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的梦想

奇瑞,国内知名的汽车企业,因为一则新闻,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一次不是因为销量,不是因为产品,更不是因为观致(目前宝能是观致的主要控股方),而是因为钱。消息称,今年5月底,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芜湖召开了第二届第九次职工代表大会,大会以无记名投票形式,全票通过了关于奇瑞汽车股权转让的决议,奇瑞拟以不低于200亿元现金注入方式引入外来投资者,增资扩股形式入股奇瑞汽车。在普通人看来,这不过是一次国企改革而已。当前改革的春风正在席卷华夏大地,奇瑞的做法还是很应景的。但在明白人看来,奇瑞的这次改革却是狼狈的,它更像是一个无奈之举。至于为什么,我想但凡了解奇瑞的人都应该知道其中的苦辣。

不得不说,奇瑞的今天是令人唏嘘的,因为它曾有过无比辉煌的过去,产品实力,技术实力,销量表现都可称得上自主品牌中的翘楚,只不过时过境迁,竞争加剧,再加上自身战略上的失误,才走了下坡路。社长一直认为,奇瑞是有梦想的企业,尹同跃也是有梦想的管理者,不然也不会有那些个辉煌和那些个耀眼的成绩。

想当年,尹同跃毅然放弃自己在一汽集团待遇优厚的车间主任职位,南下安徽,开始自己的造车生涯,很多人都为这个有担当,有梦想的汉子点赞。实打实的讲,在那样一个年代,尹同跃能做出如此决定,绝对是有魄力的。即便放到今天,社长依然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这般果敢。而创造中国人自己的汽车品牌,则成为了尹同跃当时最大的梦想。

我们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仅有梦想和野心是远远不够的,何况又是在那样一个年代,又是汽车这类大工业品。我们都知道,国家对于汽车生产资质的审批是很严格的,不管过去,还是现在,都一如既往。当时的奇瑞同样因为“准生证”的问题四处碰壁,最后好在上汽施舍,才得以侥幸生存。

有了准生证以后奇瑞还是很奋进的,凭借风云系列车型的热销,奇瑞实实在在的风光了一回,更把产品出口到了中东地区,尹同跃的造车梦终于得以实现。一直到2010年,奇瑞的发展都是不错的,虽然中间有与上汽分道扬镳,但自身还算争气。2007年,奇瑞拿到了自主品牌第一个100万辆,成为自主品牌名副其实的“老大哥”。但2011年,随着观致诞生,奇瑞的命运就开始发生了改变。

社长认为,观致的诞生是奇瑞发展史上的重大节点,虽说这个品牌被寄予厚望,但他确确实实的拖死了奇瑞。自观致诞生以来,奇瑞的销量几乎是连年下跌,已从2010年68.2万辆的最高峰跌至2017年的43.6万辆,跌幅超过36%。而我们再看看吉利,看看长安,看看长城,几乎是清一色的增长。面对销量下滑,奇瑞曾给出过自己的看法,将其归为企业的内部调整,但我们并未见到调整后的销量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其主导的观致同样没有为其带来销量上的提升,反而是连年亏损,连续的输血已经让奇瑞捉襟见肘。很多人说奇瑞不会营销,社长认为,除了其自身的固执、偏执以外,钱同样也是摆在奇瑞面前的重要问题,几十亿、上百亿的投入打了水漂,这可是一个自主品牌十数年的营销费用啊。2018年,奇瑞终于下定决心,将观致剥离出去,人都说爱情有7年之痒,奇瑞和宝能也没过得了这个坎。

当然,除了烧钱的观致,奇瑞在战略上摇摆不定也是其掉队的重要原因。2009年,尹同跃对外宣布,奇瑞将打造四大品牌,奇瑞成为一个品牌名称,并与开瑞、瑞麒、威麟三大品牌一起组成奇瑞公司。但仅仅过了4年,这项重大而又宏伟的决定就被收回,所有产品再度回归到一个奇瑞。社长相信,任何一个企业也经受不住这样的折腾,更何况大而复杂的汽车企业,牵一发而动全身啊。有人曾经对九哥讲,奇瑞真的不是因为产品问题而掉队,而是它真的就像一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并且撞得头破血流,曾经的自主王者就这样被活活折腾的失去了位置,失去了底气。

与此同时,当各大车企发力新能源汽车,并在传统动力车型抢占制高点时,奇瑞反而安静了下来。在这一时刻,我们仿佛看不到了奇瑞的梦想,看不到了尹同跃曾经拥有过的雄心,同时,也看不到了奇瑞的未来。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品牌分析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455关注 | 42作品
+ 关注
80后独立车评人,深度挖掘汽车产业背后的故事!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3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