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了C-NCAP,现在又来一个RCAR是什么鬼?据说能帮老百姓省钱

文/韦波

记得12年前和国内某独立汽车设计公司的一个西班牙工程师聊天,当时这位西班牙工程师开的是一辆1.8T的大众途安,对于这款车的评价,这个巴西人表示可以打“90”分。那么,还有10分哪里去了?



西班牙人表示,在他们国家的一些地方还有一些拉美国家,路边平行停车时车辆都挨得很近,要想把车开出来,得把前后的车挤开才行。结果在中国这一招不好使——上次公司里另一个西班牙人把车停在他的途安后面很近,他的车出不来,于是打电话给他老乡,答曰,没事,你自己挤出来吧!


于是刮倒挡,像以前一样,轻踩油门,慢慢顶住后车车头,再轻轻加油……结果车子是挤出来了,但自己的车后保险杠也裂了,维修费花了400多。



于是这位西班牙工程师告诉我,欧洲汽车有一条碰撞规则是中国没有的,那就是8km/h速度的追尾撞击,前后车的保险杠都不应该变形——所谓丢失的10分,就在这里了。


后来查阅一些资料,发现这条规则居然是在欧洲汽车保险协会推动下诞生的。出台这条规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车辆日常使用中的维修费和保险费。



言归正传,12年之后的今天,类似的碰撞规则也将进入中国。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的碰撞规则的认识,还停留在各种“NCAP”的层面上,例如欧洲的E-NCAP,中国的C-NCAP——尽管现阶段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但国人对汽车碰撞规则的理解还差得很远。


例如国人对车辆安全性的认识依然停留在钢板厚度和车辆的“硬度”上。一些具备行人保护功能的引擎盖,当消费者发现可以被手按压变形之后,往往就会露出一副孔乙己见多识广的表情说,这车不行,钢板太薄……当两辆车在路上发生追尾事故的时候,后车保险杠掉下来了,一些消费者就会说,后车安全性不好……



其实,全球所有的汽车碰撞安全规则,都不是以碰撞后汽车的形变或损毁程度作为安全与否的判定标准的,否则全世界最不安全的车就一定是“一坐就裂,一碰就散”的F1赛车了。然而现实情况是,从累计行驶里程和伤亡人数的比例来看,F1赛车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没有之一。进入21世纪之后,死于F1比赛事故的车手只有1个(法国车手比安奇)。而在这18年间,全球死于交通事故的人,何止百万?



所以说,在C-NCAP都没有教育清楚的中国推行另一项反其道而行之的全新碰撞规则,一定会让某些消费者出现逻辑思维的混乱问题。不过尽管如此,中国还是需要这么一个全新概念。


9月26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管理中心将发布2018年第一批RCAR规则的车型测评结果。


RCAR(Research Council for Automobile Repairs)是成立于1972年的保险行业技术研究国际组织,成员包括各国的保险公司所属技术研究机构。德国安联、英国大昌、美国IIHS都是它的成员,中保研(CIRI)是RCAR在中国的成员。



中保研之前发布过比C-NCAP更严苛的汽车碰撞安全规则,碰撞时速更高,并且首次引入了25%偏置碰撞。不过这一次,RCAR规则只针对车辆的低速碰撞。


那么RCAR规则能带给消费者哪些不一样的东西?


在RCAR碰撞规则下,研究人员会精确地测量碰撞车辆的底盘变形量,精确到微米;按照标准流程计算拆下零件的数量;记录拆装和维修、喷漆的时长,精确到秒;逐个零件查价格,并且维修到原样;在这个过程中,把涉及到的标准工时、零配件市场价格、可替换件、对人的伤害、受力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等等都进行计算汇总,从而得出结论——这辆车要花掉多少钱才能维修到原样?这些费用的多少,在RCAR标准里可以简单理解为“维修成本”——这里的维修成本不仅仅是指维修费用,还包括维修的备件等待时间。



RCAR规则用于评估每款新车在低速碰撞下的耐撞性和可维修性。这个评估结果最终会用于制定每辆新车上市时的保险费率,也就是你每年要交多少保费。过去由于中国没有这个标准,所以大部分车的保费其实都是估出来的,往往只和车价、残值以及出险理赔记录挂钩,这其实是很不科学的。


例如一辆34万元的大众途昂,保费居然和一辆34万元的马自达MX-5差不多,而众所周知的是,马自达MX-5由于相对小众,而且属于进口车,维修起来肯定要麻烦得多;而有些豪华车修起来很贵,就算保费已经涨到了120%的上限,保险公司还是亏,于是其余的部分就分摊到其他品牌车主头上了。



未来这类不公平的情况在RCAR规则实施后,一定会得到改变——谁的车维修保养贵(和车价高低无关),谁的保费就高;而对于大部分20万元以下的车主而言,每年的保险费将会明显降低。一句话,保费将和车价脱钩。


反过来,这项规则也会敦促中国境内车企修改相关的“事故件”设计甚至是重新建立供应体系,从而降低消费者的保费支出。其实在此之前,汽车厂商有意在设计上加大新车维修成本,已是业内潜规则。



我曾经询问私交不错的一位汽车设计师,为何国外某款车的前大灯不如国内合资版本的好看,是国内外消费者审美有别吗?答曰,才不是!国内的车灯很立体很好看不假,但一旦出现两车轻微剐蹭,只要翼子板被擦到,灯罩损伤也一定不可避免,如此一来维修费用就高了——这年头,卖车哪有修车挣钱?大灯,其实就是“事故件”的一种……


于是恍然大悟!



所以,根据RCAR碰撞规则计算出来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将反映出一款汽车在未来用车过程中的维修成本甚至是二手车残值。未来引入该指数之后,中国消费者购车就不能只看车价和4S店终端优惠了,毕竟未来用车修车甚至是二手车置换,也是需要成本的。


如果中国消费者养成了参考“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进行购车的习惯,保费高,维修麻烦的车不好卖,反过来就能倒逼车企改进车辆的事故件设计,从而尽量降低消费者的保费以及维修支出。



总而言之, RCAR碰撞规则进入中国之后,一方面会极大降低车企利润,一方面会帮助老百姓省下很多钱。


就这么简单。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行业动向
0 +1
收藏
纠错/举报
5.5万关注 | 9516作品
+ 关注
汽车产业最具影响力自媒体
Ta的内容

下载之家app

6
评论
收藏
意见反馈