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抱“宝马爸爸”的大腿,宁德时代给出这些正确姿势!

宁德时代是一个神话。

从手机电池厂到动力电池行业巨头,估值逼近千亿元的世界级独角兽,宁德时代只用了七年时间。

背后,宝马功不可没。

“可以说没有宝马就不会有今天的宁德时代,宁德时代何其幸运在正确的时间遇到了宝马,并与其建立了其他合作伙伴无法企及的亲密情感。”宁德时代宝马项目总监朱凌波曾公开感慨。

共同成长

对于当初为何选择宁德时代,华晨宝马CEO魏岚德在华晨宝马15周年走访供应商活动后接受采访时称,当时中国动力电池的生产技术还处于一片空白,但是宁德时代在消费类电池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曾为苹果供货,相对而言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我与曾总(曾毓群,宁德时代创始人)有非常深厚的个人友谊。对于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宁德时代起初还是有所犹豫的。当时把800多页德文标准给了宁德时代,曾总为宝马的高标准感到非常惊讶。”魏岚德对记者表示,但宁德时代最终选择接受挑战。

合作初期,宁德时代对动力电池的认知以及生产经验还处于摸索阶段,如此高的标准对宁德时代而言,无疑是一座喜马拉雅。期间也曾遇到一些困难,需要双方不断磨合。“我们将内部电动车和电池方面最优秀的人才,组建成专门的专家团队,与宁德时代建立高规格的联合开发团队,共同解读动力电池生产标准,帮助其建立工艺流程。”魏岚德说,一位宝马高级别工程师曾在宁德时代长期出差,一待就是2年。

当时,宝马还让自己的一些工程师提前退休,然后宁德时代再去聘用。宝马对宁德时代的支持几乎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背后可见的是,宝马长远的眼光。

当然,信任换来的不只有成功,还有同样的信任。发展壮大后的宁德时代已走向国际,在德国建立了第一家海外电池厂,并向全球市场供应产品,也开始向包括大众、戴姆勒、北汽等多家车企供货。不过,宁德时代已对华晨宝马开放了股权投资。行业观点认为在优质电池产能稀缺的时代,资本上的合作能够确保宁德时代为宝马提供优质的货源。但魏岚德称华晨宝马最关心的不是有没有足够的电芯供应,而是希望以这种战略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电芯相关技术。“从采购和供应商管理角度来讲,未来也不排除和其他电池厂商合作的可能性。”

苛刻标准

除了宁德时代外,宝马已经扶植了多家零部件供应商企业,另一家具备代表性的则是沈阳名华模塑科技有限公司,其已进入宝马全球供应链体系,并跟随宝马走出国门,在美国和墨西哥建厂。

“我们要求供应商都能够做世界级的供应商,无论在产品质量,生产品质还是生产效率等方面,都能做到世界一流。一些供应商会觉得我们的要求很苛刻,但绝大部分跟我们一起成长起来的供应商都是非常感谢我们的。高质量要求和施加压力能够推动他们不断获取新技术,这是供应商能够成为行业独角兽的关键。”魏岚德说。

对于供应商提出的方案,华晨宝马会与其探讨并进行严格的评估。“这一过程对本土供应商而言是个很好的机会,能够接触世界上最严苛的标准。经常会发生一种情况,我们找到一个供应商,可能他三条标准做的都非常好,但有一个短板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可我们又觉得这个供应商是可以跟我们进行长期合作的。这时我们内部会调动相关资源组成专家团队,去供应商那边帮助他们把这个短板补上。”魏岚德说。

成长不只来自宝马的苛刻,还有变化。

“配合宝马的需求变化,其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比如宝马的标准大大提高,现在是BI8,这就意味着我们在研发、生产系统等方面进行脱胎换骨的改变。”江南模塑集团(沈阳名华模塑科技有限公司为其旗下子公司)董事长曹克波对记者表示,宝马同样有降成本的要求,但是比较理性。

“在签订订单的时候,就和供应商达成一致,每年降低多少成本,这意味着供应商必须要提高生产效率。如果生产效率不提高,利润就要下滑,竞争能力就要下降,就有失去订单的可能。”沈阳金杯安道拓总经理赵向东对记者表示,在接到订单之后四个小时内就要交付产品。“在金杯安道拓库存是四个小时,加上车程是五个小时的库存,如果有问题那就意味着五个小时后就交付不了产品了。”

走向世界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本土零部件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这主要是汽车企业技术输送和高标准要求的结果。

不过,从整体来看,自主零部件企业还是在跟着企业的需求走,所以自主配套和发展的能力还不是很强。而且从国内市场来看,外资零部件企业仍然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此外,由于车企掌握了底盘、发动机等核心技术的研发,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率普遍低于车企(大概在5%到10%之间),这意味着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空间有限。

幸好,汽车的游戏规则正在改变。

随着汽车产业革命的来临,宝马有关电动汽车的零部件,包括电芯、充电设施的采购都在增加。自动化需要大量的传感器,车联网设备等也在增加,这给新技术零部件企业带来了机遇,也给传统零部件企业带来挑战。

赵向东并不担忧,他认为虽然传统零部件行业相对来说投入比较大,利润率并不高,回报周期比较长,相对而言对产业资本吸引力不强。但是现在国内很多上市公司进行海外收购,尤其是收购了很多汽车零部件相关的德国家族企业。“这些企业虽然也应用了一些自动化技术,但都是传统工艺企业。不过,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在核心技术方面的创新。”

变化如同硬币,一面是压力,一面是机遇。

在崔东树看来,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一些有先发优势的零部件企业会快速崛起。“一些国际零部件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基础不是很强,步伐也相对缓慢。对于中国零部件企业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窗口期的机会,宁德时代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崔东树说。

如需转载请注明媒体来源,并与互小联撩车联系~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3574关注 | 30作品
+ 关注
以财经的视角,轻松个性化的方式,关注汽车的未来和行业发展。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3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