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涨价背后的逻辑,是韭菜成熟了

导读:近日,滴滴CEO程维在一则名叫《十年二十人》的访谈节目里面对滴滴近日的一系列举动进行了官方解释。


滴滴CEO程维在该节目中解答了“滴滴为什么会涨价?”这个问题。


程维表示,涨价确实是真的,前两年的低价打车完全是因为有滴滴公司在背后对司机进行高额补贴,也会通过各种满减、优惠券的形式来贴补乘客,所以才会出现当时的低价。


但是现在高额补贴已经不再推行了,所以也就是说,现在提高了的价格就是原先本来的价格而已。现在涨价就是你们还前两年补贴的债。


对此,只能说“韭菜”成熟了,挥起镰刀,割呀!


“韭菜”成熟了,此时不割更待何时?


从免费乘车到司机补贴,滴滴一时间车主和乘客都爽了一把。随着市场竞争的趋于平稳,滴滴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韭菜”成熟了不割等什么?


先后经历了与快递和Uber间的市场攻坚战后,滴滴最终笑到了最后,成为了国内出行领域的老大。


从滴滴收购Uber中国后,滴滴在中国市场中已经没有了对手,提高抽成、减少补贴似乎顺理成章。也正因为如此,关于滴滴涉嫌利用市场垄断地位涨价的消息不绝于耳,对此滴滴的回应是滴滴在部分城市的价格确实进行了上调,但这是为了实现成本合理分摊,鼓励用户共享出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滴滴也越做越大,几乎形成对打车市场的垄断局面,于是乘客发现,现在使用滴滴打车出行的费用比原来贵了不少。


而对于乘客反映的滴滴涨价。程维表示:


司机和乘客就像是被宠坏了的孩子,只是一时之间无法接受失去补贴的现实。中国的出行价格实际上是全球最便宜的,相比起国外网约车平台,滴滴的价格绝对算得上是业界良心。这言外之意好像是在说:这都是之前滴滴的高补贴给惯的,去掉补贴就感觉贵,但这已是全球最低价格。


对于程维的回答,网友并不买账,纷纷表示,将滴滴的价格简单粗暴的与国外做比较是一种欲盖弥彰的说法,只看到滴滴出行与国外对比价格相对较低,怎么不拿国内工资与国外工资比较?对于滴滴,网友大部分是在吐槽:

网友点评


由于滴滴在今年来频繁发生事故,人们对滴滴有了不同的看法,网友表示:


作为一家企业,随着时代的发展,物价上涨,那么车费跟着涨价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安全与服务质量也得跟上才行,希望滴滴反思。不要因为涨价与高抽成将乘客和车主都得罪。


此外,对于当初的“打车补贴大战”,程维也直言是滴滴发起的,“起因是关于移动支付,因为当时用户还处于只能叫车,并且使用线下现金支付的状态,于是我们想到,能不能让用户养成习惯,使用移动支付。”


只能说这波操作很溜,之前平台之前的价格战,通过低于成本的疯狂补贴来抢占市场,市场到手后开始收割,其实小编想说的之前融资那么多钱,不就是用来补贴抢占市场吗?


此外,培养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似乎微信和支付宝出力更多,网约车似乎是借了东风。


而滴滴涨价不仅引起乘客不满,就连车主也对滴滴涨价感到不满意。


司机也是“韭菜”,隔段时间就来割一下


按理来说,滴滴打车涨价对乘客来说感到不满是正常的,但车主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因为涨价意味着车住将会获得更高的收入,但是并没有,这就是滴滴涨价引起乘客与车主不满的原因,很多车主反映,滴滴虽然方便,但是对司机的抽成太高,一天下来除了油钱几乎挣不到几个钱,也难怪车主不满。


2016年6月,滴滴在多个城市的载客服务价格上涨了1/3,为此滴滴涨价甚至登上了英国《金融时报》的版面。根据当时的数据显示:


北京的司机补贴减少了36%;

武汉、杭州等城市的司机补贴降幅超过20%;

大连、宁波等城市的司机端补贴降幅超过10%;


除了司机没有任何的赚头以外,滴滴平台的算法不清晰也成为了诟病所在。针对怨声载道的情况,2018年8月,在滴滴涨价过去的近2个月时间后,滴滴方面调整了计价方式,收入不再包含每单30%的抽成,直接显示抽成后的收入。在外人眼里,滴滴似乎是取消了对司机的30%的抽成,其实滴滴的这种全新的计价方式,实际上只是“从显示流水变为了显示收入”,30%的管理费抽成仍在继续。


这样就意味着,对司机的抽成依旧存在,只不过换了一种说法而已。



想必每个网约车司机心里都有本帐,无时无刻在核算着出车成本。


据上海网友透露,上海的大部分出粗车司机已经卸载了滴滴客户端,转而投向其他平台,这种情况主要由于平台的高抽成所造成的。


加之滴滴“不合理”的指派模式,让车主们的空驶距离越来越长,在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双高之下,很多司机开始疏远了与滴滴之间的距离,转行或是投入出租车大军的情况尤为严重。


与此同时,政策的收紧,让滴滴“割韭菜”的行为略显尴尬。以《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为例,规定了“京户京车”的标准,提高了网约车运营人的各种门槛,运营车辆的减少不可避免。


前有“顺风车杀人事件”的后续影响以及在口碑向的下滑,后有高德、美团等企业的入局,滴滴未来的道路将会变得异常崎岖。滴滴想要摆脱这种局面,还是先放缓自己“割韭菜”的速度比较妥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涨价我降价


就网约车价格而言,一心只为和国际接轨,拿中国出行市场和全球比,不仅忽略了收入水平、消费理念、政策等因素的差异,也忽略了用户的真实诉求和市场场景。单纯的对比国外做涨价理由,引发争议也在所难免。


实际上,对用户来说为“等价买单”是一种消费常识。花多少钱,值不值,愿不愿意付费打车出行也是一样的。除了价格之外,车型等都是用户关注的重点。


调查:各平台资费对比,涨价降价就在一念之间


用户在打车过程中价格是较为敏感的因素,为此我们对比了几家网约车平台的资费标准,希望在您以后打车过程中可以作为参考。“网约车那些事儿”通过对比市面上几家主流网约车平台计费规则发现,其中,与滴滴同模式,主打社会车辆的易到各种车系打车费用普遍低于滴滴等平台。以快车为例,各平台打车计费规则如下图所示:


各平台资费对比


从上图各项指标可以看出:


对比滴滴、首汽约车,易到易达各项指标均低于滴滴快车,且远低于首汽约车,此外首汽在还额外收取夜间服务费和等候费,综合对比下来三者的价格排序为:首汽>滴滴>易到;

而对比神州、曹操,虽然易到在时长费略高于二者,但是易到易达车型每公里费用和长途服务费用为二者的二分之一,并且在长途节点上易到易达为20公里,二者为15公里,综合下来对比下来三者对比排序为:神州>曹操>易到;


综上所述,易到在综合费率上低于其他网约车平台,打车选易到最为合算。


上述是理论上的数据,为此我们通过实测打车来进行验证。小编选取了网约车行业中最有代表性的滴滴、易到、神州三家平台,在相同时段、相同路段中进行了多次实测。其中,易到价格最有优势,很多好车也对用户更有吸引力。


测试方式:相同时间段内,选取两条路线进行叫车,通过网约车平台的预估价进行测试。需要说明的是,经过前期媒体的集中关注,最终预估价格与实际价格不一致的问题,基本已经得到解决,所以预估价基本上与实际价格相同。这种方式更多是对网约车平台的车型、价格进行客观对比。


表格是小编叫车的记录统计,主要涵盖车型、预估价、车辆价值等几个方面的信息。


【车型对比】:神州车型少、滴滴按价选车、易到可选好车最多


北京区域测试,选取两条线路。第一条线路是从双井富力城到中关村地铁站,另一条线路是从新世界望京店到通州区的京东大厦。


综合表格信息和小编的实测感受来看,滴滴与易到的车型较为丰富,既有价格较低的快车,又有奥迪、宝马、雷克萨斯等豪华车辆。可以满足各种档次的需求。


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滴滴的快车、礼橙专车都是随机派单,豪华车用户可以选择奥迪、奔驰等车。不过价格浮动大,比如豪华车价格比快车贵了将近3倍。易到施行的则是司机抢单+乘客选车的模式,乘客有一定自主权,快车与豪华车之间的价格相差不大。


若对车辆档次有要求的话,易到的可选择范围多,乘坐到好车乃至豪车的概率更大。


神州与滴滴、易到相比,车辆档次较为稳定,集中在16万——31万元之间,可选择余地不多。


【车费对比】:滴滴豪华车比易到贵130%


除了车型之外,从价格层面做一个简要的对比。从测试的这两条线路来看,三家平台的价格体系差异很大。

从测评的结果可以看出,易到在价格方面优势更明显。以同级别的豪车为例,测试中叫到的易到最贵车辆为奥迪A6。在双井富力城到中关村地铁站的线路测试中,滴滴豪华车中的奥迪A6预估费用是199.1元,而使用易到选择奥迪A6,预估价格只需85元。滴滴比易到高了130%。


另外一条线路的测试也基本一致,从新世界望京店到通州区京东大厦的测试过程中,三家平台上同级别的专车价格相比,滴滴的礼橙专车预估价120元,神州在144元到161元之间,易到则在88元到94元之间。三者相比,神州>滴滴>易到。


从测评的效果来看,易到表现的最为抢眼,从车型和价格来看,易到似乎在用“花更少的钱、坐更好的车”策略,来吸引用户。


自网约车兴起到如今,行业里有过外来入侵,也有过内战硝烟弥漫,存活下来的平台寥寥无几,始终坚持为用户考虑的,少之又少。在本次测评中尤其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易到的双选机制:司机可以选单、乘客可以选车。而这也是易到所特有的服务模式。在与司机聊天的过程也发现,司机对易到的平台依然很认可。


而如今的网约车江湖不仅帮派众多且各有千秋,前有滴滴涨价一心只想“割韭菜”为上市输血,后有易到始终站在用户(司机和乘客)的角度考虑谋求发展,不断完善自身,着实为用户带来更多机会和优惠!


此外,从8月22日起,易到用车重磅推出购卡返现全民福利:购卡返现40%活动,换种说法就是:新用户100元=140元,老用户600元=840元,1000元=1400元!这也就意味着充值后相当于7.2折打车!



由此可以看来,易到在保障司机收益的同时,给乘客优惠的力度也是越来越大。其实平台与用户(司机和乘客)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是互惠的,平台拥有大量用户才能凸显价值,才会在行业里有更多机会和更多可能,而获取大量用户的前提是用心服务。


多一份真诚,少一些套路!全心全意为司机乘客服务,做好平台应该做的:为司机创造更多收入,为乘客提供更优质服务才是平台的根本,而不是急于做一些“割韭菜”的短利行为,这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最终害的还是自己!平台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用户(司机和乘客),如果平台整天想着该如何给安卓手机和苹果手机设置“合理收费”这些问题,那只能说明路是走偏了!


网约车那些事儿:有趣、有用、有态度!

专注共享出行政策研究,关注汽车后市场发展,为您提供及时、全面、专业的交通大数据领资讯及热点事件分析!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2915关注 | 200作品
+ 关注
专注共享出行政策研究,关注汽车后市场发展,为您提供及时、全面、专业的交通大数据领域资讯及热点事件分析!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2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