯定量产的时候就没有了。

分管整个产品研发和制造的CEO,前宝马集团全球VP,毕福康博士回答了我这个提问。他说这个概念设计是很酷,但最初他们一直没有办法落地。花了很长的时间寻找供应商,最终他们和一家供应商一起搞定了这个技术难题。

方向盘的正中是屏幕,屏幕到下边缘之间,也就是BYTON字样的里面,是一个安全气囊。

​他还特意补充说,因为法规的原因,他们设计了两个版本,中国欧洲的气囊比较小比较窄,美国的要大一点。因为美国有一些州法律允许试驾员不系安全带,所以需要更高的保护。

疑问2:方向盘触摸屏幕的操控体验如何?能有良好的体验并且兼顾安全吗?

就这个问题,我采访到了前苹果公司iMac的交互设计师Jeff 丛浩仁先生,美籍华人。

我问他开车的时候,用双手来触摸方向盘中央的屏幕,会不会不安全?不方便呢?

他说,从交互的角度,有不同的方案,他们提供语音控制、手势控制、触摸多种方案,就是让用户比较灵活的选择。他的很多操作,也可以不用手,直接通过语音控制也可以。

至于触摸,在开车过程中你去触摸方向盘中央区域,是不是需要用户分散精力,改变视线?是的。

但是现在常规的汽车,触摸屏在整车中控区域,用户需要把眼神偏离正前方,向右侧伸长手臂才能控制,相对于这种交互方式,在方向盘中间进行操作已经是一种改善了,不是吗?因为用户不需要扭转身体,视线还是向前的。

此外,戴雷博士还提到过,尽管法规不允许也不安全,但实际上大量中国用户,也许有50%,在开车过程会不时去使用手机的导航以及其它功能。你很难单纯靠法规来阻止用户在开车过程中,和移动互联网隔绝。因为人性是很难被强迫的。

最好的办法不是靠法律强迫人类在汽车内离开移动互联网,而是创造更好的车内交互,把互联网带入汽车,帮助降低风险。这是传统的汽车车内交互没有做到的,这是新交互方式的机会。


跟丛先生聊了很多,为了更好的让大家理解。我来概括和延展一下:

从设计师的角度,可能没有100%完美的交互,但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去改善,去比一般的产品做的更好。

现在很多用户的汽车有很大的中控屏幕,有触摸操作,但使用体验不好,最后用户实际上在开车的时候绑了一个手机,或者直接在手上操作手机,屏幕小看不清楚,也不安全。

这说明目前汽车的智能交互做的并不好,所以需要改善的方案。这种改善肯定不是返回刀耕火种的时代,去回顾大量的物理按键——那是很多人习惯的方式,但在未来,其实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案。

因为现代智能汽车的功能数量和信息内容,比20年前的汽车多了10倍多不止,如果只用物理按键,根本满足不了用户体验。

1998款本田雅阁 1998款本田雅阁
2018款本田雅阁 2018款本田雅阁

20年中,本田雅阁仪表和中控区域的电子化和智能化是非常明显的,物理按键减少了50%以上。再过10年,也许本田雅阁的中控区域只会保留1-2个物理按键。

雅阁是一款实用主义汽车,从来不以智能交互作为核心卖点。雅阁尚且如此,这说明车内交互进化的趋势是无可阻挡的。


这就像手机的进化,诺基亚的全键盘手机E71做的相当不错,但这种交互设计在智能手机时代,是无法满足用户的。唯有一个像iPhone一样的大的、可精准触控的屏幕,才能支持无限多的交互方式,从而满足各种APP、各种信息呈现的需求。

电子产品的通用进化规律:屏占比越来越大 电子产品的通用进化规律:屏占比越来越大

手机从键盘时代发展到大屏幕触摸时代,这不光源自人民群众审美上的需求,本质是因为功能实际的需要!


汽车也一样,我相信这一点,所有优秀的全球汽车设计师是有共识的。每个品牌,或早或晚,都在增加产品中的屏幕面积、优化触摸体验、扩展包括语音、手势、人脸识别在内的更多交互方式。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BYTON的内饰设计思路,是站在从2019年底-2026年这个长周期的通盘考虑。所以我们不能用2017年的现状去评估它。

2020年开始会有更多的量产车进入L3级别自动驾驶(今天只有奥迪A8实现了),2025年可能L4级别的技术就会量产化。从L2到L3,会有很大的跨越,车内的交互需求会完全不一样。驾驶员在车内将越来越游刃有余,直到L5完全实现无人驾驶。(有些朋友可能低估了L3的意义,实际上L3的定义就是,在特定情况下,车辆会完全接管驾驶的职责,在这个情况下,驾驶员有机会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人们可能觉得6、7年是很短的时间,其实非也。

如果我们搭乘时光机,把自己退回2010年,我们也会很难想象今天汽车的进步速度。你一定想不到有个叫荣威的中国自主品牌,在2017年就能够远程OTA升级,把斑马车机2.0版本,推送给几十万车主,其车机功能领先大众通用大概3年或以上的水平。


有人提到这么大的大屏幕,很难去触控操作!

这是一个误会,BYTON的大屏幕是不能触控的,只能用语音控制、手势远程控制或者用方向盘中央的触摸屏来触控。

疑问3:大屏幕是很酷,但是这个屏幕摆在前挡风玻璃和试驾员之间,有人说,它可能会阻碍试驾员的视野,会这样吗?

信息分享:来自前谷歌X无人车、奔驰、奥迪、凯迪拉克的UI/UX设计执行总监Wolfram,在被我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二话不说,找了一张纸和一支笔,现场给我补了一节初一几何课程。

这位有艺术家气质的帅哥,手绘能力不俗,如图。

他说,只要在工程上,满足驾驶员水平向下4.5°的视线,不受任何遮挡,视野就不会有问题。BYTON的大屏幕不会违反这个规律。

此外,关于这一点,在试乘实车的时候,我也实际体验了,应该视野是不会有影响的。

疑问4:大屏幕的量产可行性?UI体验如何确保?售后维护成本如何?

信息分享:大屏幕绝对是观众们兴趣焦点和质疑焦点。

因为这样一个配置,出现在2018年初,确实有些“Unreal(不真实)”,如果能够量产,可以说是全球首发。关于这个问题,我问了CEO毕福康博士、总裁兼联合创始人戴雷博士,智能汽车用户体验副总裁丛先生很多细节,得到了很多反馈。

首先,两位博士都分别亲口确认,量产车会有全面屏。

毕福康承认这个屏幕的设计和制造很有挑战,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去寻找供应商,没有人能接招。直到他们最后和BOE(京东方)一起,搞定了这个东西,他们才松了一口气,觉得这个大胆的设计,终于可以不停留在图纸上。

(我有不少朋友在汽车创业公司,据我所知,其实对全面屏幕,有过设计构想的,绝对不止BYTON一家,只是有些汽车公司的项目节点可能比较靠前,当时他们可能咨询了一大圈,发现没有供应商敢接这个活儿,只能放弃这个大胆的设计。BYTON比头一批初创造车公司,时间节点大概要晚1.5年左右,所以他们面临的供应商环境,是略有不同的。)


我顺便给大家一些我个人观察的信息:

1 这两天BOE的股价大涨,我不知道是否和BYTON发布新车,展示了汽车全面屏有关系,应该一些知道内幕的人,早就知道这个屏幕是BOE来提供的。

如果BOE率先搞定这个技术,而不是其它的车用屏幕供应商,哪怕初期的制造成本很高、规模不大,这也是一个非常有看点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BOE未来,可能会接汽车全面屏的订单,接到手软。

电动车的崛起,设计和成本构成会变化,能带动宁德时代这样的超级电池供应商,未来很可能还会带动很多新兴的供应商。

2 美国时间CES展览第一天,9日下午,我在BYTON展台捕捉了这张照片。

几个说着普通话的中国人到展台看车,毕福康和戴雷两位联合创始人亲自迎接。我看了一些中国人的胸前名牌,应该是BOE的两位高管。

无事不登三宝殿,在CES第一天,BOE高层到场,和BYTON高层相谈甚欢,不可能只是礼貌吧。双方的合作应该关系是很紧密的。

3 BYTON概念车的大屏幕设计,被确认会延续到量产车上。但是具体的呈现形式,我认为不排除会有变化。

4 CES现场转了一圈,看到了很多汽车全面屏设计或者类似设计。虽然都是概念车,但至少说明了,这是一个多家汽车品牌都比较认可的趋势。

丰田概念车Concept-爱i 丰田概念车Concept-爱i
起亚概念车内饰 起亚概念车内饰

为了求证大屏幕的技术细节,我还试着联系上了一位BOE的内部人士,但他非常职业,表示因为BOE和BYTON的保密协议,他无法向外界透露任何消息。


BYTON现在不过是在尝试去做特斯拉2012年在Model S上做到的事情。

当年特斯拉推出17英寸超大屏幕的时候——我在东风日产工作,当时我的日本产品和设计同事,把8英寸的车内屏幕,还信誓旦旦的称之为“很大很高级的车内屏”。

按照当时日产的思维和标准,那个特斯拉的17寸,是根本做不出来的。

不光日产,其它奔驰宝马奥迪也没有做过嘛。奔驰到今天还没有量产过任何一款触摸屏,尽管除了它以外所有的OEM都这样做了——准备夸奖奔驰坚持物理按键、坚持良好靠谱用户体验的朋友,我需要提醒你,奔驰马上就在A Class开始陆续上可触摸的大横屏 :)

那为什么特斯拉那么早就做出来了呢?

我不敢说。但我觉得这反应了一点:

传统大OEM和传统大供应商,他们的心态是求稳。稳健发展第一,震惊世界第二。

新创品牌,才有可能不顾一切、创新求变,因为不求变就等于慢性死亡。这固然会导致风险和失败概率变高,但也有机会做出真正有突破的东西。


所以小米第一个把高性能智能大屏幕手机干到了2000元。小米第一个做出了全面屏手机小米MIX,而不是苹果或者三星。小米为了节省渠道费用和经销商成本,第一个做到了高度电商化直接销售。
所以Model S首先做了17寸的超大屏幕和智能弹出门把手,Model X首先做了无敌视野大前挡风玻璃和一对性感的大翅膀。
所以特斯拉自己玩命烧钱在全球建立直营店和直营超级充电站,蔚来玩命烧钱准备推换电。
所以上汽和阿里的合资创业公司,斑马汽车,在2年的时间里,就玩命开发了一个领先传统主流OEM好几年的智能车机,大胆的装到了售价15万的SUV身上,还搞什么终身常规流量免费和OTA升级。你去问问大众、通用到哪一年开始才能实现OTA升级?人家特斯拉2013年就做到了。


这些事儿,都不合常规节奏,也不一定都100%合理有效,但这些事儿,就是创业公司会做的事情。

这些事儿,宝马、奔驰、丰田、日产,不是能力上不能做,而是流程上、思维上、体制上,不支持做这样的事。

所以,当我们看待一个创业公司的行为的时候,我觉得,不能完全用传统的标准和经验去看待。带着这种严谨性和经验上的优越感,一般都会轻易的下结论,会嘲笑新公司走火入魔。

就像2012年我在日产的时候,跟几个日本人、中国人聊起当时刚出Model S的特斯拉,我们的核心态度是轻视和不屑一顾,觉得就一富人玩具,觉得日产Leaf这种经济适用小电池短续航,才是电动车的正道。实际上,跟Elon Musk比,我们才是树上的猴子,理解不了人类的思想。


关于大屏幕的UI呈现,我个人有一个疑问一直没想明白,我觉得特殊屏幕尺寸的智能终端,往往是很难生存的,因为在UI适配上,难度太大了,第三方会很不愿意配合。

我问丛先生,这么宽的屏幕,是一个特殊尺寸。需要第三方的开发者和内容提供方,来适配,才能集成在大屏幕上,给使用者良好的体验。

但你们怎么确保别人愿意跟着你一起玩呢?你这个屏幕的尺寸太特殊了,业内主流的APP设计都是针对iPhone、iPad、Macbook这种尺寸比例的,如果要让他们为你自己独家定制,会很难。

丛告诉我说,没错,确实你不能让第三方那么麻烦。所以他们的大屏幕在硬件上是一体化的,但实际呈现上,会一分为三。

左中右三个区域,显示各自不同的内容,这样就能够让第三方的应用更容易适配。

在试乘的时候,丛先生担任了驾驶员,向我展示了很多大屏幕的操作。也验证了他的说法:

整个屏幕被分为三个区域,各自显示信息。这些屏幕之间的信息可以交换。对于个别应用,比如地图导航,可以只占据一个,也可以延展占据不止一个屏幕。大多数应用都是只占据一个屏幕。


关于屏幕的售后维护成本,我得到了来自CEO毕福康和UI/UX设计执行总监设计师Wolfram的双重验证。

毕福康很明确的说,屏幕就算破裂损害了,更换的费用肯定比我们想象的低很多。

Wolfram告诉我,一般的低速碰撞,这个车内屏幕不会有什么问题,这些在设计和制造中对强度会做考虑。如果是特别强烈的碰撞,首先要确保安全性,这个玻璃会采用类似前挡风玻璃一样的技术,就是万一冲击严重,它会裂而不碎,不会飞散出来伤害乘客。

当碰撞万一很严重的时候,这个屏幕可能会损坏,但你就不必光操心屏幕的修理费用了。任何车辆发生严重碰撞,维修费用都不会低,一个屏幕的费用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头。


其实,在我个人看来,这个屏幕虽然尺寸很大,但和一般的车载中控屏不同,但是只显示图像,没有触摸功能的。我们都知道家里的50英寸电视屏幕,其实屏幕成本还没有你的iPhoneX高。决定成本的东西,不光是尺寸大小,还有功能特性。所以这个屏幕应该是不如正常人本能直观感受的那么金贵。

疑问5:企业治理模式?

两位德国高管,之前是职业经理人身份,现在是联合创始人身份,但是大股东毕竟是中方资本,这种情况下,如何理顺企业的治理模式,对企业战斗力的充分发挥,影响是很大的。

这个问题我问了毕福康博士。因为我心里觉得,从来——如果不是我太孤陋寡闻的话——我的印象里,从来没有老外在中国,融资创业,做成大事的。

因为在中国做大事,你得很懂中国,得很接地气,得不脱离人民群众和实际情况。

从我在多家大型外资品牌车企的工作经验来看,越往上的老外,越有可能官僚主义和经验主义,越不了解中国实际情况(当然不一棍子打死,也有不少实干家)。这些情有可原,因为他们都是职业经理人,派到中国干个2-3年就走,他们追求的是短期业绩,而且中国市场顺风顺水,过去十几年基本都在快速增长,只要不运气太差,来中国混几年回去就能高升。在中国拿着丰厚的薪水和外派补贴,享受着上海新天地月租5万元的豪宅和公司配的GL8,再报销两个孩子在上海的国际学校学费,这是外企高管的常规情况。

一个外企高管的成本经常能顶的上100个中方普通职员,你可能觉得很疯狂,但我告诉你这是事实。

对于毕福康博士和戴雷博士来说,做老板还是做职业经理人,这是本质的区别——同样的才华,在前者的身份下,心态不一样,战斗力是完全不同的。

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老毕博士微微一笑,我猜他知道我的潜台词到底是什么。

他告诉我说,不光两位德国老大,其它全体员工,是全员持有公司期权,员工集体的期权占到了20%。这就把员工的利益和公司捆绑在一起了。(这么做,是为了尽量避免员工把个人利益摆在公司利益之上)

然后,持有较高股份的,是中方投资人。但董事会经过授权,把运营管理公司的权力给予了两位德国老大。(这么做的话,最专业的人才能充分获得授权,做专业的决策)


关于BYTON的公司治理,我建议大家关注一个细节,颇有乐趣:

在FF91去年CES发布的时候,贾老板是非常抢戏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表达都比较多。

而这次BYTON的发布会,主角显然是毕福康和戴雷两位行业经验丰富的博士,中国投资人只是在最后短暂上台,简单说了两句话,保持了比较低调的姿态。


还有一点,我没有问,但是很容易想象。

如果是毕福康博士一个人来中国创业造车,我完全不敢看好,因为他不懂中国啊。但是戴雷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将近20年,我在发布会结束后,跟他攀谈的时候用的是英文,他直接就地道的普通话回过来,跟我聊了一会。他的中文水平足以舌战群儒(舌战众多中国记者),他有一个中国老婆,对中国是非常了解的。

所以这两个人的组合真的是非常有意思,也非常特殊。

疑问6:为何BYTON的发布会上,没有一页PPT去谈加速性能?难道机械性能不重要,只有智能互联重要吗?这首先是一台汽车!

把这个问题抛给戴雷博士之前,我特别回顾了发布会的内容。确实,很罕见的,一场汽车发布会,对汽车的机械性能几乎0提及。

显然,从传播策略上,他们想要塑造这个品牌、这款车在智能科技上的尖端形象。

但我觉得普通公众还是会在意这个事情,所以我就问了戴雷博士。

他说,其实不是他们不重视机械性能啊、制造工艺啊。相反他们认为这个东西是造车的基本功能。发布会的时间有限,不能面面俱到,他们不想“把所有的都说了,让你觉得所有的都没有说”,而是有侧重点去表达。

实际上,这车的性能和工艺不会差。百公里加速在5-6秒之间,比同级别的绝大多数汽油车强不少,跟电动车比也不弱。制造工艺方面,他们对标BBA。

但他们觉得,现在有这么多电动车创业公司,传统OEM也都会造电动车,BYTON不想被仅仅被认为是“另一个电动车品牌,平平常常的”,它需要有自己的独特标签,有强烈的差异化,去获取它的粉丝。

戴雷博士是营销专家,他展开谈到了他对如何创立新品牌的想法。

他说,一个新品牌,最重要的是有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群铁杆的爱你的粉丝。为此,你需要有强烈的特性。重要的是有一些人强烈的真诚的爱你,宁愿“大部分人都不爱你,少数人疯狂爱你”,也不要“大多数人都觉得你还不错,挺OK的”。因为在第一种情况下,那些少数人会真的购买你,会和你一起发展成长。在第二种情况下,他们只会“十动然拒”,觉得你还挺不错,比较欣赏你,然后去买了一台奥迪Q5或者丰田汉兰达。

(前者案例:Jeep;后者典型案例:观致)


这个道理,懂营销的朋友,应该都听说过。

但是,很少有品牌真的能实践做到。毕竟这个世界上,往往是知易行难。

所有人都懂,最重要的是有一部分人热爱自己,但实际执行时,绝大多数品牌的绝大多数产品,就是满足于做一个“和别人都差不多一样的平庸货色”。

对于传统品牌,做到这一点,品质靠谱价格合适,也是能卖的。你看日产、现代不就天天做这些车子嘛。

对于初创品牌,如果仅仅只是做到这一点,必死无疑——我把话就放这里,大家以后慢慢看,观致后面,还有很多后继者。

疑问7:这样一台车,BYTON计划30万起,但如果是宝马这样的成熟OEM来做,定价可能是50万起。你们该整车如何控制成本?企业盈利模式如何?

传说毕福康博士的风格是媒体记者最喜欢,但公司PR部门最害怕的——他不打太极,喜欢直言不讳。

当我把这个敏感问题抛给他的时候,他并没有回避。

我归纳了一下他的解释,大概如下:

1 整车全部供应商都找中国公司

他这么说,应该是强调,和很多外资品牌的合资OEM不同,他们习惯部分国内供应、部分进口。有时候从外国进口并不是技术原因,而是为了把利润输送到国外,留给自己的利益圈子。这算是圈子里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小秘密,合资企业特有。

他认为中国汽车供应链越来越有竞争力。谈到兴起,他还说了一个小故事。他不久前去拜访过一次吉利汽车老板李书福,李老板请他体验了他们的一款人民币13.8万的新车(原话如此,可能是指吉利博越,也可能是未来的新车),他说这车虽然便宜,但内饰看起来就跟宝马X3差不多。老毕当然不会认为博越已经追上了X3,他的意思是说,中国供应链有制造成本的优势,所以BYTON作为一家创业公司,要很务实的去最大化这个优势。


2 BYTON人不要太多,做事要快,减低企业的固定成本

他说:“很多人以为,求快会多花钱,其实不然,越快越省钱——因为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花钱。”他还说,在宝马这样的大型跨国公司,开发一个车非常花钱,流程很漫长,有些时候,并不是在工作,而是在花时间做决策。

有时候有人花了几个月,研究了一个方案,这个想法层层汇报、经过几个月,终于到了最高委员会,然后这个方案被干掉了。

而且,在大公司里,常见的情况就是,其实没有那么多人在工作。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感,他们会制造一些工作。

这些话,说的在场听者都会心一笑,其实这就是在说大企业病——大企业病是很难避免的,这是人类管理学的共同难度。


我不禁回忆起自己以前在日产的一段往事

我有一次跟我的日本老板说,这个Tiida背后的Badge(尾标)太多,尾标中字符也太多,可以砍掉一些,否则和本来就有点俗气的尾部造型结合在一起,是一场视觉灾难。
日产Tiida 2010款1.6T CVT 最多有四个车尾标,其中包括4个汉字和26个英文字符(Pu 日产Tiida 2010款1.6T CVT 最多有四个车尾标,其中包括4个汉字和26个英文字符(Pu

我的日本老板让我做一个PPT去分析这个事情,于是我认认真真的做了一个报告,研究了大众、通用、丰田、日产、现代在国内的尾部Badge情况,我认为大众的方案是最佳的,而日产几乎是最差的——日产的造型本来就不如大众线条简约优雅,又加了这么多画蛇添足、字体大小和形状都不统一的标牌,更显出一种毫无美感的繁复。

与Tiida同一级别的大众高尔夫,仅用四个汉字和7个英文简单表达了生产厂家、车型名和核心技术 与Tiida同一级别的大众高尔夫,仅用四个汉字和7个英文简单表达了生产厂家、车型名和核心技术
我的老板听了汇报以后,认为很有道理。但他跟我说,如果我想要让这个事情最终搞定,我需要再跟老板的老板沟通,然后搞定市场营销的XXX和造型部门XXX,然后再跟日产总部的造型中心负责人和产品负责人沟通,最后再XXXX就差不多可以了。

我说:Thank you and Goodbye!然后把这个PPT丢进了回收站。

在大企业工作过的朋友应该知道,按部就班是比较轻松的,你想做一点变化,沟通和决策的成本是极为巨大的。沟通的成本比做事的成本高100倍,所以大公司里很多时候有很多“沟通的伟人和执行的侏儒”。

这就是为什么每个行业都有特别强大的巨头,但“歌利亚巨人与年轻大卫”的故事,依然会不断出现的原因之一。

我知道的最疯狂最努力的北美汽车创业公司是特斯拉。马斯克对企业的管理风格是红色独裁高压集权,拼命“压榨”(或者你也可以说是激发)员工的每一分潜力。

北美10年前的电动车革命风潮,有超过30个创业公司,在媒体上展露过头角,最后只活下来了一个,就是特斯拉。特斯拉不是启动最早的,也不是最早拿到投资人和政府资金支持的,但特斯拉是最拼命的。

特斯拉有很多地方非常优秀,值得称赞,但招募一群有才华的工程师,然后让他们疯狂加工、玩命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是他们能活下来的重大因素之一。

我不知道BYTON的团队有没有特斯拉那么拼,但我比较欣慰的是:至少毕福康博士和戴雷博士在沟通过程中,一直强调自己的企业文化就是创业文化,就是拼就是努力。帮我安排专访、对接信息的BYTON公关部门成员,也基本是后半夜还在工作、每天只睡3个小时的状态。


3 BYTON更好的控制销售成本,通过直接销售模式

毕福康说宝马的销售成本是25%。这意味着,宝马卖车赚到100元的同时,有25元,直接或者间接的投入到了:媒体传播、市场活动、促销、相关团队工资、经销商补贴、培训和各种支持等费用中去。

作为前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品牌的一员,我也算对传统OEM运作汽车零售这门生意比较了解。说句实在话,卖高端车很难,做好相关的营销工作不容易。是不是在营销环节花了很多钱?确实如此。因为这个事情不容易。卖50万一台的车和卖5元钱的烧饼,不是一回事。

毕福康表示BYTON规划的销售成本是12%,比传统企业节省13%。

想省这么多钱,核心是变更销售模式。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精简中间环节,是一个办法。

但老毕没有把这一点详细解释。

之前戴雷说过,BYTON希望做直接销售,但同时各地会有经销商来一起做运营工作。

这是一个比较新的解决思路,既不是特斯拉式的全直营,也不是传统OEM的汽车经销商4S模式。

我觉得要兼顾两者的特性,这并不容易。且看未来BYTON到底如此落实。


4 BYTON的财务模型是三台车一起算的

BYTON这次展出的是一台SUV,这台车将在19年底量产。接下来会有一台轿车和一台MPV,都是同一平台的。

设计这个框架,让三款车互相之间共用零部件超过60%(有利于分摊研发和模具成本),是这个财务模型的关键。

三台车一起,在上市后4年的时间里,把年销量提升到30万台。

按照这个节奏,盈利就不是问题。风险肯定会有,盈亏平衡点会在每年30万台的数字之下。


上面老毕说的三个方面,合在一起,可能就解释了为什么BYTON对于这台车的成本控制有信心,他们坚决的表示起步价就是30万人民币的水平,这是从项目成立就开始的规划。

据我判断,蔚来汽车ES8项目最早的规划起步价也是30万左右,这从他们2年前关于未来的一些新闻稿件。当时很多媒体一起报道了这个数字,凭借我的经验,这不会是一场巧合。


Autolab15年9月报道:


但是后来应该是在开发过程中,项目成本一再增加,最后的价格大家都看到了。

希望BYTON不会重蹈覆辙。

我自己经历过一次这样的事情,因为意外的各种原因,项目成本大为提升,导致产品被迫变更市场定位,最后的教训是很惨痛的。


我预感,后续对于BYTON来说,在“尽量保持概念车还原度”和“有效控制成本”之间,一定会有一番痛苦的抉择。

不过让我比较高兴的是,我终于没有听到——“我们的盈利模式是:硬件不赚钱,未来靠生态和软件赚钱”这种屁话。

如果有人在汽车制造这个行业,跟你说这样的话,在可以预见的十年之内,他都是在忽悠你。

汽车OEM,必须靠硬件赚钱。

疑问8:为何在发布会现场,发布了亚马逊Alexa语音技术合作、4.5万美金?可是这个车应该会在中国发售?

原因很简单。CES是一个坐落在美国拉斯维加斯,面向国际媒体和专业人士的盛会,不在中国。BYTON的发布会,50%以上是国际媒体人参加。

4.5万美金一来方便全球人士理解,二来也是未来BYTON在海外的一个定价指引。

毕福康博士说,BYTON的计划是19年底在中国销售,2020年中进入美国加州,2020年下半年进入欧洲市场。节奏紧凑的原因是,作为一款全球车,不能让客户觉得不新鲜。他们相信,只有能在全球多个区域市场都取得市场,才能真正定义一个高级汽车品牌。

我觉得这一点毕福康倒没有说错,低端汽车品牌常常有很强的区域属性,全球各地有自己的独特本地品牌,很多大型的本地区域品牌,在其它大洲可能是0存在感,比如吉利之于欧美日韩,比如雷诺日产集团子品牌Dacia之于亚太和北美地区。但在高端市场,是存在普适价值的,全球都会认同宝马奔驰奥迪雷克萨斯比一般的品牌高级。


亚马逊Alexa合作智能语音技术,也是为了海外国际市场。

在国内,BYTON正在和BAT洽谈,预计会选择一家进行合作。(中国国情,不必多说)

疑问9:BYTON目前展出的是一台概念样车,对量产有指导意义,但后续如果要量产,还需要大量的投资,包括建立工厂,等等。融资计划和进展如何?

确实需要很多资金:

建立技术平台,以及首款车型量产,需要花8亿美元左右。

30万产能的工厂,这需要花10-12亿美元左右。

老毕这句话大概是说给投资人听的,他们需要20-22亿的资金——这个数字并不夸张,蔚来汽车李斌曾经在于欣烈老师主持的知乎Live中说过,没有200亿人民币,不要来玩创业汽车的游戏。


毕福康还提到,BYTON有一个清晰的商业计划,分三个里程碑。

第一个里程碑是在2017年7月的时候完成技术上的概念和整个车型的设计,通过第一个里程碑我们拿到了A轮的融资。

第二个里程碑就是我们要在CES展上展出我们的样车,这个已经实现了。基于第二个里程碑,我们会做B轮的融资。

我们很多投资者也都是专门来到了CES来看这个产品,而且他们也体验了产品,进行了试驾。我想我们应该是会在6到8周的时间之内完成B轮的融资。

第三个里程碑就是真正在工厂当中生产出第一辆车,这会是在2019年的第一季度。通过这样的里程碑,我们会开始C轮的融资。

此外,他还透露,2018年4月份,量产车的试制样车(非这次展出的概念车)就会制造出来,一共50台。对这款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届时继续关注我的报道,我会尽力在第一时间跟进这个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知道——这次BYTON的概念车确实惊艳,但量产版最终有多高的还原度。


最后,给大家看一段我在试乘现场拍摄的BYTON concept视频。

百闻不如一见,还是实际体验最有说服力。


最后,给大家看一段我在试乘现场拍摄的BYTON concept视频。

百闻不如一见,还是实际体验最有说服力。


外观实拍视频:

内饰体验和试乘过程实拍: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167关注 | 36作品
+ 关注
电动车品牌和用户咨询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7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