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中国版的桑塔纳 能带领国产轿车走向崛起吗?

(文章大概3700字,读完大约需要10分钟)

写在前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首先是前两天写了两篇汽车盘点文章,分别是轿车和SUV在2月份的销量前十名盘点,有趣的是,同样是国产,为什么SUV销量TOP10中可以占据8席,而轿车领域自主品牌仅有2个?而纵观去年整体的轿车销量,前10名基本被合资品牌占据,吉利的帝豪成为了唯一挤进前十的“独苗苗”。国产SUV和国产轿车销量的巨大反差引起了我的好奇。

第二个原因,前两天有个同学问我预算在10万块钱左右(最好不要超过10万)建议买什么车。我热心的推荐了几款国产车:荣威i6、宝骏510、帝豪GL之类的,结果她回我了句:你觉得朗逸和宝来怎么样?让我一时说不出话来。感觉自主品牌在普通消费者眼中的认知、形象提升还是需要时间的。

在我童年印象中,大人给我买的远动鞋都被称为“耐克鞋”,那时候街上跑的车好像都统称“桑塔纳”,只要是越野车好像都被称之为“吉普车”。(暴露年龄啊)可见当时这些舶来品对中国老百姓的影响有多大。桑塔纳在80年代就已引进到国内,并且时至今日还处于销售状态,可以说是中国高速发展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也见证着中国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精神层面的改变,要说桑塔纳是中国的“国民车”是一点也不为过。如果要聊桑塔纳,可以聊很多故事,但是今天想要说的主角,是我们的自主品牌——帝豪。

扭转“口碑负资产“ 自主品牌轿车任重而道远

先来回答文章开头提到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自主轿车卖不过自主SUV?首先就是消费者对SUV的喜爱:SUV高大的车型满足了国人“好面子”的心理,此外,随着用车场景的增加,家用车越来越多承担家庭自驾游之类的长距离通行,对于跑跑烂路,过个障碍更顺畅的SUV自然就更加受到追捧。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品牌SUV没有“口碑负资产”。记得一位业内人士曾说,“我们现在对中国品牌的印象都是他们5年前的产品形象”。这是一个悲伤的事实。吉利、奇瑞、比亚迪等中国品牌,造车不过十几二十年,当年造车初期质量低下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也就形成了今日的“口碑负资产”。而当下正红的几款中国品牌SUV都是新作,他们并没有前代车型的差评口碑,因此“没有坏消息就是好消息”。这是中国品牌SUV相比中国品牌轿车最大的优势。

那扭转中国轿车“口碑负资产”的任务为什么要交给帝豪?我们先看一组数据:2017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887.89万辆,其中中国汽车品牌销量为1238万辆,总销量占比约43%。猛一看,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快接近一半,可在最为主流的轿车市场,在2017年销量突破10万+的43款车型中,中国品牌仅占5位。而销量前10的排名中,中国品牌只有吉利帝豪以近24万辆的成绩跻身其中,成为中国品牌中唯一可与合资品牌对抗的车型,是不折不扣的自主品牌轿车销量担当。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5款全年销量突破10万+的车型中,吉利占据三个,帝豪与远景和帝豪GL一道,成为自主标杆。

口碑这东西,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时间去积累的。像文章开头提到的第二个现象,大家只要有了买车打算,哪怕是相对其他合资品牌,首先考虑到的依然是大众的车型,经过桑塔纳对消费者多年的教育,德系车给人的印象和口碑就是踏实、稳重、皮实。一个老司机曾对我说,现在的国产车什么科技配置、智能互联啥的不重要,都是“花把式”,只要把汽车传统三大件:发动机、变速器、底盘做的好就行了。所以,严谨的德国人的车受欢迎不无道理,这也让大众成为二手市场最保值的品牌。与之对应,即便自主品牌现在已经在传统三大件和主流合资车型差异不大,也需要一段时间让市场去消化证明,这个“刻板印象“的转变,真的急不来。

再来说回帝豪,这款吉利经典品牌上市已经有八年多了,八年以来,帝豪累计销量已突破140万辆,连续数年稳居中国品牌轿车销量冠军,也是多次跻身全国轿车销量榜前十的唯一中国品牌车。140万辆是一个什么概念?是累计销量最大的中国品牌轿车,平均每年近20万辆,一款车甚至可以抵得有些车企整年的销量。140万辆的累计销量,就有140万个车主的口碑积累。有一次,我用滴滴打车遇到的就是一位帝豪车主,问起他对帝豪的感觉怎么样,他口中很是满意,说最主要的是用不到10万块钱的售价买到了配置、油耗都不错的车,跑滴滴几年了没有遇到什么大毛病。我听了后其实还是挺欣慰的,虽然我没有买帝豪的打算,但是可以看到,消费者对国产车的传统印象正在改变和提升,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低溢价能力换消费者红利 帝豪还能带领自主品牌上探轿车市场天花板吗?

网上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说什么支持自主品牌,还不是因为穷?如果给你个30、40万,你会买自主品牌吗?”这是一句很现实的玩笑话,集中体现了当前自主轿车品牌溢价能力的不足。我们来做个假设,即便国产品牌轿车用了最好的发动机之一,底盘调校、变速器都采用和豪华车品牌一样的供应商,一样的平台和组装工艺,那时候你会花买奔驰宝马的钱去买国产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所以,知道目前在品牌溢价上不足的自主车企们也不会采用这样的造车和销售策略,吉利高端品牌“领克”和长城高端品牌“WEY”以及最近的奇瑞“EXEED”其实就是完成自主品牌溢价的车型。

那以帝豪、甚至是最近异军突起的宝骏310还能带领自主品牌市场上探吗?我认为可以!不是说帝豪会越卖越贵抢占合资市场,而是其主要任务是用出色的品质和实惠的价格来逐渐消除消费者心中“便宜没好货”的对自主品牌固有印象。

目前,他们主攻各自的细分市场是首要任务。拿最近上市的全新帝豪来说,全新帝豪主打 做“更懂国人的车”A级紧凑型轿车市场,价格处于7-10万元,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水平,全新帝豪无论是在外观、内饰质感做的绝对不必合资车差,再来看这个价位的竞争对手桑塔纳和捷达,帝豪至少便宜1万元,并且在车身尺寸上占据优势,轴距更长,车内空间更大,甚至给人感觉不是同一级别的车型(见上表);与尺寸相当的福睿斯相比,帝豪价格便宜了2.7万元,一般而言,合资品牌比中国品牌享有20%的品牌溢价,合资车超过这个幅度卖的太贵,消费者自然也不会买合资车的帐。

配置方面,那更是中国品牌的优势:新帝豪采用全液晶屏的仪表盘+全新一代G-Netlink吉利智能车载系统,支持CarLife及CarPlay智能语音交互;手机App车辆远程控制,可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车辆。安全配置上,像EBD、ESC、TCS等等丰富配置一个不少,也许你并不需要记住那么多专业配置名称,但是你只要知道帝豪甚至是自主品牌的领先所在的地方是把合资品牌溢价的钱放在了汽车配置上。这些对于开了几十年车的老司机也许并不买账,但对于像我这样想要入手人生中第一辆车的90后年轻人,优惠的价格和丰富的配置还是很有吸引力的,给人感觉科技感十足。像HAC上坡辅助系统、TPMS智能胎温胎压监测系统、智能高清行车记录仪等功能真的是用过就回不去了。

中国有一句俗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既然帝豪在产品力上,已然超越同级别的合资品牌,目前所欠缺的就是品牌认同感和附加值。有人会说:“不要买国产车,他们都是在配置上吸引人,开过几年毛病很多,基本硬件做不好的。”我认为这就是我文章中一直说的“刻板印象”和人云亦云。

就拿吉利来说,自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以来已经有20多年的造车经验,虽说不是特别长,但若连基本的汽车硬件都做不好,那何谈2017年124万的销量位列自主品牌第一?难道去年124万的吉利消费者都是傻瓜吗?再拿我个人比较喜欢的领克01来说,和沃尔沃XC40一样的CMA平台,一样的供应商采购,一样的底盘调校,甚至是一个流水线走出来的汽车,如果你认可沃尔沃,有什么理由不认可领克呢?这几年吉利看似财大气粗的到处收购,其实是消化了很多技术并下沉到自己家的车型上。

就好像当年的华为手机,我2011年上大学时候的华为,还是靠和运营商合作充话费送手机,当时的华为无疑是低端的代名词,也没啥市场销量。但是现在的华为,虽然我个人不太喜欢(设计偏商务,品控嘛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却是中国自主品牌的骄傲,簇拥一大批粉丝,尤其是激发了中年大叔的爱国情怀。你身边有没有一个拿着带翻盖保护套华为手机的胖乎乎大叔?尤其是华为自主研发海思麒麟处理器已经在高端市场占得一席之地(这点很厉害)。从充话费送手机到卖到了4、5千元,华为手机在外观、品质、系统进步飞快,成功实现了品牌溢价,一改消费者心中国产低端的形象。汽车行业我相信也一样,给自品牌主以时间,我觉得未来,他们大有可为。我也很期待帝豪能成为中国下一个“国民车”从当年的搅局者变成立标者、引领者。

结尾:对于帝豪和自主品牌轿车的一些想法,真的是一写就停不下来,其实以前我和很多人一样,对他们也是有过不屑,但现在却对他们充满期待,就在我想结束这篇文章的时候,昨天的315晚会爆出了进口大众途锐的发动机进水门,加上之前一直沸沸扬扬的本田CR-V机油事件让我对合资车也有了新的看的方法。在这里我没有发言权对他们指指点点,更不会落井下石趁机说国产车好怎样怎样,只是想和大家说,车无完车,只要是汽车都会多多少少出现问题,但是合资和进口车,真的像你们想象的那么好吗?

罗马非一日建成,帝豪的成功也绝非偶然,8年来吉利帝豪以及自主轿车一路心酸和努力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时间到了2018年,我想我们对自主品牌应该有一个客观的审视,应该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看法,不卑不亢。或许未来的某一天,你不是因为价格的原因,却开车一辆自己喜欢的自主品牌轿车回家呢?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407关注 | 41作品
+ 关注
汽车爱好者,传递新鲜汽车类资讯,有态度,不跟随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0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