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车企中的“富二代”,却混到爹不疼妈不爱

拥有先发优势和血统优势的腾势,理应在新能源汽车成为潮流时,挖走最大的一块蛋糕。

然而数据显示,2018年6月腾势销量仅为175辆,上半年累计销量惨至0.06万辆,与火热的新能源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作为中国最早的电动汽车品牌之一,腾势的开局可谓梦幻:由汽车发明者戴姆勒和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头羊比亚迪合资组建,双方共同注资23.6亿元,各占50%的股份;早在2014年便上市了首款量产车型腾势300。

戴姆勒的品质标准、造车工艺结合比亚迪的电动技术,让腾势的底气十足,直接将自己定位为高端纯电动车品牌,但市场对此并不买账。

抛开腾势在外观设计上的种种槽点,两厢车在国内本就不讨喜。以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动力源,也与当前主流的三元锂电池背道而驰。

虽然在两次改款后腾势都有降价的举动,但目前在售的腾势500补贴后价格仍在29.88~32.88万元。同样的价格,为啥不买他的“表兄”奔驰C呢?

有戴姆勒加持,却没有奔驰的LOGO;有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的深厚积淀,却在8年中仅转化出了一款车型,甚至很多消费者根本不知道奔驰和比亚迪还有家合资公司叫腾势。以上种种,让这个品牌彻底在市场上失去了声量。

销量的不力连累了腾势汽车整体的盈利能力。比亚迪发布的财报显示,截止2017年底,腾势已经累计亏损26.1亿元,自首款产品上市起平均年亏损超6.5亿元。

股东双方只能选择输血为腾势续命。2017年,双方分别注资5亿元,腾势注册资金达到33.6亿元。短短一年后,双方又各自增资4亿元,以维持腾的正常运转。

输血的同时,奔驰也在为挽回腾势的销量努力。2017年,腾势400上市,腾势品牌正式发布“Engineered with Daimler Group戴姆勒集团联合设计制造”标志,并将其镶嵌在车尾,以戴姆勒的之名直接做背书。

同年,腾势400开始陆续进驻奔驰经销店,与奔驰、Smart车型共同销售,且后续由奔驰4S店为其提供销售和部分售后服务。戴姆勒希望借此帮助腾势扩展渠道,打造品牌知名度。

但结果收效甚微。数据显示,在销量最好的时候,腾势也不过月售1000辆新车,这其中还计入了来自大客户的订单。直到今年6月,腾势品牌的累计销量才突破1万大关。

就这1万辆还出事了。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称,比亚迪汽车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18年6月15日起,召回2014年9月19日至2017年12月5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腾势汽车,共计10064辆。

虽然此次召回是受高田气囊事件的波及,但对于腾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戴姆勒能为腾势做的,也不可能再多了。事实上,奔驰与宝马、奥迪在新能源布局的较量中已经落后。目前,戴姆勒已经准备另起炉灶了,它已出台了自己的新能源计划。

今年年初有外媒报道,戴姆勒集团将投资100亿欧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研发,为旗下梅赛德斯-奔驰品牌提供从技术到供应链的支持,目标在2022年前发布超过50款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10款以上的纯电动车。奔驰首款EQ纯电动SUV也将于明年正式上市。

另外,根据今年7月5日戴姆勒与北汽签署的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投资50亿元人民币,在北京奔驰建立纯电动车生产基地及动力电池工厂,生产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纯电动车产品。

由此可见,在戴姆勒的新能源布局中,腾势已渐处边缘。

同样,比亚迪也无暇顾及腾势。在宁德时代的压力下,比亚迪正在重组自己的电池业务,从封闭的体系走向开放。

和长安的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只是一个开端,比亚迪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表示:“预计未来还将加快开放步伐,引入更多国内外主机厂,还会有包括动力电池销售、设立合资公司、引入战略投资等一系列举措。”

对于腾势而言,既然爹不疼妈不爱,就该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如果它能放下身段,真正吸收消化来自戴姆勒和比亚迪的技术,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车型,或许还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文/秦志聪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车系: 腾势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5万关注 | 2.7万作品
+ 关注
构建汽车宇宙大局观,相信你爱的才是好车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1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